曾国藩在仕途上,为何能快速崛起?
迪丽瓦拉
2024-11-02 02:39:43
0

原标题:曾国藩在仕途上,为何能快速崛起?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24:

曾国藩在仕途上,为何能快速崛起?我们从他刚刚进入官场时的表现,就能找到答案。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32岁的曾国藩,仅仅才参加工作两年时间,他虽然在翰林院的检讨位置上,没有干出任何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的内心,却有了宏伟目标。

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书中,曾国藩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用到自己的学问进步,以及江山社稷的发展中,不应该太在意个人的得失。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道:

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其意思是说:

至于自己的得失,家人的温暖、世俗的荣辱贵贱,讽言蜚语,君子本来是没有时间想这些的。

对于一个才进入官场的人来说,曾国藩能有如此想法,可见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曾国藩有这些感悟,都是他从实践中获得的。此时的曾国藩,在翰林院的工作不理想。

一是官场上的风气不正。

晚清时期,官场上的风气极差,尸位素餐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进入官场后,要么是无所事事,混日子,要么是想方设法捞银子。

曾国藩虽然是翰林院里的一名从七品检讨,地位低微,对工作却是非常负责,他从来没有迟到和早退过,完全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去了。这也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二是受到上司的打压。

在很多人看来,曾国藩在翰林院的工作,其实并不是很顺心,他的压力,来自上司对他的打压。

清朝官场腐败,很多人进入官场后,都会给自己的上司送一份厚礼,这不仅是对上司的尊重,也是希望能得到上司的指点和提携。

按照清朝的官制规定,每个官员每年的成绩,都需要由上司写出考评,然后送给吏部。吏部在考核一个官员是否称职,是否有能力继续任职时,都是通过上司给出的考评进行判断。

可曾国藩并没有银子,他俸禄有限,在京城的生活,主要靠从钱庄借高利贷过日子,又怎么会有银子去巴结上司呢?

上司并不理解曾国藩的苦楚,对他进行百般压制,让他在翰林院的日子很不好过。

三是受到同事们的孤立。

同事们见曾国藩招上司讨厌,也都远离他,孤立他。

在官场上,很多人都是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曾国藩也能理解大家的行为,他除了读书、写字外,从来不和同事们来往,甚至很多同事举办的宴席,他也拒绝去参加。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曾国藩为何能迅速崛起?这一切,都和他的理想有极大关系,受王阳明心学思想影响,曾国藩也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这个理想,让曾国藩的内心变得异常强大。有了坚定的信念后,曾国藩对所有的得失、屈辱、委屈等等全然不放在心上。

曾国藩一心想做一个好官的信念,让他和同事们的差距一下子拉大。他开始努力学习为官之道,并迅速找到了一条获得升迁的捷径。

曾国藩获得升迁的方法,在《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中有详细讲解。曾国藩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为官也一样,只要找到获得升迁的规律,晋升就变得异常简单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