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善不纵恶,由己不由天?从“尊刘贬曹”谈《三国演义》意蕴主线
迪丽瓦拉
2025-07-28 14:33:20
0

《三国演义》是一部史诗般的文学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

整部小说以汉灵帝中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魏、蜀、吴三国彼此间近百年的政治军事斗争为主线,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也描绘了那个时期军阀混战的社会动态。

可是,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绝不仅仅限于三国时期,而是远远超越特定历史领域,典型而辩证地揭示出整个封建社会“治”与“乱”往返演化的客观规律。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天下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写那样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皇权专制的封建政治决定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长治久安。

东汉末年,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激烈,封建王朝实际成为诸种社会危机的庞大载体。这些危机一旦超过政治的调控范围时,社会便会不再稳定,战乱与动荡便随之而来。

《三国演义》以一部小说的视角,带领世人重温东汉末年的动荡不安,也想通过小说来告诫世人皇权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性。

一、善恶念

1.天理昭昭与人间正道

《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贬曹,而在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中,刘备代表的昭昭天理,而曹操代表的则是罪大恶极,从这一点上看,《三国演义》主题之一便是拒恶迎善。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代表的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而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百姓,对公平、正义、天理地向往的一种化身。

小说中,刘备不仅心怀大义,而且心系百姓,有明确的是非观和善恶观。

在东汉末年,朝廷威严不在,天下礼乐崩坏,各地起义纷纷而至,地方军阀割据,整个社会已经没有的善恶对错,有的只是对利益的追,正所谓在政治面前,一切都可以舍弃,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姓的生活更加得困苦。

刘备的出身是皇族,但落魄至极,可他却心怀天下,并能明辨是非,好似一股清流,自然就将正义的形象流露出来。

从刘备楼桑村起事到白帝城托孤,刘备都在致力于给追随的百姓稳定的生活,令崩坏的汉室皇权重新恢复。

刘备的种种行为,代表的是天下百姓所希望的天理昭昭,是讨伐不敬皇权,篡取天下的人间正道之心。

2.史学传统与民间正义

《三国演义》的主题是尊刘贬曹,而这种意愿看似作者的个人情感,实则是一种政治导向,刘备为皇室后裔,是正统的皇室权利卫道者,尊刘就是站队,站在正义的一方,

而曹操需要挟天子才能令诸侯,假借天子名义僭越国家,这是窃国者,贬曹就是讨伐恶。

从正史上看,陈寿的《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但在东晋时期的《汉晋春秋》改为以蜀汉为正统。到了宋朝,《资治通鉴》又以魏为正统,而后世朱熹又在《通鉴纲目》中将蜀汉作为正统。

这种看似互相背离的历史,实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映。

在天下大一统的太平时节,魏便成了正统,因为最终平定天下;当天下动荡,皇权偏安之时,蜀汉又成为正统,是因为蜀汉是维护真正皇权的代表,包含着一种复国的美好愿望。

《三国演义》除了带有政治导向,还包含了民间最朴素的善恶观,以尊刘贬曹为出发点,刘备之宽厚、爱民的明君理想及忠贞节烈的道德原则让“尊刘”的意蕴更为丰富,而曹操多疑好杀、残忍奸诈,让“贬曹”的内涵更加笃实。

这是底层百姓最淳朴的善恶观,能处处想着百姓的一定是善的,残忍嗜杀者一定是恶的。

二、人性观

1.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翻看《三国演义》,刘备的蜀汉政权是一种极具理想化的上下一心,这是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另一种主题,理想与现实

。在蜀汉阵营中,将相和睦,百姓自强,一派和谐景象,而且刘备是一种民之所向的化身,大有天下归心的感觉。这种典型的理想化描写是作者对美好社会的一种愿望。

在曹魏阵营中,曹操虽然没有做到天下归心,却以纪律严明,深行法度而同样引得众望所归,但曹魏阵营却是面和心不和,君臣之间经常发生分歧,而且在三分天下之后,曹魏出现了一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凉之感。

本质上,这就是现实落差理想的一种表现,也是人心最简单的刻画。

在书中,刘备是靠织席贩履为生的底层小民,虽然身负皇族血脉,却并没有皇族之实,但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就汉昭烈帝,成为一方君王,这是对人性的另一种刻画。

世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和应有的结果,这是人心所向,是人性最直接的需求。

但最后曹魏势力平定了天下,则是现实最无情的表达,在现实社会,人的努力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它被多种因素所左右。

曹魏虽得天下却不得人心,而蜀汉虽然灭亡却令人铭记,也就是人性对美好永恒的渴望。

2.民间正义与正统思想

《三国演义》是小说,也是作者抒发情绪的载体,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倾向,作者在创作时借鉴的前人传记和民间传说大都是尊刘贬曹的,这也极大程度上左右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书中的刘备以仁德著称,标榜的是恢复汉室,而在不断地发展中刘备似乎忘记了初心,在巴蜀称帝,这违背了恢复汉室的初衷。

在民间的传说和信念中,刘备的形象依然是正义的,尊刘符合民间的正义与善念。

反观曹操,虽然挟天子令诸侯,却终为汉臣,未曾僭越,最大的愿望也是扫平其他势力,天下一统,他继续维持权力的巅峰即可。

曹操从没有生起称帝的心,却被骂为“汉贼”,成为窃国者,但天下仍然是汉室的天下,曹操也是大汉的臣子,缘何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却是正统思想的不容,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君主权力大过一切,臣子胁迫天子,虽没有僭越之事,却有僭越之实,这是不可被容忍的。

民间的正义也好,历史的正统也罢,说到底,都是世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定的价值观,本质上都是人性的一种体现。

三、天命观

1.历史观

《三国演义》的核心点离不开历史观,无论是批评批判还是价值研究都需要历史观,而历史观需要的是道德的评判和科学的分析。

道德评判是情感的体现,是了解历史,通读《三国演义》之后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是感性的去区分善恶、美丑、君子与小人。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只有好与坏之分,其结果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认知、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感性地表达。

曹操刺董卓失败而逃跑,路过吕伯奢家时因多疑和自保杀害吕伯奢一家,从而判定曹操是恶人。

这样的评判对曹操多少有些不公,曹操本是朝廷官员,谁来当政对他的影响并不大,但他心系家国天下,为了国家安危而选择行刺董卓,随后才有了吕伯奢的事情。

在评判曹操时,忽略前因而只看后果,这样未免有失偏僻,但也正是这样感情的道德评判才更加符合大众,也才更贴近现实。同样感性自然就有理性,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事件的解读历史上向来都有两面性。

有感性也有理性,从理性上来看待《三国演义》是没有是非和善恶的。所谓战争无义战,战争本身是残酷的,没有一丝感情的,有的只是战争的参与者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做出的事实。

善人也有恶,恶人亦有善,是非曲直不能一概而论,更重要的是历史条件和时局,

而《三国演义》表达出的天命观便是留给后人自由品评的放任,也是作者天命观的一种体现。

2.天命

《三国演义》以历史为背景,虽然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但其中天命的意味尤为明显。

古人相信天道循环、自有定数,汉室天下命数已尽,天下易主已是必然,而《三国演义》中蜀汉的种种徒劳都是天命。

在书中,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对“天下以非汉室之天下”有明确的认知,但义无反顾地想要匡扶汉室,这样自相矛盾的行为也是对古代天命观的最好诠释。

天命的矛盾来自人们对命运的疑惑,一方面是“纷纷世事无穷尽,无数茫茫不可逃”的无力感;而另一方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相信“事在人为”,反天命来打破命定的观念的不甘。这也就造成了蜀汉的结局充满强烈的悲剧色彩。

《三国演义》的主题是尊刘贬曹,而其中又蕴含着人类应该摆脱身不由己的状况,应该从善不从恶,命运由己不由天的意蕴。正所谓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总结

《三国演义》以历史事件为主角,深度刻画了社会的善,更反映了与命运抗争的不服输精神,纵然难以实现理想,也要秉承心向阳光,向善拒恶。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

2.《三国演义》主题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据说,古代皇帝怕被人下毒,因此连自己喜欢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要真是这样,这皇帝真够憋屈的,日子过...
原创 朱... 朱元璋驱除鞑虏,建立明朝以后,大肆诛杀有功之臣。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集中自己手中的皇权,另一方面也在...
原创 曹... 《三国演义》中,曹操接受刘琮的荆州基业以后,顺流直下讨伐孙权。因为荆州在曹操的手里,长江天堑对于孙权...
原创 清... 萨镇冰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他亲眼见证了中国是怎么从腐败的、屈辱的清朝,一步步走向...
原创 诸... 前言: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刘备集团乃至整个演义的转折点,出山后就受到重用被刘备拜为军师,自此以后整...
原创 李... 文 / 子玉 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间,有时候拉开彼此差距的并不是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而是战略规...
原创 宋... 《——【·前言·】——》 宋朝以前,棉被尚未问世,想象一下,面对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如何生存下来...
原创 朱...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是苏联历史上战功最为显赫的将军,甚至有“军神”的美誉。他驰骋沙场将近...
原创 诸... 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这句话是诸葛亮评论姜维的,姜维在军事方面的能力自然不用我们评说,他...
原创 曹... 想来大家都听过林俊杰的《曹操》这首歌,或者也有不少人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论起三国诸雄大家都不陌生...
原创 刘... 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又称“廷试”,在会试之后(一般在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
原创 李... 说到晚清这段历史,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之前也提到过慈禧在临终前做了三件事,其中一件就...
原创 国... ?提到沈之岳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戴笠手下一名得力的干将,深受戴笠的器重。 为此,戴笠曾给沈之...
原创 授... 任何一个新国家、一个新政党的建立都是极其艰辛、极其不易,需要众人付出万分的努力和代价才能成功,就比如...
原创 秦... 导语:秦始皇的老爹韩国人?韩国拿出证据,向联合国申请把兵马俑归还 中国在千年之前就已经进入到大一统的...
原创 蒋... 前言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跨过长江。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鲜艳的红旗在南...
原创 八... 满清朝廷早已经灭亡百年,一个代表着封建利益的王朝被推翻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可是王朝和封建制度会灭亡...
原创 马... 大清灭亡后,皇族们失去了特权,成为了普通人,由于大批皇亲贵族没有经济来源,大多靠变卖家产和古董度日,...
原创 蜀... 前言: 三国争霸的主要的阶段还是刘备诸葛亮时期,毕竟这两个人都是比较喜欢折腾的人。不过人家既然敢折腾...
文脉永续,风骨长存!东莞系列活... 文脉永续,风骨长存!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伦明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活动暨伦明与书香文化建设座谈会在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