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是苏联历史上战功最为显赫的将军,甚至有“军神”的美誉。他驰骋沙场将近40多年,经历过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三个时期,可以说陪伴苏联人民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然而,这样一位“三朝元老”最后却没能得到善终。这是因为其在民间的巨大声望,使他备受苏联最高领导人的猜忌。
在被迫下野后,朱可夫的生活并不能恢复平静,相反,他一直活在了有关部门的监视和监听之下。而等到他死后,他留下的3个貌美的女儿也没能摆脱苏联全天候24小时监视,接受到这道命令的正是苏联情报部门克格勃,对朱可夫女儿的监视也是由克格勃来执行。
朱可夫的军旅、政治生涯
1896年12月,朱可夫出生在卡卢加省特列尔科夫卡村一个贫苦家庭,和父亲、母亲和姐姐相依为命。
朱可夫的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则在农场当女工。尽管每天他们都忙于生计,但换取来的报酬却很难解决家人的温饱,而他们的住处也只能很勉强地容纳他们一家四口,只能说是比在外受冻好上一点。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朱可夫对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渴望就越强烈。
然而,因为家境贫寒,朱可夫尽管清楚地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却也只能在读完小学之后,就因为再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离开学校。
在被父亲带到毛皮作坊中做学徒的日子里,朱可夫白天熟悉工作,晚上则带着课本跑到别人的窗台下,去蹭着别人家的灯光做功课。
就这样,离开校园的朱可夫最终凭借自学掌握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内容,并争取到了考试的机会。这样一来,他也在一定意义上追赶上了那些得以继续在教室里接受教育的同龄人。
朱可夫渴望改变自己的人生,而1915年的时候,他等来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入伍参军。
在战场上,朱可夫以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冲锋在前,立下了不少功劳,而机缘巧合下,他从敌人手中救下了一名军官,这也使他更快进入上层的视线,得到了一定的嘉奖。
因此,入伍不到两年,朱可夫就被以惊人的速度得到了晋升,并荣获了两枚格奥尔吉十字勋章。
朱可夫真正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在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之后。受到召唤的朱可夫选择加入了俄国红军,后又通过优异的表现得到了加入苏联共产党的机会。
在一场场战争里,他不断展现出了自己出众的作战能力,也让众人见证到了他高超的指挥能力,而随后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上,朱可夫也通过参与指挥如莫斯科战役、保卫列宁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等在内的大型战役,彻底在军队中扬名。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成为了苏联人民心目中的“苏联英雄”。
然而,因战功受国民爱戴的朱可夫,却不能够受到当时苏联领导人也就是斯大林的重用。相反,他备受后者的猜忌。
这是因为当时斯大林正因为实施一些强硬手段引发了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这个时候,拥有很高群众呼声的朱可夫就使他产生了不少的紧张情绪,被他认为是一个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想方设法想要打击朱可夫,朱可夫也险些落入了陷阱,幸而有罗科索夫斯基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位元帅主持正义,朱可夫才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
只是,后来的斯大林并没有放下对朱可夫的恶感。1946年,朱可夫被指责为傲慢、过度揽功、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而遭到了撤职处分。直到后来赫鲁晓夫上台,才将他恢复原职。
然而,赫鲁晓夫对朱可夫的“认可”,也只是建立在朱可夫拥立他“即位”立了头功的前提下,等到赫鲁晓夫自己站稳了脚步之后,能力出众又得民心的朱可夫同样被视作为威胁,继续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免去一切职务。
这样一来,朱可夫只能下野,不再被允许参与一切军事、政治活动。
朱可夫的家庭生活
被迫下野后,朱可夫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归到家庭里。然而,这样并不意味着他恢复了自由,相反,他迎来的是永不停歇地被监视、监听的生活。而受到波及的,还有他的家人尤其是女儿们。
朱可夫总共经历过两段婚姻,两任妻子一共为他生下了三个女儿。
与第一任妻子阿·基叶夫娜结婚的时候,朱可夫28岁,正处在为事业忙碌、很难顾及家庭的阶段。尽管基叶夫娜先后为他生下了女儿艾拉和埃拉,但朱可夫还是很难将精力放到家庭里来,夫妻俩也长期处在分居状态。久而久之,两人也与越发疏远了,再难找回曾经相爱的感觉。
而等到朱可夫遭到贬职下放的时候,基叶夫娜也没有选择和他一起生活,而是独自留在了莫斯科。这个时候,两人的婚姻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最终,他们选择了放各自安好,也因此各自恢复了单身身份。
有关艾拉和埃拉的抚养权,朱可夫后来花了很大的心思抢了回来,这才使得两个女儿能够养在他的身边。
朱可夫与第二任妻子加林娜结婚的时候,后者已经陪伴在他身边有几年的时光。加林娜比朱可夫年幼将近31岁,但两人却有很多的话题,彼此将对方真切地放在了心上。
加林娜来到朱可夫身边的时候,正是朱可夫政途坎坷之际。因此,两人也因一同患难而情谊越发深厚。朱可夫心系于加林娜,也感激她的陪伴,最终选择和她正式走到一起。婚后第七年,加林娜生下了女儿玛莎。
作为最小的女儿,玛莎要远比两个姐姐更加受宠。但因为她也相当于是两个姐姐带大的,姐妹三人之间的感情没有受到大人的太多影响。
可惜的是,加林娜后来也没能陪着朱可夫以及三个女儿走到最后,因为患有乳腺癌,她早早便去世了。
这对本来仕途不顺、身体情况也欠佳的朱可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的身体也因此更快衰败了下来。
受到监视
如果说临死的时候,朱可夫还满心以为苏联高层的猜忌会随着他的死亡而消散的话,那么等到他死后,3个女儿面临的更加艰难处境就推翻了他的猜想。
艾拉、埃拉和玛莎三姐妹从未参加过政事,按道理不足以引起苏联高层的注意,然而,因为太过忌惮和猜疑朱可夫,朱可夫死后,苏联方面也企图从艾拉、埃拉和玛莎手中得到足以证明其罪名的“证据”。
因此,苏联向克格勃下达了一道命令,也就是对艾拉、埃拉和玛莎进行24小时的监视。
彼时,朱可夫已经去世,三姐妹只能相依为命地一起生活,而因为受到了24小时监视,她们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人身自由,并且,因为她们的“出身不好”,她们也一直无法发展自己的感情,与外界的往来互动很少。
艾拉、埃拉和玛莎三姐妹脱离这样艰难的处境,是在20世纪末苏联解体的时候,那个时候,,朱可夫的冤情才得到了平反,她们也因此不再被视作是“罪犯”的女儿,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小结:
“艾拉、埃拉和玛莎三姐妹作为朱可夫的女儿,在朱可夫死后,也在一定意义上代替了朱可夫接受上级组织的“审查”。而执行上层下达的“24小时监视命运”的,正是他们所信任的情报部门克格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