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得知刘备兵败夷陵,感慨法正活着必不至此,他不如法正吗?
迪丽瓦拉
2025-07-29 08:03:18
0

诸葛亮接到刘备夷陵兵败的消息后,悲痛的发出一句感慨,令人不得不对已经死去的谋臣法正,产生了新的审视。

关羽死后,刘备不顾劝阻,执意要伐吴替二弟报仇,重新夺回荆州。却不想惨遭夷陵之败,不仅未能夺回荆州,反而损失掉蜀汉的精锐,使国力遭受重创。

诸葛亮接到消息后万分悲痛,不禁发出了一句有关法正的感慨,将已经死去的法正重新推到了后人的眼前: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

若是法正在,定能阻止刘备伐吴,就算是仍然伐吴,也必然不会遭遇如此惨败!

诸葛亮的这句感慨,颇具深意,将已经死去的法正推到了一个特殊的高度。

但问题是,当时法正虽然不在了,后世位列武庙十哲的诸葛亮尚在,难道法正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根据史料记载,刘备决定伐吴的消息公布后,蜀汉集团的群臣们反响颇大,其中不乏反对的声音。但事实上,真正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主要还是三个人,分别是赵云、黄权和秦宓。

赵云是刘备身边的老臣,深得刘备信任,在蜀汉集团的地位超然。得知刘备要伐吴的决定后,立刻去见刘备,进行劝阻。

赵云对刘备说,曹操才是国贼,而不是孙权。刘备即便要出征,也应该趁曹操刚死不久,曹丕立足未稳之际伐魏。

赵云所言不无道理,刘备身为一代雄主,自然也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即便如此,刘备却仍不顾老臣赵云的劝阻,坚持要出兵伐吴。

黄权在此时也站了出来,劝阻刘备伐吴。但黄权是一个明白人,他自知与赵云无法相提并论,并未直接反对刘备伐吴,而是采取委婉表达的方式,告诉刘备:

“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三国志》

黄权对刘备表达了伐吴的艰难之处,尤其是点明了“进易退难”,希望刘备能够谨慎考虑。但他的说法非常委婉,且在提醒后又表示出自己希望充当“先驱”,以保刘备万全的想法。

不过,黄权劝阻刘备虽然小心谨慎,但刘备还是读懂了黄权不赞成伐吴的想法,在最终伐吴时,黄权与赵云一样,都没能成为伐吴时的主将,而是被刘备安排为防备曹魏部队的将领。

至于学士秦宓,劝阻之言甚微,仅仅提及伐吴必然不得天时之利,便因此下狱。可见,刘备伐吴的决心很强,即便是赵云也无法劝阻,其他人劝阻更是难免会引火烧身。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必然也了解刘备伐吴的不妥之处,他又为何不加以劝阻呢?

刘备的蜀汉集团,主要的根基是荆州、益州两方势力,诸葛亮跟随刘备后,逐渐融入了荆州集团,进入蜀汉集团核心管理层后,代表的是荆州方面的利益。

荆州被夺走后,在蜀汉为官的荆州人士就失去了根基,重新夺回故土的意愿非常强烈。诸葛亮虽然并非荆州人士,但他也无法违背荆州人士的意愿,自然也就不能劝阻刘备伐吴了。

从刘备伐吴时重用的将领来看,马良、庞林、马谡、傅肜、向宠、刘巴、杨仪、冯习、张南、廖化等人,都是荆州人士。足可见当时主张伐吴的主力人群,是荆州人士无疑。

从这一点来看,自然也就能够明白,诸葛亮为何称法正若在,定能阻止刘备伐吴了,这与法正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

法正是右扶风人,既不是益州人士,也不是荆州人士。虽然法正客居益州的时间比较早,但在他跟随刘璋期间,始终都未能得到重用,自然也不算进入到益州集团的核心圈子。

所以,法正从身份上来讲,比诸葛亮有优势,他没有牵扯到荆州、益州两个利益集团,可以就事论事,无所顾忌地劝阻刘备。

法正作为帮助刘备入川的重要人物,在刘备入川后,成为“外统都畿,

内为谋主”的重臣,深得刘备的信任。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又向刘备献上“汉中三策”,助刘备夺取汉中。汉中对于益州而言,如同门户,若是长期被曹魏把持,如猛虎卧于睡榻之侧。刘备得到汉中后,才算是真正在益州站稳了脚跟,可见法正功劳之大。

最重要的是,法正不仅善于谋划,还是一位直言敢谏之人,对刘备又非常忠诚,即便是固执的刘备,也会因为法正的劝阻而改变主意。

在《三国志》中记载了一段史实,刘备在一次与曹操征战时,遇到了险情,按理说应该撤退。但刘备坚决不肯,定要亲冒矢石继续作战,身边的人无人敢劝阻。

法正知道后,立刻跑到刘备的前面,比刘备还要冒险。刘备器重法正,不愿意看到他犯险,最终选择撤退。从这件事来看,法正不仅有劝阻刘备的能力,同时也具备劝阻的智慧。法正对刘备的了解很深,他既拥有劝阻刘备的条件,也拥有劝阻刘备的能力,这才是诸葛亮发出感慨的真正原因。

至于后半句,“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则是诸葛亮对法正的认可。在刘备伐吴时,庞统、法正都不在了,诸葛亮又需要坐镇成都,确保后方安稳的同时,还要保证刘备大军的军需和补给,根本无法脱身。

无论是引刘备入川,还是夺取汉中,法正的谋划都极具功力。否则曹操得知刘备夺取汉中的背后是法正帮忙谋划时,也不必感慨“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会认为,法正若在,即便刘备伐吴,也必然不会遭到如此重创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了秦始皇去世之前发生的三件怪事,而这三件怪事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呢? 其实这...
西安持续加强大遗址保护 实现大... 11月13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织举行“千年古都 诗意...
原创 贪... 千百年来,无论国内外史记记载了多少辉煌,但在每一个王朝都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贪污”。 “天下熙熙...
原创 李... 武门之变,李世民主要是为了三件事:当皇帝、保性命、安抚部下。 唐武德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率...
原创 二... 公元1323年,正当元英宗雄心勃勃推进新政的时候,不料突然在南坡店被蒙古贵族刺杀,成为元朝历史上第一...
原创 功... 花木兰、穆桂英这都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女将军,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能让男人都汗颜的女公主,名声不...
原创 战... 在上个世纪,考古学家们在枣阳地区挖出过不少战国楚国时期的古墓,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九连墩战国古墓,因...
原创 清... 清王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为复仇而创立的辫子军继承了女真族英勇善战的精神,又结合了当时大明朝先进的管理制...
原创 藩... 唐朝藩镇割据从安史之乱开始一直到唐朝灭亡,总共存在了差不多150年之久。可以说藩镇割据的局面贯穿了整...
原创 回... 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日本的文明发展程度都落后于中国。 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战国时代,那会的日本人还...
原创 苏... 1991年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国经过改头换面与体制转轨,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后冷战时代美俄博弈的...
原创 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可谓是名将辈出,文臣众多。 这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三国...
原创 古...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地域辽阔,凭皇帝一己之力,很难掌控整个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就要有人替皇帝镇守一...
原创 唐... 唐代李氏祖于鲜卑族化的先民。 隋唐是中国的盛世,是自两晋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310年的战乱之后,建立隋...
原创 攻... 1950年9月15日,美国第10军成功登陆仁川。在多国部队南北夹击之下,釜山周围的朝鲜人民军主力遭到...
原创 始... 公元前201年,秦始皇带着丞相李斯、赵高和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出去巡游。 半路上,秦始皇突然觉得自己的身...
原创 连... 1955年9月全军大授衔,新中国诞生了一千多名少将及以上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经...
原创 香... 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方科技交流时间起始于西汉张骞通西域,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丝绸之路中西方迎来了第一次科技...
北周《令狐天恩墓表》高清释文1... 北周《令狐天恩墓表》残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930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西部,书写时间近北朝末期。 ...
原创 我... 引言 成吉思汗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领袖,但是由于元代的史料资料缺失较多,所以不管是成吉思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