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无论国内外史记记载了多少辉煌,但在每一个王朝都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贪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局面在历朝历代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才会有更多想要清肃这种风气的破局者出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便是这样的破局者,不仅如此他更是对这种风气表示出“零容忍”的态度。
在贪污官员大声质问朱元璋“天下谁人不贪污,你杀得完吗?”他只是淡定地说了五个字。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纵观历史,草根如若想要一步登天,无非就是寒窗苦读数十载,抑或是血洒疆场搏前程,两者都是难如登天。
在古代封建王朝,只是出人头地就如此之难,更别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一个拥有决策千里之外,坐拥万里江山,言语间定人生死的绝对话语权者。
回溯过往记载,统治者的身份从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制,到夏商的王位继承制,周朝的王位世袭制等等方式都是为了去维护天子的身份。
但是各种制度之下总会出现许多弊端,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部分反抗者,他们不满社会的不公正,从而起义寻求更多公平,为天下人发声。
其中就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与郭子兴所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
其本名为朱重八,是在参加起义军后改名为“朱元璋”意为灭元朝的璋,其中璋本为一种武器,可见其灭元的决心。
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功必克,颇得军心。
郭子兴见其英武非凡,颇有大将之风,就将自己的养女马氏下嫁与他,马氏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女婿后,一跃成为了红巾军的头头。
再后来他整合了各种势力后,朱元璋挥剑攻向元大都,当时腐朽统治,权贵当朝的元廷更是不堪一击,没过多久就被朱元璋率领的大军攻克。
从此朱元璋一步登天,成为了中原霸主,建立了大明朝,成为了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
制定律法除贪官,铁血手腕清腐败
打击贪污腐败,清洗权贵势力,就像一张网,笼络着一个个为利而来的芸芸众生。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幼年深受权利的压迫,在成长期间冷眼看着那些欺民抢人的贪官,那些徇私枉法,视人命如草芥的权贵,心中对于这些人深恶痛绝,更加的坚定想要整治这样的社会。
在尝尽人间冷暖风霜,耳闻朝廷腐败污秽后的他,一登上九五至尊后,便着重制定律法,决心打造一个清正廉明的王朝,开创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统治盛世。
在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下旨诏见群官,言明“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如新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树,不可摇其根,要使他们安生养息。要悦己爱人,而不要欺人肥己。尔等当深戒之”
朱元璋想要自己所有官员,不要做鱼肉百姓的贪官,应该与百姓做到互敬互爱,让百姓不要再遭受官吏欺压。
他相信只有为官者做到严明律己,百姓才能真正的都做到修身养息,才能共同开创一个清廉的王朝,和谐的社会。
为了这份信念,朱元璋更是命令丞相制定了《律令》,不断完善最后推出《大明律》,颁布天下,望他们周知实施。
其中针对贪官污吏更是重罚,规定凡是犯有贪赃的官员,一经查证,一律发配北方荒漠之地充军;再有贪污受贿的金额在六十两以上的,还特为此创设了一个酷刑“剥皮实草”。
该酷刑还建有特定的刑场“皮场庙”,据说其执行期间,许多的执行者都心惊胆战,不忍直视。不过对于官吏也起到了极大的约束震慑的作用。
在每个朝代,不仅仅只是官官相护,更多的是裙带关系,权贵倾朝。
朱元璋明白,这样的酷刑如若只是针对在朝官员,只是表面功夫,于是更是告诫群臣不允任何包庇。
对于皇亲国戚,权贵高官,一旦发现触犯国家法律条款,必须铁面无私,严惩不贷。
值得一说的是他的女婿欧阳伦,安庆公主的驸马,在与安庆公主成婚后,自认为成为了皇帝的女婿,便走私贩卖,滥用私权,从中收取大量的钱财,收为己用。
在地方官员上书言明后,朱元璋大怒,下令严查不怠,自己也亲自监督查案,在一封封罪证摆在眼前,朱元璋没有一丝怜悯,下令斩杀驸马欧阳伦。
此消息一出,满朝文武大臣都跪地求情,就连安庆公主也泪眼朦胧地向自己父亲请求原谅,但都没有改变朱元璋的决心,他深知如若今日放过自己的女婿,他日就会有更多的欧阳伦出现于朝堂。
为杜绝这种情况,更好地做到上行下施,他不为所动,直言“如不杀他,怎能服天下”并下诏:求情者一律同罪处理。
就此一事后,朝堂更是遍布清廉之风气。
天下贪污何其多,焉知杀不完?
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将清廉风气贯彻执行,但是面对大量的金银珠宝,仍然有经受不住诱惑的官员铤而走险,其中就有同朱元璋打天下战四方的胡惟庸。
胡惟庸是建立大明朝的肱骨之臣,更是与朱元璋相伴一路走过血林箭雨的战友。
于是朱元璋在建朝初期就封他为左丞相,可谓是风光无限。
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开始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最开始胡惟庸没有那么大胆,或许是不够熟练,也或许是忌惮朱元璋的威严,没有大势敛财,只是一些小恩小惠的行为。
但是常言“水至清则无鱼”面对朱元璋的铁血手腕,就注定这份情谊的消失殆尽。
最初,朱元璋还只是碍于情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他也知道胡惟庸已经成为了一个清肃朝廷的毒瘤,必须得除去。
于是等着胡惟庸开始肆无忌惮地利用自己的职位进行更多地贪赃枉法的行为后,他一声令下,将其逮捕下狱。
身处监狱的胡惟庸仍旧不思悔改,更是在临刑前口出狂言
“天下谁人不贪污,你杀得完吗?”
面对这样的质问,朱元璋更是坚定冷淡地说“焉知杀不完?”
至此更是将大明朝对于贪污一罪定上了最高执行法律。
虽然朱元璋反贪决心大,力度猛,使得腐败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到底没能彻底清除。
朱元璋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建设颇多。促成了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
做到反贪反污,拔毒瘤,为百姓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