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7日,毛主席来到了河南襄城县农村视察工作。当时,宋海燕是《河南日报》的一名新闻记者,他受邀跟随采访这次视察活动。
当天的上午8点多,毛主席来到了双庙乡郝庄村西边的一块烟地参观。这块地共12亩,地头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每亩计划产量,以及增产的措施。
毛主席看了看牌子,就顺着烟垅向地里深处走去。过了许久,当主席从地里出来的时候,露水已经打湿了他的衣服,双脚也沾满了泥巴。
这时,宋海燕端起照相机,将这一画面定格在了这个瞬间。同时,毛主席指着他,又指了指他身后一块即将丰收的谷子地,说:“不要光照我,应该照这儿。”
说着,毛主席健步走进了那块谷子地。宋海燕抓紧时间,连续拍了几张。
毛主席又把陪同他视察的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和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叫到自己的跟前,说:“咱们在这里照个相,叫北京人看看你们这里的庄稼。”
依着毛主席的意思,宋海燕抓住了这个珍贵的尽头。考虑到毛主席亲自让在这里照相的目的,是让别人看到这里的庄稼。于是,宋海燕退后了几步,调整好角度,又拍了一张——主席头戴大草帽,身穿白衬衫,站在丰收谷子地里的照片。
当时,这张照片除了《河南日报》刊登外,很多报刊都有转载。中国大摄影师徐肖冰还冠以“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之名。
为了说明照片的背后含义,宋海燕还特别的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当我给毛主席照相的时候》。据悉这也是他有生以来,写的第一篇摄影评论的文章。
他说:“摄影家的镜头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时刻对准人民群众。”文章发布后,宋海燕的名声随之高涨。
这也让宋海燕联想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要求摄影家的镜头,要对准生动的建设实践,对准劳动人民亲手创造的劳动果实,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