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瑾和魏忠贤,谁是最厉害的权宦,为何都沦落为皇帝手里的棋子
迪丽瓦拉
2025-07-30 09:02:56
0

嘿!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咖,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小故事。

明朝的宦官一直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当然,明朝的笔墨都掌握在那些读书人手里,作为跟文臣集团势不两立的宦官来说,自然落不下什么好话。

这两人也都是皇帝为了制衡文臣集团的棋子,但是这两人也算是明朝权势最大的两个太监。

那么,刘瑾和魏忠贤到底谁更厉害?

先说观点,我觉得还是刘公公更胜一筹。

刘瑾

刘瑾pk魏忠贤

看绰号

刘瑾被称为“立皇帝”,魏忠贤是“九千岁”。

魏忠贤

仔细地品读这两个绰号你会发现,刘瑾已经跻身皇帝的行列,而魏忠贤还差了那么一口气,毕竟还是没到万岁。

刘瑾略胜一筹。

看官职

皇宫里太监能执掌的所有机构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

刘瑾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是太监的一把手,魏忠贤官拜司礼秉笔,太监二把手,当然魏忠贤得到这个位置属于暗箱操作,因为在司礼监任职需要识字,但是魏忠贤不认识字。

同时,刘瑾还设立了内行厂,在正德年间自成系统,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侦缉之列,权势凌驾于东、西厂之上。

而魏忠贤除了在司礼监任二把手外,只有东厂厂都的头衔。

刘瑾略胜一筹。

看对手

刘瑾权势巅峰期出现在明中期的正德年间,而魏忠贤的权力巅峰出现在明晚期的天启年间。

刘瑾那个时候还处于明朝中后期宦权发展的初级阶段,明中期的文官李东阳、谢迁他们对比天启时期还是嫩了点。

而魏忠贤,面对的是巅峰时期的东林党人,他们可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但是魏忠贤最后用暴力手段,扳倒了东林党人。

所以总结来说,刘瑾的对头更多,但是没有魏忠贤的猛。

魏忠贤略胜一筹。

看下场

魏忠贤的外朝势力要比刘瑾强得多,但刘瑾依然可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所以刘瑾的权势更大,所以刘瑾的下场也更惨。

刘瑾是被凌迟处死,魏忠贤是被赐死自尽。

其实这也可以侧面看出来,这两位皇帝的“背锅侠”,谁被对面的文官集团更讨厌更厌恶。

从这几点来看,刘公公更胜一筹。

除此之外,相比较魏忠贤从一个街头恶霸到20多岁进宫后权倾朝野,刘瑾的一生更加的富有戏剧性。

一代权宦刘瑾养成记

偶像王振

刘瑾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随后进宫,当时的刘瑾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单纯善良。

年少的刘公公还算是一个有抱负的人,想做点事出来。

那时的刘瑾有自己奋斗的目标,他的偶像是王振,没错,就是那个鼓吹朱祁镇御驾亲征,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他会把王振这个奸臣当成偶像呢?

当年朱瞻基给宦官们专门设立了一个读书识字的地方,叫做内书堂。当然他也不是出于善心,朱瞻基一看小太监们听话懂事,可以为自己所用,也是想利用宦官去制衡文官集团。

当时的王振就是内书堂的授课教师之一,王老师,那就相当于宦官们的授业恩师,桃李满天下。

而且王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们,也就是小太监们还是很好的,恩威并施,王老师在业内的口碑极佳,成为了很多后辈的偶像。

受到恩惠的小太监们也不管自己的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毕竟对自己好就行了。

年少时的刘瑾,内心里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

朱佑樘登基庆典搞砸了

但是刘瑾的运气不太好,别人一进宫就进了司礼监、御马监吃香的喝辣的,但是刘瑾被分配到了教坊司,这个地方是干嘛的,可不是教书育人的,是专门搞娱乐活动的地方。

要不说之后刘瑾能陪朱厚照玩得开心,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刘瑾工作也算是兢兢业业,但是在朱佑樘登基庆典的活动中,刘瑾却搞砸了,御史言官看到这么重要的活动被一个宦官搞砸了,抱着抓到一个弄一个心里,直接上奏要求朱佑樘咔擦了这个负责人。

朱佑樘一看也不是啥大问题,杀头倒不至于,于是最后把刘瑾打发去给朱见深看坟去了,一去就是11年,在这11年里刘瑾到处打点关系,最后捞到了一个太子伴读的机会。

陪太子读书

自从陪伴正德读书,刘瑾的好日子就来了。

正德是出了名的喜欢玩,这不正好撞到了刘瑾怀里,刘瑾的专业就是陪别人玩。

于是刘瑾、张永等八个最会玩的伴读就脱颖而出,成为了太子的好朋友。

朱厚照登基后,这八个人很快成为了心腹,他们还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叫“八虎”,但是因为刘瑾年纪已经很大了,只排在第七位,还不是最受宠的那个人。

但是一件事之后却让他成为了“八虎”的领头人。

正德元年10月,文臣集团一看到皇帝怎么天天跟一群太监在一起玩,于是联名上书弹劾八虎,而且他们弹劾的罪状看起来就很离谱什么天地正气,历史教训啥的,但最后却建议把这八个人全部咔嚓了。

16岁的朱厚照看了之后也是吓了一跳,怎么我找几个朋友玩,你们却要了他的命。明史中的原话是“精气不实”,直接吓得精神萎靡不振。

“八虎”更是吓得腿软,当时的他们也就是陪太子玩玩,他们也知道文臣集团的实力。

但是别忘了,这个阵势刘公公熟悉啊,当时的刘瑾已经五十多岁,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心理素质极佳,一顿操作后危机解除。

这个时候正德也意识到,文臣集团有点太过强势,触手已经伸进了我的生活里,于是下定决心以刘瑾为核心,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可以跟文官叫板的队伍。

开始还是做了点实事

刘瑾掌权之后,还算是干了点实事。

首先盘查全国的财政支出,包括府库钱粮、边镇例银、两淮盐引、卫锁军器等,不出意外地查出了大量猫腻,库银在短短的几年里,就从原来的150多万辆达到了300多万。

其次开始对军屯进行清丈,明代有三次大规模的军屯清丈,一次是朱元璋,一次是张居正,另一次就是刘瑾。

结果发现,有70%的军屯土地被私人侵占,明孝宗期间大量军户逃亡,并且跟北方游牧作战时屡战屡败的原因找到了,被隐瞒的税收可是正常缴纳数额的两倍。

除此之外,刘瑾还设立了许多奇怪的规矩,例如寡妇丧偶,必须再嫁,不得不说也是解放妇女的一招。比如在京官员休假期间或者生病一年的,全部要强制退休,这显然是就是针对文官集团,你还想着上班摸鱼,根本不可能。

最后还是没干过文人集团

历朝历代,宦官掌权做到权宦这个地步的,没有哪个人是心里不扭曲的,权宦是什么意思,就是内廷我说了算,外廷全是我的人。

纵观整个明朝,能被称作权宦的也只有刘瑾和魏忠贤。

朝廷的行政、用人、监察相当于都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时候的刘瑾已经跟皇帝没有什么两样,换做是你你可能会比他更膨胀。

虽然身体残缺,但是精神满足,况且刘瑾被文官玩了这么多年,甚至几次要了他的命,那既然我现在得势了,我就要玩死你们。

当然,最后还是没能斗得过文人集团,被当成了炮灰,我分析的主要以下原因。

首先,由于本身身体缺陷,其他方面的需求基本没有,那就只能捞钱了,虽然刘瑾为国库做了不少贡献,但是却不知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贪官,你作为一个变革者,是贪的最多的,这怎么说的过去。

虽然可能没有张居正生活那么浮夸,但张居正是文官集团的领袖,而刘瑾作为宦官集团,和文人集团势不两立,那怎么能容你。

其次,也是刘瑾不如魏忠贤的一个地方。在内廷刘瑾并没有做到唯我独尊,像我上面谈到的,当时太子伴读有“八虎”,其中最重要的是西厂厂都张永,张永一直不服气,为什么会比刘瑾矮半头,最后也是因为张公公和文官李东阳联手才有了刘瑾之后的倒台。

最后一点,其实刘瑾成为文人集团群起而攻之对象的真正原因是,他想用镇守太监体系彻底取代文官的巡抚体系,换句话说以后地方最大的我刘瑾下派的太监,你们文人只能受命于我们。

这一下子触及到了读书人最核心的利益,读书人一看就急了,你这是要挖我祖坟啊,于是文人集团一定要致刘瑾于死地。

刘瑾的结局被定的罪名是谋反。

“谋反罪”其实是比较可笑,哪怕是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也就崇祯一句话就让他自尽的人,明朝的宦官要谋反,还是不太够格。

那为什么要定他“谋反”,定贪污不行吗?按照明朝的法律制度来看,还真不行。

因为明孝宗朱佑樘把贪污死罪给废除了,当时的文官看到把贪污死罪废除了高兴的都要蹦起来,这以后不是可以明目张胆地收钱了,谁想到20年后要弄个死太监都找不出由头来了。

那没办法,那罪名只能往大了弄了,那最大的罪名就是谋反,60岁的刘瑾就这样以谋反罪被处死,最后成了皇权和文人集团斗争的牺牲品。

虽然说他死得一点都不冤,他这一生也算是坏事做尽。

但是他确实也是标准的“炮灰”。最终刘瑾沦为弃子,这背后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正德的妥协,为了稳定局势,他只能拿刘瑾的死作为筹码,换取对文人集团的谈判。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是刘瑾还是魏忠贤,明朝的太监大多是徒有虚名,名气大于实力,皇帝说什么他们只能照做,充其量就是个“棋子”。

相较于晚唐时期掌握兵权,将皇帝玩弄于鼓掌的那些真权宦,明朝的太监们这么看下来都是皇帝的工具。

这也是我觉得明朝的衰落与宦官集团的关系不大的原因,明朝的宦官充其量就是纸老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前... 一提起苏联,大家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那是曾经与美国并驾齐驱,不相伯仲的超级大国,在最巅峰时期它还要...
原创 原... 汉时霍去病曾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历时六年时间,他终于在漠北之战中成功横扫匈奴,率军一直追击到...
原创 黑... 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开始向全球扩张。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欧洲殖民者远远不断前往欧洲。不过由于病毒的...
原创 这...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地下党组织在蒋介石身边潜伏着这样一个人。他在人群中不显山不露水,但却能知晓国民党...
原创 娶... 在很多人的眼中,朝鲜女性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清纯和质朴,她们的生活简单而纯粹,对家庭和爱情的忠诚和执着更...
原创 魏... 一 李克是魏文侯的谋士,有头脑有才华,魏文侯经常向他请教一些问题,李克总能给出一些很有见地的答案。比...
原创 印... 印度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很难找到一个与其相同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它的不同之处。 一、多次被外族征服 1...
原创 三... #在古代历史上,最有智谋的人物是谁# 【作者】杨宇 2022年5月12日 智者,或 能言善辩 ,或...
原创 司... 诸葛亮临终前,蜀汉后主刘禅的御前侍卫找到诸葛亮,问道:丞相大人如果您不在了,你的孩子们应该如何安排那...
原创 他... 这个人的名字,相信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是我国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
原创 盟... 盟津位于今老城村北,是黄河上的一个著名渡口。盟津又名富平津、武济。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州西南、孟...
原创 2... 在中国革命、建设伟大征途中,有一位将领以其非凡转变、杰出贡献,书写一段传奇。他就是陈明仁将军,一個从...
他是杀害杨开慧的凶手,晚年却皈...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感情是非常深的,杨开慧被害后,他写信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杨开慧临...
原创 辛...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起义迅速席卷整个大清王朝。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清朝就宣布灭亡。而...
原创 战... 1271年,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上,一位名传后世的蒙古领袖正筹划着他宏大的蓝图。当年11月,忽必烈宣布建...
她没称帝,却比皇帝还厉害,后宫...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古代女子当政并不鲜见,如“临朝称制”的吕太后,“垂帘听政”的慈禧太...
原创 再... 秦国历代君主,习惯于卸磨杀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之...
原创 晚... 本组整理了一集晚清时期的珍贵人物生活时的旧照,其中不但有晚清慈禧太后带太监李莲英在雪地玩乐时的留影,...
原创 维... 说起 近现代欧洲 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用 几场战争 和 几个体系 来总结: 欧洲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
原创 中... 文 | 陈飞 提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晚清以前那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强国。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