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称帝,却比皇帝还厉害,后宫佳丽超武则天,人称“千古一后”
迪丽瓦拉
2025-07-30 23:04:23
0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古代女子当政并不鲜见,如“临朝称制”的吕太后,“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以及“君临天下”的女皇武则天,她们都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魏冯太后,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称帝,后宫佳丽的数量却远超武则天,她还因为功绩卓著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

-1-

冯氏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但到了冯氏出生时,北燕已经灭亡六七年了。

此时,太武帝拓跋焘已经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但依然对曾经的北燕皇族冯家不放心,后来父亲冯朗因为一桩大案的牵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了,年幼的冯氏也被充入宫中,成了婢女。

冯氏的姑母,当年在北燕向北魏称臣时,被送入宫中,成了太武帝拓跋焘的昭仪,年幼的冯氏入宫为奴后,冯昭仪便对这个侄女十分照顾。

后来,13岁的文成帝登基,年仅12岁的冯氏被选为了贵人,美丽聪慧的她深得文成帝宠爱,15岁时又被立为了中宫皇后。

文成帝把2岁的儿子拓跋弘立为太子,那时候北魏有“立子杀母”的传统,拓跋弘的生母李夫人自然也难逃一死。

李氏被赐死后,文成帝便把拓跋弘交由冯氏抚养,冯氏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关爱有加,这让文成帝对冯氏更加信任与宠爱。

文成帝在冯氏面前处理政事从不避讳,还经常询问她的看法,冯氏在每日的陪王伴驾中,也了解了很多治国之道,和国家形势。

后来文成帝还听取了冯氏“重用汉人大臣”的建议,让长久以来存在的民族矛盾,得到了缓解,国家政治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国家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想不到的是,文成帝拓跋濬却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25岁,冯皇后与文成帝一直恩爱情深,如今却生死永隔,自然是悲痛万分,还没等她走出丧夫之痛,北魏就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文成帝驾崩后,年仅11岁的拓跋弘继承了皇位,24岁的冯氏也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太后,那些手握大权的诸侯王,觉得她们孤儿寡母好欺负,也都开始虎视眈眈,想要阴谋篡位。

此时冯太后果断采取行动,下令镇压叛乱,迅速稳住了局面,对于叛乱的大将军乙浑,她也没有妇人之仁,而是选择了夷灭三族,让大家都知道叛乱的下场,也看清她们虽是孤儿寡母,但也不会任人欺负。

因为新皇年幼,还没有亲政能力,冯太后便开始临朝听政,辅佐幼主治理国家,此时她才是北魏的实际掌权者和决策人,在她的治理下,北魏的动荡局势被彻底扭转了。

后来拓跋弘逐渐长大,还生下了一个儿子拓跋宏,冯太后就还政于他,自己退居幕后,抚养孙子拓跋宏。当时冯太后还很年轻,为了排解寂寞,她身边有许多年轻才俊供她享乐,其中有一个叫李弈的人,不但长得风度翩翩,还十分善解人意,深得冯太后的宠爱。

但拓跋弘却觉得此人淫乱后宫,罪大恶极,便找了个理由,把李弈除掉了,还把以前冯太后宠信的人都废掉了,换成自己的亲信。

他一连串的举动,让冯太后十分恼火,母子俩也彻底决裂,由于冯太后在北魏根深蒂固,很快就联合众大臣,逼迫拓跋弘退位。

献文帝拓跋弘最终只能把帝位,禅让给自己年仅5岁的儿子拓跋宏,就是后来的孝文帝,自己则成了最年轻的太上皇,冯太后也变成了太皇太后。

因为孝文帝年幼,朝政大权依然掌控在太上皇拓跋弘手中,当时北魏连年水旱,官吏贪暴,各族人民矛盾不断,叛乱频发,尽管拓跋弘采取了一些严惩贪污、减轻租赋的措施,但成效不大,北魏动荡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

冯太后是个果敢狠辣的人,觉得拓跋弘手中的大权对她始终是一种威胁,于是冯太后便毒杀了拓跋弘,重揽大权,再次辅佐幼主打理朝政。

冯太后掌权后,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整顿朝纲,重用人才,使得北魏国富民强,还一心一意地培养孝文帝拓跋宏。

冯太后在私生活方面更是毫无顾忌,虽然她没有当皇帝,男宠数量却比武则天还多,其中有才能的男宠,还会成为冯太后的心腹,被委以要职,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她政治上的得力帮手。

虽然冯太后的私生活令人诟病,但她却是一个功绩卓著的女政治家,把北魏推向了繁荣昌盛,造福于万民,史称“文明冯太后”,她还培养出了北魏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孝文帝拓跋宏。

祖孙二人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后来冯太后49岁病逝,以国君之礼厚葬,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孝文帝哀痛不已,茶饭不思,还打算遵汉族礼仪为冯太后守丧三年,后来在大臣们力劝下才作罢。

冯太后虽是一介女流,却是辅助孝文帝改革的最大功臣,是她推动了北魏的汉化走向,将北魏政权带上了民族融合的发展之路,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自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衰落的话题就一直没有停过,但至今美国依然这么强大。不可否认的是,...
商朝殷墟中的重大发现,颠覆了传... 在河南省的安阳市,有一个中国商朝晚期都城的遗址,古代人们称其为“北蒙”,现称殷墟,同时甲骨卜辞又赋予...
原创 红... 我们看古代电视剧,往往会发现军队打仗的时候,在长枪上挂红缨,数十万军队列队整齐,非常威风,那么大家有...
董卓不过才5万兵马,为何十八路...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凭借朝廷衰弱和战乱的局势,发起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挟持朝政,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
原创 特... 说起中央特科大家一定不陌生。在大革命时期,中央特科的存在成为了挽救革命,壮大革命的重要部门,很多我党...
原创 郭... 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坎坷不平,荆棘丛生。这一生,有不少时刻都被人当枪使,...
原创 原... 【历史】大国的地位,不是自己要来的,本质上还是自身实力的体现。 正是基于此,一个国家的实力那是短时间...
原创 李... 李渊乞求李世民,勿杀此人,李世民:好的父皇,一出门全杀了!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因此在古人...
【汇聚人心 团结传承】宁河堂公... 邓氏一家亲,永远心连心。 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
原创 谋...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那个时候不仅仅百家争鸣,七国更是争霸争强,对后世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
原创 时... 李白因为其诗歌的飘逸潇洒、变幻莫测,被称为"诗仙",但除了诗歌以外,李白的剑术也是相当高超,裴旻大唐...
原创 张... 十二岁的溥仪为什么同意张勋复辟? 张勋的复辟,竟是让人当了枪使。 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时年11...
从这本传记,读懂郑裕彤“勤、诚... 郑裕彤博士(1925-2016)于13岁来港,先后涉猎金饰、珠宝、地产等业务,见证香港过去半世纪的发...
原创 诸... 诸葛亮为国操劳至死发生在他六出祁山的时候,当时和他对垒的是魏国司马懿,他的一生之敌。 1、休养生息3...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战例(上)彰显大将风范 1、先秦时期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兵力不足10...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是出了名的动荡,分崩离析。社会局势一片混乱。 就如...
明朝不上朝的爷孙两位皇帝 嘉靖和万历是明朝历史上的两位在位时间比较长的皇帝,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祖孙关系,嘉靖是万历的祖父。 嘉靖...
原创 中...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暖,喜欢看阿暖聊历史人物的可以点点关注哦,每天为您带来“新鲜”的历史人物故事~谢谢...
原创 三... 虽然在毛公评说《三国演义》给出的三国武将武力值排名中,是说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
原创 谁... 谁用木头制造钞票?20个零的面值在哪里发行?谁推出了第一台ATM?您将在以下文章中找到这些和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