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曾国藩》之二十九
无论是能人异士,还是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为什么都愿意肝脑涂地地跟随曾国藩呢?我们可以从他打的几次仗中,看出曾国藩笼络人心的一套完整方式。
曾国藩第一次亲自带兵出征,虽然惨败而归,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水师和步兵训练,和幕僚每天仔细分析太平军的战术特点和进攻方式。
曾国藩和幕僚们都坚定地认为,只要掌握了太平军的战术特点,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此时,湖南境内还有大股太平军,而且还有增多的迹象,曾国藩为了逐步将太平军的范围缩小,决定在出兵湖北前,一举将湖南的太平军全部消灭。
经过湘潭一战后,太平军的西征军受到重创,而曾国藩也乘太平军还未重先集结起来,就迅速出兵,将各地的太平军围困歼灭。
这一次,曾国藩取得了巨大胜利,在湖南大大小小的十三场战役中,仅有一次失败。
经过不断的战争和不断的胜利,曾国藩越发有信心,首先,从武器装备上来看,湘军的装备十分精良。另外,湘军的水师经过整顿后,战船增多,虽然太平军的战船也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渔船改造而成,根本无法和湘军的战船相比。
随着胜利增多,湘军的士气高涨,更为重要的是,曾国藩默许部下允许部队每攻破一个城池,可以抢掠三天。这无形中增加了湘军的血腥味,使其作战起来更加的积极和凶狠。
随着湘军的队伍不断庞大和胜利增多,曾国藩开始把战略眼光移出湖南,首先是武昌和汉阳。
为了确保出兵取得胜利,曾国藩特意加强了水师的兵力,并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军的战术。
在扫清了进攻武昌和汉阳的道路后,曾国藩集中炮火和兵力,发起了总攻。太平军看到铺天盖地的湘军潮水一样席卷而来,吓得丢盔弃甲,弃城逃走。曾国藩命令士兵乘胜追击,杀了无数太平军和毁坏了太平军的大量战船。
这一战,给沉闷的朝廷带来了生机,咸丰皇帝也十分高兴,觉得曾国藩还是有带兵能力的。
取得了重大胜利,曾国藩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给自己物色更多忠心耿耿的人才。
曾国藩的智慧此时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给皇上的奏折中,并没有显示自己的功劳,而是举荐了收复武昌中立下功劳的部属,更为重要的是,他还重先启用了很多被贬的官员,他也利用这次胜利,为这些已经没有前途的被贬官员争取到了官复原职的机会。
攻下武昌,作为湘军成立以来最大的成绩,当属下看到曾国藩都是举荐他人,而丝毫没有为自己请功的意图后,都被他广阔的胸怀折服。都认为,为这样的人办差,肝脑涂地,又有何妨!
曾国藩自己也认为,笼络人心,绝对不能靠嘴巴吹的天花乱坠,而一定要拿出实际的东西,可以是钱财,也可以是功名。天下没有人愿意为小肚鸡肠和视财如命的人尽心尽力办事。(未完待续。图片为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