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日本的经济腾飞。日本女性在实现了就业、教育公平和婚姻自由之后,她们还想继续争取一些女性的权益,本来这也是件好事,大家也能理解支持。但问题是她们没有想好还应该争取些什么,钱和工作她们都有了。男朋友,也不愁,都是多男追一女。没什么需求了,她们最后找到了一个新的口号——生育自由。
“女拳”把结婚定义为对女性的压迫。认为不婚、不育,才是更有意义的人生。从这时开始,日本的女权运动开始逐渐变成了“女拳”,这时候的日本女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这时候开始,日本“女拳”运动将自己推到了整个社会的对立面。更挑起了两性的对立。反对婚姻本身,就是对男性的抵触。导致她们看日本的男性越看越不顺眼。地铁上男人无意的肢体接触,她们就报警说是性骚扰。本来开始时这样的事件不是很多,但是随着“女拳”运动越演越烈,各地频发这种新闻。政府被逼无奈地提出了女士车厢的概念,这下就不可能骚扰了吧。
这个办法让日本的“女拳”人士发现不能再以实际物理接触的方式抵触男性了。这不行啊,没有事儿,我们怎么闹啊。于是又整出来了新的方式,那就是举报、投诉。
1991年在日本的东京,有一位女性职员将自己的男上司推上了法庭。她给出的理由是,男上司经常给自己发邮件,认为构成了自由侵犯和性骚扰,并且还要求索赔。当时男上司只是发了工作的邮件。更离谱的是,居然告赢了。
这条新闻的出现直接导致当时日本的工作氛围发生改变。办公室也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地方。由于全体男性职员担心自己被举报性骚扰,日本男职员上班不敢看女同事,更有甚者,开始拒绝与女同事坐在一起办公,理由是预防违法。没办法啊,真吃官司,不死也要扒层皮啊。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太离谱了吧,人家小日子们也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这不是应该有的正常现象。
要不说“女拳”自己作死呢。1995年,赶上日本经济泡沫破碎,这下可不好整了。企业破产裁员。在裁员的时候,女性同男性竞争本就不占优势。再加上“女拳”运动,整得男上司都不敢给女下属发邮件了。这种环境下日本女性就业出现了危机,大量的女性重新回归了家庭。把挣钱的事儿交给了老爷们儿。这也是没办法啊。
没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的独立。这时候还怎么谈“女拳”。正常的权益都谈不上了,还哪有闲心整别的。所以,当时的日本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家庭主妇。这也就意味着她不需要太高的教育,找个有钱人嫁了就行。这就等于变相的让女性放弃了工作,失去经济自由,也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一心只想找个有钱人。
失业的还有一部分日本男性,变成了躺平的宅男。“女拳”说他们太差了,不配跟女性结婚,他们就说:所以我不结婚。“女拳”说他们性骚扰,他们就回答说:我都不出门。这时候“女拳”也有点懵了,这也不是你们的性格啊。你说人家都无欲无求了,自认不优秀,也不去跟别人争,你还能怎么样地对付他。
所以这些人被女性淘汰掉,她们都想找优质男。可是,优质男也要找优质女孩,像这种天天“打拳”的女孩,谁会自找麻烦。再加上之前的不婚、不育运动,导致大批普通的女性找不到男朋友,就造就了今天男性躺平,女性不结婚的结局。
大家对中国的“女拳”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