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人“加班”是常事?“加班费”有多少?聊一聊古代加班变迁史
迪丽瓦拉
2025-07-31 03:03:21
0

古代朝廷

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这段历史的洪流中王侯将相身居庙堂之上,看起来可谓无限风光,但其背后亦有外人不可理解的心酸,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他们的频繁“加班”可谓是苦不堪言,古代加班也是常事。

而普通的民众,像下地劳作的男人、纺纱织布的女人,为了生计,他们的“加班”更是不言而喻。所以说,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民众,在古代也都逃不过“加班”的命运,因此与之对应的工作制度也在历朝历代的历史轨迹中逐渐发展成型。下面来聊聊我国古代的“加班”文化。

古代加班制度的存在及其形成与发展

1、最古早的“加班”文化

最早的“加班”是从官员“为君忧,为民忧”的凌云壮志开始的。在如今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加班”的文字记录是史书《国语》。《国语?吴语》里曾记载,晋国大夫董褐为保全疆土免遭吴国屠戮,夜以继日同吴王夫差谈判。这可以被视为是古代“加班”的典型例证,官员为国事夜以继日,没有休息。

古代官员

接着西汉时期,官员的“加班”的情况也不多。《汉书·万石君传》中记载:“每五日休沐归谒亲。” 《汉律》中亦言:“更五日的沐两日”。意思是说官员在工作5天后,会连休两日回家看望父母与跟亲人相聚。

还有一关于“加班”的案例,《汉书?薛宣传》中:“及日至休吏,决曹椽张挟独不肯休。”每到官员休假,张挟就放弃休息的时间,依旧上班办公。可见在初期,这时的“加班”制度还不成熟,“加班”更多是出于自发的责任感,而非强制要求。

2、 “加班”文化的逐步发展到成型

有唐以来,加班现象开始比较常见,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就是白居易,他从29岁就居住在长安,多数时间都是用在“加班”上。为此,他在《晚归早出》中记述:“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此诗中一言一语无不表露出常年加班,每天回家时已经接近半夜,给白居易带来极大的困扰。

另有唐朝著名的宰相姚崇,姚崇当时年事已高且身为宰相,依旧没有得以幸免的,还是要值夜班,由此可以窥见“加班”文化在唐代就已经慢慢成形。

唐朝宰相姚崇

等到了清朝以后,早中期受明代的影响,“加班”上朝制度更加严格,基本上每天需要凌晨起床赶赴早朝,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值夜班。有的官员上班,清晨早朝、白天办公、夜班值班,甚至要连续上48个小时的班,有时候遇上紧急事务、国家大事,有可能还会“加班”100多个小时。

古代“加班”的主要职责

1、 皇帝也要加班

在古代,说到“加班”第一个的便是皇帝了。作为皇帝,每天都有太多的“工作”要完成,偶尔加个班也不足为奇。或者遇到勤勉爱民的皇帝,“加班”也并不稀奇。皇帝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政务、批阅奏章。在多事之秋,往往仅靠白天是工作不完的,因此就需要“加班”完成了,毕竟第二天又有第二天要批阅的奏章。

从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开始,秦始皇难道只会打仗吗?当然不是,作为第一个皇帝同样不可避免的要加班,在《汉书》中,“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这说明秦始皇白天要处理重要的事务,夜晚还要批阅奏章,昼夜忙碌。

无独有偶,东汉时皇帝刘秀,每天与大臣商议政事,“加班”到半夜。明朝皇帝朱元璋,从亲自任宰相主持政务开始,他每天都要批阅二百份奏章,此外还有几百件的公事要处理。

明朝皇帝朱元璋

来到清朝,著名的康熙皇帝从他14岁亲政开始,直到逝世,除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几乎每日听政。而雍正更是当之无愧的“加班王”。据说在12年间,即使过年也几乎没有休息过,期间批阅的奏折多达23000-35000件。

2、 臣子加班

既然皇帝要加班,作为臣子自然也要舍命陪“君”子。众所周知诸葛亮,他为刘备鞠躬尽瘁,将一生都奉献了给刘禅。在《三国演义》中就有记载,最终导致诸葛亮死亡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连续不停的工作,过度劳累所导致的。

通常臣子“加班”分为几种形式。首先,是日常的值班,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加班”。其次,为了起草重要或者紧急的文件。再次,为了皇帝的需要,皇帝要“加班”,自然会出现一些需要,臣子要能够及时的给出回应。最后,为了处理紧急要务,有时是“时间紧急”,只能连夜处理。

前面提到的朱元璋,因为每日要处理的公事过多,所以便挑选一些有才学的人做殿阁学士,在其“加班”时从旁协助。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动笔写诏书,因此他们值夜班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会连值数班。

有很多重要决策并不是能够在上朝时当场决定的,往往是退朝后才作出的,这就是所谓的“禁中夜半定天下”。因此,文字秘书值夜班也就成为常例,就是为了做出比较紧急的决策时可以及时记载。唐代担任朝廷诏令起草的中书舍人,作为中央政府的机要文字秘书,他们是要轮流值夜班的。

古代官员工作

没有人能够控制突发情况发生的具体时间,这就需要有值班人员负责或者相关退朝官员或下班的衙门进行处理。汉武帝驾崩后,武帝的亲信谋臣霍光为保护八岁登基的昭帝,便每晚都在宫中值班。一天晚上,宫里的一棵老树倒了,发出奇怪的声音,引起了宫里的混乱。霍光一面令守卫守护小皇帝,一面带人前往符玺台保护玉玺。

3、 普通民众的忙忙碌碌

即使在古代,普通老百姓也没有不用“加班”这一说,他们或者受限于时节,或者受限于官僚制度,再或者就是经济问题。农民的耕作,农作物会受天气影还有温度等不可预期的影响,在夜里如果天气突变,农民就不得不连夜起来劳作了,再说夏天、冬天容易出现过于极端的温度,农民可就有得忙碌了。

此外,在某些律法严厉的朝代,百姓为了缴纳赋税,也会因此不得不“加班”劳作。《汉书》有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冬天,纺织织布的女工“加班”,一个月要加班四十五天,每天都要做很多额外的工作,这相当于加班。

古代百姓

谈谈古代的“加班费”

1、 义务劳动

古代的大多数官员还是需要加班的,而且很经常要值夜班。有时如唐朝的姚崇就算是身为宰相也不能避免,最关键的是古代值夜班没有“加班费”的,并且当时封建制度就决定了没有人能够对此做出反抗。

封建制度崇尚的三纲五常的“三纲”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君为臣纲”,一切艰辛办公都是为了君主的需要,并且没有说不愿意以及取得报酬的权利,只要皇帝要求“加班”,则一切都显得理所应当。除非皇帝主动奖赏,但奖赏并不是时时存在,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官员所谓的“加班费”,其实都是义务劳动。

纵观历朝历代的故事,飞黄腾达确实有存在,但是更多的还是即使加夜班,最终也是一无所获。就像杜甫,一生都在为国为民,可以说是为了民生,操碎了心,无时无刻不在“加班”,为公忘私,而其最终结局众所周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

2、 晋职加薪

在乾隆时期,一日深夜,乾隆皇帝突然决定向准葛尔的部队出兵。 在我国古代,出兵还必须要有“名头”,叫做“师出有名”。因此,乾隆皇帝召集了值班的官员来起草诏书。当时,在军机处值班的只有一位官员叫巴延三。

乾隆皇帝

当时,巴延三只是军机上的一个小人物,但由于此次给乾隆皇帝起草的诏书,被乾隆记住了巴延三这个人。后来,因为受皇帝赞赏在乾隆皇帝的照顾下,此人一路被提升到两广总督的职位。可见在古代“加班”也还是有好处,说不定就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而平步青云。

也有忠于职守的“加班”人,当他们幸运的时候,他们会遇到了巡逻的上司。《后汉书·黄香传》记载:东汉张汉帝时有一位名为黄香的官员。由于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被推荐去尚书台当值。这个人很老实,尚书台每天都要值班。

那些当班的人都欺负黄香初来乍到,都要黄香帮忙顶班,黄香一个都不得罪,有求必应。直到某次皇帝来到尚书台巡班,找来值班册一看,当日并不是黄香的班,就问是具体什么情况,黄香老实的说出实情,皇帝听完后很是感动,当即就给黄香升了官。所以说,“加班”除了义务劳动,也还是有希望获得“加班费”的,只是几率会相对较小。

总结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最终官员和百姓都被迫屈服在更强大的“权威”之下,可以看出中国的“加班”文化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风气。

古代官员议事

从现代的角度看来,古代官员的“加班”历程还是略显辛酸的,强制加班,一有不从便是性命之忧,同时还没有“加班费”。 以一言概之的话,可以说是辛辛苦苦办公,勤勤恳恳为君,结果却是晋职加薪全靠运气。

相比之下,生活在当下却依然嚷嚷着“被老板压迫和剥削”小白领是否能够感受到一丝侥幸呢。最后想说,“加班”并不是义务劳动,所谓的“恩赐”也不是高人一等,应当以史为鉴才是历史存在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玉堂清冷不成眠——古代秘书值班众生相》

[2]《中国古代秘书知识系列之十一 古人是怎样值班的?》

[3] 《值夜,几人欢喜几人愁》

[4] 《古代因值夜班而升官的幸运者》

[5] 《古代秘书值夜班趣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背起报馆打游击——山西太行新闻... 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西山脚下,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1985年,为纪念在194...
原创 马... 关二爷的江湖地位总有人想挑战,但“威震华夏”的威名岂是能够轻易撼动的。 以武力值来说,能于万军之中直...
原创 孙... 1925年3月12日,国民党在得知消息后,火急火燎地着手组织准备着孙中山先生的治丧事宜,孙中山先生的...
原创 李... 提起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可以称得上传奇人物。他21岁时离开黄土高原的老家,23岁起义...
原创 刘... 小时候有一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去参加会议,被一个卫兵拦住检查通行证的故事,体现了列宁遵守纪律的优秀品质...
原创 廖... 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1纵队进攻榆林受阻,为避免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1纵指战员决定率部撤走。西野...
原创 龙...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
【学闻】纪帅:从艺术到学术——... 讲座题目:从艺术到学术——漫谈战国古玺印的价值 主讲人:纪帅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鼎新学者”博士后 主...
原创 丞... 上个世纪末期,电视上忽然开始刮起一股“宰相刘罗锅”的热潮。在这部电视剧中,刘罗锅成为了正义和智慧的化...
原创 清... 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凡是在后宫中的女人似乎年龄都比较小。以宫女为例,大多...
原创 毛... 曹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好,有人说他奸。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如何评价曹操的呢?毛主席对曹操的评...
原创 明... 在中国历史上,有成就的开国帝王里,若论最不按常理出牌的,若朱元璋自谦第二的话,估计没谁敢称第一。不信...
原创 日... 你了解日本吗? 日本(英语:Japan),全称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国名意为“日出之国”...
原创 原... 在中国历史上,拔丈夫于寒微并成就帝业、其子三人为皇帝、一人为实际上之国君的妇女,除东魏北齐的娄太后昭...
原创 朱... 朱元璋问刘伯温:“你认为谁适合做丞相?”刘伯温一惊,心想这是一道送命题,回答不好脑袋搬家!然后就和朱...
原创 西... 2003年10月10日,我国大型古装连续剧《隋唐英雄传》。在爱奇艺影视上映,该电视剧是以瓦岗寨众多忠...
原创 晚... 辜鸿铭本人对此的解释是: 蔡先生点了翰林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而我自从跟张之洞做了前清...
原创 2... 年位卑未敢忘国忧,事定犹须待阖棺。—文天祥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无数能人异士为自己的祖国奉...
原创 明... 现代人都认为封建时代皇帝的后宫美女如云,满宫三千都是佳丽,其实不然。清代的后妃相貌难看是有目共睹的,...
原创 明...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更是唯一一个从南到北完成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