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在立下大功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存亡、人民安危,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战场。他们是国家的英雄,值得每一个人的尊敬。然而就有这么一个人,在朝鲜战场上,不顾自身安危、奋勇杀敌,战争结束后,受伤严重的他为了不拖累政府而“凭空消失”,邓小平、金日成花费三十年才找到他,这位“消失的英雄”是谁?有着怎样的事迹?消失的三十几年里,他又去了哪里?
战斗英雄柴云振
那个混乱不堪时代,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很艰难,柴云振也是如此。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山村,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整个家庭靠辛苦耕作换来的那为数不多的粮食度日。
与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柴云振在晓得时候就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12岁的时候就为了补贴家庭而每天去地主家做工。
不过,平静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日本全面侵华,百姓流离失所。为了抗击日本,柴云振的家乡四川成为了为抗战输送兵力的地方,川军也因此成名。
将日本人全部赶出中国领土之后,蒋介石不满足于与共产党共分天下,主动挑起内战。为了集结兵力,蒋介石甚至用上了“抓壮丁”的招数。非常不幸,柴云振就是其中的一员。
由于不满国民党的腐败,找到一个机会,柴云振就离开了国军转投向了共产党的军队,并很快融入进来。
来到共产党,柴云振参加的第一场大型战役就是渡江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他永远冲在最前线,不顾自己的安危英勇奋战。结束后,因为他的英勇表现,获得了二等功。
此后,柴云振大大小小的战役参与了不少,也过得快很多的功绩。
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后,柴云振所在的第15军多次申请前往前线,终于在第四次战役之后被批准远赴朝鲜,柴云振也位列其中。
第15军在朝鲜战场上出了不少英雄人物,比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柴振云和他们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刚到不久,他们就参与进了前线的战斗中去。在上甘岭战役中,敌军多次轰炸志愿军,我军伤亡众多,情势不容乐观。
就在这个时候,柴云振接到命令,带领小队对敌军作出反击。由于人数相差悬殊,他们只能避开与敌人的正面冲突,出其不意,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果不其然,在他们的默契配合之下,敌军一路节节败退。柴云振当机立断,命令战士全力追击,很快就到达了第二处山头所在。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长时间不能攻下这个地方,对于我军来说后果难以承受。
不过,柴云振并没有冲动进攻,而是带领三人悄悄的摸了上去。他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是敌军的一个指挥所。
随后,柴云振直接出手敌军指挥官,带领军队乘胜追击。在三名战友受伤后,他自己还在坚持战斗。面对众多敌军,他非常冷静地拿起手中的枪,很快击毙了对方三人。
在子弹耗尽之后,更是与敌人贴身肉搏,面对身形差别巨大的敌人,柴云振没有慌乱,击杀对方的同时,他也受了不少的伤,而晕倒在地。援军赶来后,迅速将他送到了医院接受治疗。
这次战斗中,柴云振不顾危险,带领三名战士夺下了敌军三座山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授予特等功、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
功成身退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柴云振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但是,看着自己断了的食指,柴云振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扣动机枪了。于是他只拿了部队颁发的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以及上级颁发的八十元补助和一千斤大米的票据,复员回到了家乡。
复员回乡之后,柴云振再一次做起了农民,对于以往战场上的功绩,他绝口不提。
当时,柴云振踏踏实实的干活,即便自己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也愿意把复员时部队所分发的粮食分给更需要的人。由于他良好的品质,很快就赢得了相亲的喜爱。
随后,由于柴云振回乡之后的贡献精神,他还被乡亲们举荐成为生产队的队长。
期间,他与当地村民一起开垦荒地,种上粮食,想办法减少灾害对于粮食的产量的影响,切身实地地帮助当地村民的吃饭问题。
自此,他再也没有对人提起过自己曾经参加过多次战斗,获得了多次奖章,就连他的家人,对这些也知之甚少。
邓小平、金日成苦寻30年
虽然柴云振对于战场上的是绝口不提,但解放军及政府并没有忘记他的功绩,也从来没有过放弃寻找他的念头。
当年,柴云振没有参加庆功宴,奖章也没有去领取,部队在在寻找他的时候才发现,在当初填写的花名册中,柴云振只填写了县名,还是一个同音不同字的名字,因此,国家对他搜寻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
1980年,抗美援朝三十周年,金日成来到中国后,聊及当年的事后,向邓小平打听柴云振的下落,没有得到结果。
对此,邓小平表示
:“柴云振并没有牺牲,找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要把他找到。”
为了找到他,原志愿军15军的战士遍地寻访,寻找四年无果。
还是柴云振当年的战友提供线索表示,柴云振有比较重的口音,应该是云贵川那边的人。部队当即决定在四川的一个报纸上刊登的了寻人启事。
说来也巧,这份报纸正好被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看到。
实际上,柴兵荣对于父亲的过去知之甚少,只隐约知道自己的父亲当年当过兵,是共产党员。
再加上报纸上刊登的名字是“柴云振”而非自己所熟知的父亲的名字“柴云正”,因此,他并没有将报纸上刊登的这位立功无数的英雄人物与自己的父亲连想到一块。
但是,相似的名字还是让他生出了好奇心,于是他还是把这份报纸带了回去给父亲看了,并询问这份报纸上要寻找的是不是父亲。不想给国家添麻烦的柴云振在沉默了片刻之后,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尽管如此,柴兵荣还是察觉了父亲的异常,心里更加确信,国家在报纸上刊登了英雄应该就是自己的父亲了。
实际上,柴云振虽然离开了部队多年,但是心中的感情并没有因为时间而淡化,反而更加强烈了。再加上儿子对自己的劝解,他决定,再次回部队看一看。
部队与柴云振的家乡距离遥远,生活一向拮据的柴云振一时也拿不出前往部队的路费。为此,父子二人只能卖掉家中的一头老母猪,才勉强凑出了二人的路费,就这样父子二人终于出发了。
离开军队多年的柴云振在又一次看到部队的大门时,忍不住热泪盈眶。而当年15军的战士再次见到昔日的战友,也一时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当然军中盛传的战斗英雄回来了,还站到了自己的面前。
也是来到了部队之后,国家多年找不到柴云振的原因才被揭开。这一切原来是一个乌龙事件,当年因为柴云振的口音问题,进行登记的时候把“正”错写为“振”,所以多年才寻找无果。
柴云振在部队安顿下来之后,几天内,他见到了很多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尽管阔别三十多年,他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并没有因为多年未见而彼此生疏。柴云振当年的首长秦基伟,也压制不止内心的激动,多次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做客。
柴云振的身份一经公开,对于政府的帮助以及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给的奖金都一一拒绝了,并告诉子女,无论如何都不能收,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柴云振还过一年的演讲生涯,他的儿子柴兵荣陪着他四处演讲,叙说当年的英雄事迹以及战争的残酷。
此后,在柴云振的慎重考虑之下,他决定再次回到家乡,继续自己的务农事业。与当地村民一起研究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修筑了灌溉堰塘。
到2018年,老英雄柴云振离开了人世,享年93岁,应其遗愿,他的子女为他办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葬礼。
这场葬礼上,来了众多志愿军中的英雄老兵,他们统一身着军装,用这让的方式送曾经的战友最后一程。
柴云振的英雄功绩并没有因为他的离世而磨灭,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时候,国家提到了他。
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国家授予了他“七一勋章”,并且他的儿子来替他领取了这份光荣的荣誉。
老英雄柴云振拥有着赫赫战功,但他并没有贪恋任何夸赞以及奖励,反而隐姓埋名数十年,一心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份奉献精神值得所有人铭记于心,老英雄的故事也值得永远流传!
视频链接:
“活着的烈士”柴云振:朝鲜战场获特等功,却隐姓埋名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