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忠贤独揽朝政时后金没打进来,励精图治的崇祯反而被后金攻破了#
大概在十多年前,很多关于夸耀魏忠贤的地摊书开始盛行。这些地摊书无一例外表示:魏忠贤掌权时代的明朝,并没有出现亡国危机。但是随着崇祯帝处决魏忠贤,明朝就陷入内忧外患。于是很多没啥文化、智商很差的网民得出结论:如果魏忠贤始终掌权,明朝肯定不会灭亡。
对于这种认知,个人只能说:这年头,无知的人真多。
1、魏忠贤弄权时代的内忧外患
其实,魏忠贤弄权时代,明朝就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并且,明朝朝政的腐朽,魏忠贤无疑起到了加速作用。
魏忠贤是一个奸险小人。而小人得志,当然是打击君子,重用小人。魏忠贤在整个天启帝在位的时间里,主要的成就就是把朝廷里的君子、好人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并且重用一些德行败坏甚至祸害一方的人做官。这导致了明朝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陷入严重腐坏程度。对于明朝来说,此时的明朝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并且,魏忠贤掌权期间,明朝已经陷入较为严重的危机之中。
先说内部问题。
早在天启二年(西元1622年),在明朝朝廷眼皮底下,白莲教头目徐鸿儒,就发动了著名的徐鸿儒起义。徐鸿儒同时还宣布建立朝廷,占领了河北、山东多个州县。而在这周边很多地区的老百姓,也苦于明朝的罪恶统治,纷纷揭竿而起。虽然这次起义很快被明朝军队镇压下去。但是,天启时代的大范围农民起义,也拉开序幕。
到了天启七年的时候,陕西地区也爆发农民起义。并且,这一农民起义,断断续续延续到清军入关后多年,才被清朝解决。
可以说,崇祯帝一直在给天启帝还债。
再说外患。
话说魏忠贤弄权时期,努尔哈赤还尚在人世。当然后金汗国的建立是万历帝时期的事情,不能把责任推给魏忠贤。但是,魏忠贤弄权这数年时间,努尔哈赤在关外不断扩大势力:比如天启元年的时候,后金汗国就先后拿下了沈阳、辽阳等地,并重创明军。对于努尔哈赤在关外的壮大,魏忠贤把持下的明朝朝廷,压根起不到任何解决作用。
并且,魏忠贤弄权时期的后金汗国,其势力还很弱小。如果明朝愿意下大本钱,也不是没有解决后金汗国的机会。但是,魏忠贤压根没有这样的意识。
2、崇祯帝的不幸
崇祯帝最大的不幸,其实就是接盘了天启帝给自己留下来的烂摊子。
崇祯帝掌权期间,明朝已经陷入财政紧张,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状态——至于说李自成张献忠,也不过是后起之秀罢了。
崇祯帝上台前后,也是后金汗国的皇太极上台的时候。皇太极上台后,在努尔哈赤的基础上,对蒙古各部进行了征服。而对于关外后金汗国的存在,崇祯帝倒是比魏忠贤这条阉狗有见识:崇祯帝意识到,必须解决后金汗国,否则按照后金汗国的发展速度,明朝迟早得在后金汗国身上吃大亏。并且,崇祯帝也确实为解决后金汗国的问题付出了很大努力——比如重用袁崇焕,此外,还不断征发钱粮去讨伐后金汗国。
只是此时的明朝朝政和吏治已经被魏忠贤彻底毁坏。这导致了崇祯朝廷的军队除了杀良冒功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就。就这样,农民起义愈演愈烈,而对后金汗国的战争也没能收获预期效果。并且,崇祯帝需要眼睁睁看着皇太极整合蒙古各部的力量,并且建立了能和明朝分庭抗礼的大清国。
终究,魏忠贤造的孽,害了崇祯帝。
当然,不论崇祯帝还是魏忠贤,都不会想到,数百年后,魏忠贤会莫名其妙多了一群不知道哪儿来的孝子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