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奸臣在朝,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再加上各种天灾的影响,使得他们都活不下去了,为了生存,他们只好选择起义。于是朝廷为了镇压他们,就必须调集更多的兵力,而这样一来,就需要收取更多的税负,导致起义人数越来越多。
这是来自于明朝国内的威胁,其实皇太极的威胁要更加严重一点,而崇祯的主要心思也是在他上边,然而,他所能做的只能是防御,做不到主动出击,因为实力不允许,但是,如果崇祯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明朝是可以存活下来的,可惜他没有做对。
在这种几方势力共同威胁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稳定住一方,然后集中力量去对付另一方,这样的话,把握会更大一点,而等到自己修整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在转过身来对付另一支,当然,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可是和亡国比起来要小得多,那么,崇祯知不知道要这么去做呢?
其实,他到后来也知道应该这么去做,但是由于他的一个缺点断送了这一点。有一些忠臣知道怎么做才能让明朝取得胜利,就私下里告诉崇祯,让他派人去和清军议和,先稳住他们,集中力量对付李自成,崇祯答应了,于是就找到了人去和皇太极谈判。
但是,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崇祯也不想要让别人知道,他特别爱面子,议和是没有办法的选择,但是他知道很多大臣不同意,他却没有勇气去反驳他们。所以只能偷偷地来,但是,因为一些差错,这件事情却让所有人都知道了。
崇祯知道后,首先想的不是如何去保证议和的顺利进行,而是想要去撇清自己,他急忙跟大臣说这不是他的主意,而是他们提出的想法,而且为此,他还杀掉了那位议和的大臣,而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崇祯授意去做的,所以这样之后,所有人都寒了心,不想再去为他卖命。
后来,崇祯就白白错过了这些机会,也没有人去帮他出主意了,他们都害怕有一天自己也是这个下场,所以都缄默不言,所以明朝后来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消灭了,而很大的问题来自于崇祯,他太过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身为皇帝,不敢去做,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