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其实三千佳丽只不过是虚数,帝王的后宫拥有多少后妃以及召幸侍寝,在各朝各代都有一套完整的宫廷制度。有别于满清翻绿头牌决定侍寝妃子,唐朝是采“轮岗侍寝”制度,皇帝必须做到雨露均霑,最多时一个晚上有九名妃子同时侍寝。
纵观各朝代的后宫,皇帝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召幸嫔妃宫女,如果看不上眼的女人,一辈子都等不到召幸的一天。唯独唐朝后宫制度十分开放,施行轮岗侍寝制度,充分体现妃子平等、雨露均沾的人性化典范。
唐朝统治者为了管理后宫庞大的“娘子军”,施行了品级制,一共分为八级,皇后贵为国母,无需划入品级制度,其余妃嫔则依序分为:
正一品的三妃子;正二品的九嫔;正三品至正五品各九人,统称二十七世妇;最后正六品至正八品的人数均为二十七人,合称八十一御妻。根据品级不同,各级宫妃享受的待遇也不同。
然而唐朝为了体现人人有份,又兼顾尊卑有别,皇帝每个月的夜生活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安排,每个月的前十五天,月亮越来越圆,而后十五天则渐渐变缺,因此初一至十五是由地位低的御妻一直轮到最高的皇后;而十六到月底则反由地位高的轮到低的。皇后及三妃子有优先权,九嫔以下则“九九而御”,也就是每九个人共同伺候皇帝一夜。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