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战例(上)彰显大将风范
迪丽瓦拉
2025-07-31 19:04:15
0

中国历史上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战例(上)彰显大将风范

1、先秦时期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兵力不足10万对抗兵力17万,全军覆没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约公元前11世纪,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兵力3万对抗兵力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孙武认为,楚国疆土比吴国大,人口比吴国多,尽管国力出现了衰败的迹象,但军事实力仍然很强大。吴国连年打仗,军资消耗过大,应该等待更好的机会。孙武还建议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骚扰楚军。 公元前506年,吴军认为攻打楚国的时机成熟了。由于当时楚国的兵力仍然数倍于吴国,统帅孙武决定采用快速作战的方针。他挑选精壮士兵数千人,以急行军的方式,秘密挺进到楚国的边境。毫无准备的楚王得到消息,急忙派大将囊瓦和沈尹戍率领全国兵力迎敌。双方在柏举(今湖北安陆一带)展开决战。沈尹戍向囊瓦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正面设防,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迂回到吴军的背后,然后对吴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这是楚军击败吴军的最好途径。囊瓦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

3、阴晋之战吴起兵力5万对抗兵力50万大败秦军

吴起对魏武侯说:“我听说人有短处有长处,士气也有盛有衰。您不妨试派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让我率领去抵挡秦军,如果不胜,就会被诸侯讥笑,丧失权威于天下了。但这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我敢去尝试。譬如现在有一个犯了死罪的盗贼,隐伏在荒郊旷野,派一千人去追捕他,没有一个不瞻前顾后的。这是为什么呢?是怕他突然跳出来伤害了自己。所以一个人拼命,足使千人畏惧。现在我这五万人都像那个盗贼一样,率领他们去征讨敌人,敌人就很难抵挡了。”于是魏武侯采纳了吴起的意见,派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为步兵,并加派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人,由吴起统领反击秦军。

4、伊阙之战白起兵力12万对抗兵力24万全歼

按照秦昭襄王后来的说法,这一战彻底伤了韩魏两国的元气,似乎是歼灭了两国的主力精锐——由此,韩魏显然是在伊阙投入了近乎倾国之兵的。这样,联军总数超过三十万甚至四十万、五十万都是有可能的。反过来,秦军“不能半之”显然也只能认定为“不到一半”那么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可能性都存在——在对方总数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秦军的数量自然也就无法确定了。所以,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伊阙之战参战兵力为韩魏联军24万、秦军12万,是很有问题的。

5、巨鹿之战项羽兵力2万对抗兵力40万歼灭

项羽先派遣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为先锋,渡过漳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决心。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此时,齐、燕等各路援军也冲出营垒助战,最后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杀了其副将,巨鹿之困因而得解。

6、彭城之战项羽兵力3万对抗兵力56万歼20万

彭城之战在汉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楚军依靠项羽的雄才大略,坚毅果敢的指挥,千里出奇兵,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56万之众,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7、井陉之战韩信兵力3万对抗兵力20万灭赵,俘赵王歇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8、潍水之战韩信兵力数万对抗兵力20万灭齐

项羽和韩信一直没有正面相交的机会,实在是可惜。垓下之围的时候项羽都已经大势已去了,不能算正面交锋。~~项羽习惯打以少胜多的仗,韩信喜欢打有把握的仗。他们俩实打实的打一场短兵相接的仗的话,项羽必胜,但如果拉长战线,打一次会战,时间打长的话,韩信必赢。项羽是一个战争英雄,韩信是一个战役奇才。潍水之战,龙且手下有20万军队,被韩信水淹全军覆没,彻底断送了西楚的有生力量势力。如果项羽亲自带队打的话,还是韩信的胜面比较打,地形上,项羽无法发挥人数多的优势,而且项羽的大后方被彭越打游击,粮草运输很吃力。

9、昆阳之战刘秀兵力不足2万对抗兵力42万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昆阳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是发生在王莽新朝末年的一场大战,王莽当时的兵力有四十二万,而刘秀阵营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实力悬殊实在太大,但是,刘秀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取得胜利呢?先看一下双方阵营的指挥官,王莽一方是王邑、王寻;汉军是刘秀、王凤和王常。刘秀在这一战中打垮了王莽的军队,一举成名,名震天下,为以后建立东汉政权,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王莽为了与汉军作战,从各州郡选兵,然后,限期到洛阳附近集合,经过挑选,最后各地到洛阳的兵力达四十二万多人,号称百万大军。这些军队到了一起之后,开始向颍川前进。在颍川又会合了严尤、陈茂的部队,随即向昆阳方向进攻。大军逶迤千里,粮草辎重络绎不绝,声势浩大。

10、兖州之战曹操兵力数万对抗兵力数10万迫降30万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包...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都同为各自的当朝宰相,并且都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为官廉洁...
原创 毛... 1920年初,毛贻昌去世了。这时候,离他的妻子文七妹去世仅仅过去了四个月。毛贻昌与文七妹有个儿子,叫...
他从未上过前线,却被封为开国将...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有一位从未上过前线的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就是一直隐姓埋名从事地下工作,成功...
唐代为什么动不动就“贬为司马”... 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在地方节度使和朝中宦官的层层威压之下,长安皇城内上演了一出“永贞内禅”,...
原创 毛... 毛泽东为什么能打赢日本侵略者? 有三个原因:只有毛泽东能忍受任何委屈,团结所有人;只有毛泽东能指明方...
《从腊尔山走向松山》新书研讨会... 日前,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与铜仁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从腊尔山走向松山:欧百川率领武陵各族子弟救国保家纪...
湖南推动马王堆医学文化传承和创... 中新网长沙11月14日电 (唐小晴 闫丽颖 周芝旭)11月14日,“纪念马王堆医书出土五十周年”中医...
原创 蒙...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制定的法律,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规定的约束制度,每个家庭都有着家规来管束家庭成员 。...
原创 史...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国人应该深有体会。由于乾隆时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严重恶果,自近代以...
原创 他...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经历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与独孤信、杨坚、李世民、李治都有接触,他就是活...
原创 为... 【历史】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因为人类历史以来,民族和种族的发展差异还是十分巨大的...
原创 文... 每个人(国家)都活在自己思维牢笼(堡垒)里,且是牢笼(堡垒)的忠实捍卫者。 特朗普再次上台,宣称美...
原创 张... 张良:刘邦曾经这样夸赞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跟随刘邦建立汉帝国,...
原创 赵...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很长的历史,而在这么长的历史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有的在计谋方面非常擅长,...
原创 明... 明朝遭遇旱灾,朱元璋让刘伯温算一卦,他说杀一人就会天降大雨。 1. 明朝刚开国就遇上旱灾,朱元璋请神...
原创 范... 范进中举的事情人人皆知,中了举人之后的范进已经不能用“喜欲狂”来形容,而是直接惊喜过度疯掉了,还要得...
原创 清... 这些年来,清宫戏里经常提到“军机处”、“军机大臣”,感觉非同小可。那么,军机处是个什么机构呢,军机大...
原创 蒋... 说起民国四大家族,我想多数人中国人都是不会陌生的。 所谓“民国四大家族”指的是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
原创 白... 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流传千年,这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最后因杨贵妃死于兵变中的马嵬坡,而画上了句号。...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电... 题材很劲爆,但全是负能量。 一 两晋南北朝,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乱”。 司马家本身得位不正,洛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