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的白居易突然遭到沉重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此之后,白居易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化。他原本注意民生疾苦,对国事抱有极大的政治热情。被贬江州后的白居易“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开始反思自己。那么,白居易到底做了什么,为何会被贬到江州呢?
一、得罪皇帝
白居易的先祖虽然来自西域,但经过百余年的时间,他的家族已经完全汉化,所以他出生在一个“世敦儒业”的下层官员家庭。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尤善诗文,还未成年时就得到了著名文人顾况的推崇。白居易的早年的仕途十分颇为顺利,“擢进士、拔萃皆中”,“对制策乙等”,被任命为历任周至尉、集贤校理。
之后,白居易又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左拾遗。作为谏官,白居易的政治热情很高,不断向唐宪宗提出各种建议,久而久之引起了唐宪宗的不满。有一次,唐宪宗任命宦官吐突承璀为招讨使,遭到谏官们的反对,其中白居易的言辞最为激烈。唐宪宗很生气,他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他才有这样的声名地位,他却对朕无礼,朕实在难以忍受。”
二、上书惹祸
就在此时,京城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谋杀大案,这件事直接改变了白居易的命运。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突然遭遇到了刺客的袭击,结果死于非命,连首级都被人砍下。这件事震动了整个京师,人们纷纷噤若寒蝉,许多官员都吓得都不敢说话,此时担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向唐宪宗上书,“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武元衡被刺案错综复杂,背后的主谋是藩镇的势力,处理起来非常棘手。白居易的上书激怒了当朝宰相,他们认为白居易只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此事。唐宪宗一直以来,对白居易也不太满意。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又有人恶意中伤白居易。
三、被贬江州
有人攻击白居易,说他的母亲是在看花时堕井而死的,而白居易却写下了《赏花》、《新井》这些诗,有伤教化,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中传播。宰相正厌恶白居易多嘴多舌,于是奏请唐宪宗将其贬为州刺史。任命的诏书发出后,中书舍人王涯上书攻击白居易,说根据他所犯过错,不应该让他治理州郡,于是唐宪宗再度贬谪白居易为江州司马。
这段经历让白居易知道了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漠,此时的他在送别友人时,恰巧遇到了一位弹奏琵琶的妇人,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琵琶行》。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句。此后的白居易“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虽然还在做官,但已经成为一位朝中隐士。
参考资料:1.《旧唐书》;2.《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