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兼: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兼听: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明:明辨是非。暗:糊涂,辨不清事实真相。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
二、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语出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就是大丈夫说话一旦答应了别人什么,无论怎样都不会更改。即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三、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适:正好。说的意思是:从反面告诫人们,父母爱护子女方式如果不正确,那样恰恰是害了子女。
四、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意思是:解决寒冷的办法莫过于多穿件皮袄,防止别人说长道短莫过于加强自身修养。
五、二十八打天下,戎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
在战场打了一辈子仗,在马背上跑过了千山万水,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了午夜梦回时缠绕在心头的那些记忆。
六、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翻译为: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攻陷了敌国,将臣也就没用了,杀掉也可以了。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七、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大体意思是这样的: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八、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品德高尚的人才是君子,品德差的人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