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乱世终结者杨坚,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千古一帝?
迪丽瓦拉
2025-08-01 13:03:35
0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从时间上来看,隋朝可以从公元581年二月,

北周静帝

禅让于丞相

杨坚

北周

覆亡,

隋文帝

杨坚定

国号

为“隋”,直到公元619年

王世充

杨侗

禅位,改国号“

郑”

隋朝彻底灭亡,享国三十七年。而在这三十七年中,身为乱世终结者的隋文帝杨坚就执政了二十四年之久。他一手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又一手将隋王朝推向了覆灭的边缘。以至于后人说道:“隋之亡,起自高祖(隋文帝),成于炀帝”。

在人们眼中,隋文帝杨坚的缺点似乎很多,比如生性多疑、易怒、无情、毒辣,外表也不帅...还有就是他惧内,也就是怕老婆。他之所以能成为帝王,凭借其外戚的身份,靠

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清朝著名学者赵翼对此行为就很不爽,曾言道:“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

之亲,安坐而登帝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竟被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点评为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迈克尔.哈特的排名是最有名的,也是被公认为最权威的。你需要知道的是,在他的榜单中,只有两位中国皇帝入围。

一位是“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的始皇嬴政,另一位就是隋文帝杨坚。

对此你们是不是感到不解和不满,凭什么是杨坚?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比比皆是,比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稍逊风骚的

唐宗宋祖,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哪一位都不逊色于隋文帝杨坚。

论文采,翻遍史书,只找到了《隋书》称其:“素无学术、不悦诗书”,可见隋文帝杨坚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还不及他儿子杨广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悲秋诗

杨广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论武功,

建德五年,杨坚跟从周武帝亲征平齐,进位为柱国。与齐王宇文宪一起在

冀州

大破齐任城王

高湝,因功被

封为定州总管。

咋一看,其战绩还是很不错的。你细细一品,总感觉哪里不对。北周武帝宇文邕是谁?我想熟读历史的人不会不清楚。武帝

在位十九年,韬光养晦,

族灭权臣

宇文护;

缮甲治兵,平灭北齐,一统北方。妥妥一位大boss。

宇文宪呢?何许人也。唐朝

建中

三年,礼仪使

颜真卿

唐德宗

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齐王宇文宪入围。北宋

宣和

五年,宋朝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宇文宪。宇文宪能被后世人们追评为名将,其能力毋庸置疑。

如同小个子的我跟着NBA的球星一起打比赛,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我想没有任何人会把我称为球星吧。

只能说隋文帝杨坚的军事水平并不突出,虽也曾带兵上过战场,但基本都是打辅助,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战绩,也不会有人将他视为名将。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却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大分裂,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实现了复兴中华的梦想,把经历劫难的中华民族带入了一个繁荣富强的隋唐盛世。

出身豪门,显而不贵

史料记载,其

出自关中高门

弘农杨氏,自诩东汉

太尉

杨震

十四世孙。不过,无证考察,莫不是附会而已。

原因很简单,杨坚的父亲杨忠,与这位东汉

太尉

杨震的曾祖父同名,其子杨广和杨俊,则分别与杨震的九世孙和七世孙同名,而当时的士族对这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不会出现这种冒犯祖先名讳的现象。

还有就是杨坚之母

吕苦桃,记载生卒年不详,齐郡济南人,出身寒微。

六镇起义

时,杨忠落难于此,不久便与吕苦桃结下姻缘。你们试想一下,当时的世家大族怎会和庶族通婚。

少年时期的杨坚可谓仕途一帆风顺,

杨坚十四岁时,京兆尹

薛善

征辟他为功曹;次年,又因父亲杨忠的功劳被授为

散骑常侍

车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

,封成纪县公。之后也是一路高歌猛进。

彼时的杨坚并不是他有多牛B,而在于他有一位好爹。其父杨忠乃北周名将,西魏

十二大将军之一。

所谓的西魏十二大将军,乃是邙山之战后,宇文泰改革兵制,设立了八大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其中,宇文泰首创

府兵制

,虽说是柱国之首,但地位早已超然。元氏则是因地位尊崇而挂名,实际上是为六柱国,正合周礼治六军之意。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所以有十二大将军了。这十二大将军分别是元育、

元赞

元廓

宇文导

宇文贵

李远

达奚武

侯莫陈顺

杨忠

(杨坚之父)、

豆卢宁

贺兰祥

王雄。

此将军非彼将军,由于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当时的西魏地处西北,生存环境恶劣,为了有效应对,西魏采取了一种军政合一的政权模式,因此这八大柱国加十二大将军不光是军队的统帅,还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这也是被史家称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新集团就此横空出世,一个后来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的关陇集团。杨忠作为十二大将军中的一位,也成了这一集团的重要成员,成为当时西魏最显赫的二十人之一。

建立大隋,一统南北

公元

578年六月,一代英主北周武帝宇文邕病逝,太子

宇文赟

即位。彼时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册封为皇后,杨坚也凭借着国丈的身份被晋封为

柱国大将军

大司马。

杨坚本着“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的初心辅佐周宣帝

宇文赟,奈何宇文赟并非英主,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日常生活中奢华无度,大肆装饰宫殿;喜好刑罚,为此

周宣帝

制定了一部名为《刑经圣制》的刑法,其法令极其严苛,对此上至百官下起百姓无不怨声载道。

杨坚为此忧心忡忡,一日,杨坚上奏周宣帝

宇文赟,言称:“法令严酷不是教化约束臣民的好办法,希望将其废止”。杨坚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这一行为严重的激怒了宇文赟。回宫后的宇文赟愤怒地对皇后杨丽华说:“一定要将你家灭族”。得知这一消息,杨坚整日担心受怕,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宇文赟那天心情不佳,便拿自己开刀。

并且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北周宣帝

宇文赟即位没多久,对其

叔父宇文宪十分忌恨害怕,因其辈分高且名望大,担心他成为第二个宇文护,便将其诱骗入宫,派人把他勒死。想到这里的杨坚不由得脖颈一阵凉飕飕之感。

最后,为了免遭其害,杨坚想到了一个两全之策,他

通过内史

上大夫郑译

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有出藩之意,不愿久留京师。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这样周宣帝宇文赟放心了,杨坚也得以心安。

没过多久的周宣帝

宇文赟,由于纵欲过度、嬉游无度,导致身体健康日益恶化,即位不到一年便病逝。

面对

宇文赟的突然病逝,北周群臣毫不知情,只有亲信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在其身旁,由于

郑译与杨坚交好,与

刘昉合计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杨坚,

你真是蛹打呼噜,茧着了(捡着了),小编也很无奈。随即杨坚入朝,被加封为大丞相,便开启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

宣帝时期,

刑政苛酷,朝野上下离心离德,人心崩溃而不归附;杨坚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酷法,躬行节俭,天下归心。

公元580年六月,北周的

重臣宿将及其宗室诸王眼见杨坚的地位和威望日益做大,对此十分忌惮。相州总管

尉迟迥率先发难,于

东夏举兵。随后郧州总管

司马消难

、益州总管

王谦

相继起兵响应,数日之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杨坚对此早有预料,他当即任命

上柱国

、郧国公

韦孝宽领兵平叛。没过多久,前线就传来了尉迟迥、王谦兵败被杀,

司马消难潜逃于

陈的消息。杨坚很是振奋,从而稳定了朝野。

腾出手来的杨坚,开始谋划怎么对付

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

宇文纯

、越王

宇文盛

、代王

宇文达

、滕王

宇文逌

等五王。正当其犹豫之际,宗室五王看见杨坚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后,威望大增,心中惶恐,预谋作乱。

得到五王预谋的消息,杨坚不做迟疑,当即

下诏五王

剑履上殿

,入朝不趋,来安定五王之心。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五王。至此,北周朝堂再也没有反抗杨坚的力量了。

公元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为隋王;同月,北周静帝

下诏宣布

禅让,杨坚

于临光殿即皇帝位,定

国号

为隋。由此,隋朝建立。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放眼望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只剩下了南方的陈朝和江陵

一隅之地的

西梁。杨坚深知南陈实力犹在,不易轻取,从而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图西梁再伐南陈。

公元587年九月,西梁后主

萧琮自知

仅有江陵这片弹丸之地的西梁再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已不可能了,便在

隋文帝

征召下入朝,被封

莒国公,西粱亡。

西粱的灭亡并没有引起南陈重视,彼时的陈后主正

醉心于诗文和音乐,整日与宠妃

张丽华游于后庭,不理

朝政。

假设历史上的陈后主为一勤奋之君,也很难改变亡国的悲剧。为什么呢?首先,南陈作为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南朝

历代中,陈朝的疆域最小。大体上与三国时期东吴差不多,仅剩长江以南至交广地区,根本无力改变北强南弱的局面;其次,南朝能延续至今,得益于北方时局混乱,战乱不休,一时间难以顾及,才使其得以生存;再次,本来就实力孱弱的南朝,行至末期,宗族相残,朝野上下奢靡盛行,早已入不敷出;最后,隋朝建立,隋文帝志在一统,焉能不亡。

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见

灭陈时机已成熟,传檄天下,誓师伐陈。同时部署进军,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指挥水陆军共五十一万八千人,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攻陈。

具体部署如下:

杨俊率水军由襄阳进屯汉口;

杨素率舟师出永安东下;

刘仁恩出江陵与杨素合兵;

杨广出六合;

韩擒虎出庐江;

贺若弼出广陵;

王世积率舟师出蕲春,攻九江;

燕荣率舟师出东海,沿海南下,入太湖,进攻吴县。

隋文帝为了此次灭陈,可谓下足了本钱。隋军的这次攻势,

东起海滨,西到巴、蜀,旌旗耀日,舟楫竞进,横亘连绵千里。

至元嘉之后,

未之有也。

再回过头来看下陈朝,虽然沿江的守军相继上报了隋军南下的消息,奈何

被湘州刺史

施文庆

、中书舍人

沈客卿

等人隐瞒,故而南朝朝廷对此毫无备御。次年2月10日,在叛将

任忠指引下,隋将韩擒虎率先

攻入建康城,捉住

陈叔宝

,陈朝灭亡。至此,天下一统,结束了自西晋末到隋初近三百年的大分裂时代。其历史功绩不言而喻。

为政得当,开创治世

治久乱之国,宜予以生路。天下一统后,隋文帝深知

经历南北朝长期的战乱,民生疲弊困苦。唯有励精图治,方能开创辉煌治世。

一,开创科举制

治理国家,人才不可或缺。唯有

任人唯贤、

唯才是举,方能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旺,则国家旺。

如何做到

任人唯贤、

唯才是举?获取人才的途径很重要。

魏晋以来,均凭借门第而得高位。高门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之年,便由选拨人才的吏部直接从家里

铨选

入仕,而不必经过察举。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从而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到了隋朝,经历百年战乱的

门阀世家走向了衰落。在此期间,一大批寒门子弟凭借自身的努力从中崛起,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彼时在推行以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此时,已经出现了“举明经”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只是尚未正式确立。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开启了选官不问门第的先河。

二,确立

三省六部制度

西晋的衰弱,间接促成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一时间中原大地,战火重生,中原士族

避乱南渡。当时大批的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相继南下,造成了中国北方汉族人口下降,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削弱。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

开始倡导汉化。南北朝时期,

北齐

和北周的上层贵族热衷于鲜卑化与西

胡化,极大压缩了汉文化的发展空间。

文帝上台后,立即恢复

自己的汉姓,着力实施

汉化。

废除不合时宜的

北周六官

制,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

中央集权

,成为后世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直至清末。

上面所述,只是简单列举了隋文帝的些许为政举措,纵观隋文帝一身的政绩,可谓九牛一毛。

为了更好印证隋文帝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千古一帝?我们看一组数据就不得而知了。

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462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达到891万户。减去平陈增加的50万户,全国户数增至840多万。

短短28年间,全国户口增加了近一半。

试问一下,这样一位人,被西方人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皇帝不为过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化中国行丨古人竟然也求“代购...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用于书写文字的竹、木材质载体的概称。在纸张普及之前,简牍记录下了泱泱华夏波澜壮阔的历...
原创 此...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百姓们民不聊生,很多的百姓被饿死,在那种压迫之下,百姓们只能够揭竿而起,反对元朝...
原创 苏... 在莫斯科郊区,仍然存在着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巨大建筑,它们以其宏伟和规模让人震撼。如大家所知,苏联几乎...
原创 千... ??康熙是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被评为千古一帝,那么康熙有那些...
原创 他... 标题:权谋与悲剧:蒋玄晖的传奇一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如流星般划破夜空,短暂却留下深刻的痕迹...
原创 美... 安德鲁 · 约翰逊出生于1808年12月29日,是美国第十七任总统。 在他之前的前任总统,是大名鼎鼎...
原创 小...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拒守凤翔 李茂贞) 凤翔军阀李茂贞...
原创 女... 丘吉尔是二战时期英国的领袖,他不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文学家,他的《二战回忆录...
原创 古... 日本是一个历史上一直都不安分的国家,其内部势力一直在蠢蠢欲动,伺机扩张自己的领土,这大概是由其自身的...
原创 矫... 胡亥、李斯、赵高三人狼狈为奸,迅速谋划伪造了秦始皇的两份诏书。 一份是给丞相李斯的,在这份假诏书中主...
原创 历... 齐闵王看着面前样貌奇丑的女子说道:“你现在就随我回宫做我的王后吧”。听到齐王这话众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原创 不... 一个人在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这是很正常的事,有时候也会是比较微妙的事。 在宋朝,金...
原创 解...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 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
原创 消... 地球是一个圆,只要我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前进,遇山登山,遇海架桥,越过所有的艰难险阻,那么就一定能回到...
原创 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清王朝和洋人打过许多战争,但有这六场战争最丢人,具有百万大军的大清王朝,...
原创 明...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 政治家、改革家 ,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这是历史对张居正的定论。 最...
原创 宋... 就因为接受了招安,宋江被无数读者痛骂。这里其实有个矛盾的地方,很多人一边痛骂梁山好汉是强盗土匪,祸害...
原创 蜀... 乱世三国的三位领袖——曹操、孙权、刘备,可谓历史上排的上号的政治家,这三位随便拉到某个时代,都能成就...
原创 满...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康熙和雍正皇帝的高级智囊和御用撰稿人,他位居上书房首席大臣...
原创 彭...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