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闵王看着面前样貌奇丑的女子说道:“你现在就随我回宫做我的王后吧”。听到齐王这话众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大家心想:“齐王的口味也太重了吧,如此丑陋女子也要?”
哪知竟听宿瘤女说道:“谢大王厚爱,我不能答应你!婚姻大事,必须征得父母同意。”
旁边众人忍不住小声议论:“丑成这样,还敢推辞,真不知好歹,不如换我女儿进宫吧。”
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这样不贪权势,胆敢当面拒绝君王的要求呢?
这个女子就是战国时期的一名采桑女,叫做宿瘤女。
1.初识宿瘤女
宿瘤女生长在齐国都城临淄的东郭郊外,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家里主要以种桑养蚕为生,宿瘤女从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整日采桑。
据记载,宿瘤女五岁时得了一种怪病,在她的右脖子上开始长出一个小肉团,慢慢地越长越大,所以大家都喊她宿瘤女。
且这个肉团长得火红火红的,上面布满了血丝,特别吓人。到她能说亲的年纪时,已有拳头大小了。
就因这个肉瘤,前来相亲的男生一见到宿瘤女的丑陋容貌吓得拔腿就跑了,根本没人敢娶她,媒婆也不敢上门做媒了,所以可怜的宿瘤女如今已24岁了还没有嫁出去。
有一天,齐王在宫里待得不耐烦了,就想出宫去逛一逛。当他逛到桑园附近时,在劳动的老百姓都停下手中的活,跑到路边伸长脖子来围观齐王豪华的车队。
更有消息灵通的年轻姑娘为了一睹齐王的风采,早早的就涂脂抹粉,收拾得漂漂亮亮地站在道路的两边等着齐王车队过来。
当姑娘们见到齐王英俊潇洒的英姿时,一个个媚眼乱飞,心神荡漾,希望齐王能多看自己两眼。
齐王见到百姓如此热情似火,很是高兴,于是就他让车队放慢速度,他想好好的看看自己的子民。望着路两旁的百姓都在向他致意,齐王很高兴。
突然,齐王的目光落在了远处的一个身材窈窕的背影上,齐王心中纳闷,大家都来到路旁瞻仰他的风采,为何这姑娘却孤零零的站在桑园里采桑叶。
而这姑娘却非常的专注着采桑叶,只见她手指灵巧地上下翻飞,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齐王非常好奇,就叫人去请这个女子过来问话。
这女子就是宿瘤女,只见她穿着粗布衣,手里提着竹篮,走到齐王面前说道:“大王召见小女子有什么事吗?”
齐王忙说道:“我出来巡游,这附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观看,唯独你不为所动,还在认真的采桑,这是为什么呢?”
宿瘤女回答道:“小女子受父母之命前来采桑叶,父母并没有让民女来观看大王车队。”
齐王一听,觉得这个解释还是很合理的,看到她气定神闲的样子,齐王觉得这女子肯定很不一般。
2.心生敬意
于是齐王认真的打量起这个采桑女子来,当他猛然看到宿瘤女右脖颈上长着一个巨大的瘤子时,着实给吓了一跳。
宿瘤女看到了齐王的表情,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大王想必是在意我的瘤子吧?这瘤子我从小就有了,用了很多偏方也没有治好。”
“以前我很是为这瘤子烦恼,但后来想,既然已经有了,烦也没用,不如接受它,全身心的采桑织丝,侍奉父母。修身养性,就算有个瘤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宿瘤女说完依然淡淡一笑。
齐王听了宿瘤女的一席话,心中十分感慨:没想到一个乡下女子,竟有如此的胸襟气度,真是个不可多得的贤女子啊。
于是齐王试探着问:“可是你这瘤子如此丑陋,肯定会影响你的婚姻?”
宿瘤女又是一笑道:“民女已24岁,而今还是单身贵族,正是拜这瘤子所赐,但我相信终有一日会有看重品德的君子会前来迎娶我的。”
宿瘤女自信地甩了一下头发继续说道:“至于那些嫌我样貌丑的人,注定于我无缘,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
齐王本身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君王,由于刚继位没有多久,也想让国家富强起来。如今看到宿瘤女虽然容貌丑陋,却比一般男儿更有宽阔的胸襟气度,不禁心生敬意。
于是想起自己老爹齐宣王以前也沉溺于酒色,后来因为娶了贤德容貌奇丑的钟离春,在她的辅佐下,齐国才越来越繁荣。
因此,齐王也决心效仿一下自己老爹,就想带着宿瘤女回宫,立为王后。
于是齐王大声地用傲慢的腔调说道:“我带你进宫吧,让你享受荣华富贵,你只须侍奉本王就好,如何呀?”
不料宿瘤女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道:“
“谢大王厚爱,小女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婚姻大事,必须征得父母同意,我不敢私自做主。”
“如果你想纳我为妃,若我父母同意,你方可派人来提亲迎娶。我虽然身份低微,但如果礼数不周,大王就算要我死,我也不愿意嫁与你。”宿瘤女不卑不亢地说道。
齐王听完此番话,更是对宿瘤女充满了敬慕之情,当即就按选聘妃嫔的礼仪,派使者前去迎娶。
3.入宫为后
宿瘤女在准备入宫前需要沐浴更衣,父母让她打扮得漂亮些再去见君王,然而宿瘤女却调皮地说:“要是我化妆得太漂亮了,大王不认识我怎么办?”
而齐王早就对宫中人说了,自己日前出宫遇到一位不平凡的女子,对她一见钟情,并要娶她进宫,她马上就要到了。
宫中所有的妃嫔也早已收拾打扮妥当,不敢有所怠慢,都想见识下这位不平凡的”圣女“。
这时迎亲的马车在宫殿前停下,只见宿瘤女身穿粗布衣,头上也没有什么发饰,不慌不忙的走下车来,恭敬地向齐王、众嫔妃和大臣行礼。
嫔妃们见宿瘤女衣着俭朴,而且相貌极其丑陋,都忍不住捂嘴大笑。齐王见此情景也很尴尬,忙向众人解释。
“大家不要见笑,她只是没有来得及梳妆打扮,没有给自己戴上配饰,你们也知道,打扮和不打扮可是相差百倍啊。”齐王说完,众嫔妃果然不敢再笑。
宿瘤女看着华丽的皇宫,再看看穿戴奢华的嫔妃和大臣,意味深长的说道:“打扮和不打扮就算差了千万倍,又能怎么样?”
“性相近,习相远。过去尧舜都是老大,而他们都以仁义为本,过着俭朴生活,天下百姓对他们都是赞誉不断。”
“但桀纣却什么都追求奢华,为人也刻薄残酷,每天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结果导致自己死了,国家也灭亡了,成为了天下人的笑话。”
“而做为女人,为人妻最可贵的就是相夫教子,上敬公婆,下教子女,又何必打扮成不是自己的样子。”
宿瘤女的一席话,让嫔妃、大臣羞愧难当,齐王更是深有感悟,并当即立她为王后。
4.勤俭节约
齐王立宿瘤女为王后之后,采纳了她的很多建议,并立即下令拆除掉不必要的重楼高阁,填平池泽,并减少宫中食物的丰盛和奢糜的娱乐活动。
并且还规定后宫不得佩戴珠宝玉石,不穿过于华丽的衣服。这让后宫天生爱美的妇人很是不习惯,但不习惯也得忍着。
齐王在朝堂上对官员也进行考核,只用贤能之臣,把那些无能小辈通通贬去他们该去的地方。
就连当初他老爹齐宣王留下来的三百乐队成员,也开始挨个考察,不合格的就得走人,就连那个史上有名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也被吓得逃之夭夭。
没多久,这些务实有效的善举就传到了国外,对此心生敬畏的诸候,纷纷前来齐国拜师取经。
据说当时好多诸候回国后,都想去找一位丑女来做自己的正房夫人,可是天下哪有那么多像宿瘤女这般有智慧的女子呢。
最重要的是,齐王经过内部的整顿后,内部更加团结一致,从前对齐国虎视耽耽楚国、晋国、宋国,都被收拾得服服贴贴不敢再来事。
从此齐国威震国海,增疆扩土千余里,百姓的生活也开始过得富足起来。
公元前288年,齐国更是与秦国并立,号称东帝,当然这份荣耀是离不开宿瘤女的功劳。
可惜的是,宿瘤女被封为王后没见多久便去世了,史上没有过多记载死因,也许是因为她脖子上的瘤子恶化,最后导致不治而亡。
也有民间传说,齐王后是被后宫其她漂亮的嫔妃联手害死的,原因竟然是怪齐王后不准她们穿戴漂亮的衣服和首饰。
不管齐王后得什么病死的,但她修身勤俭治家的风范,后来一直成为齐国妇女学习的榜样。
5.齐国衰败
失去了贤内助的齐王,很是痛苦了一段时间,然而他并没有吸取从前没有宿瘤女的教训,反而开始骄傲自大,开始疏远贤臣,听信奸佞小人。
更要命的是把之前几年好不容易建立的大好局面,败坏得七七八八,并且贸然的去攻打燕国,这给其它六国落下了持强凌弱的口实。
公元前285年,以秦为首的强国,联合赵国一起讨伐齐国。第二年,韩、魏、燕也参加了对齐的战争。
齐国被几个国家一起夹攻,齐王逃到莒国,被淖齿所杀,齐国差点就被灭了。幸好田单联合族人在即墨起兵,打退了燕军,才逐惭收复失地。
虽然齐国暂时复国,但是根据霸极而衰的历史规律,也随着齐王的死亡,齐国还是没能逃脱走下坡路的悲剧。
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齐王用慧眼看中宿瘤女并立为王后,夫妻同心同利,让齐国成为了他国的楷模。
而随着齐王后的去世,齐王转头就忘记了宿瘤女这根“定海神针”曾经地付出,导致国运开始衰退。
所以男人娶妻当娶贤。虽然依旧还有很多家庭保持着一家之主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但真正管理一个家庭的往往是女人。
明朝创立者朱元璋之所以能顺而利快速的建立千秋伟业,更是离不开他的原配妻子马皇后的辅佐。
马皇后和齐王后一样在位高权重时,她们并没有只图享受荣华富贵,反而以身作责,倡导勤俭生活,令天下百姓效仿和传颂。
所以,一个男人,家有贤妻有多重要?妻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润滑剂。而古代的这些“贤妻”们,更应成为现代女性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