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六十万日军战俘在苏联的惨痛下场
迪丽瓦拉
2025-08-01 20:02:56
0

纵观人类历史一旦发生战争,势必会产生难民。当前这场因为美国的不断拱火而造成的俄乌冲突,从爆发到现在已经持续半年了,目前造成超过600万乌克兰人出国逃难,其中就有一小部分难民跑到了日本避难。

很快一些乌克兰难民被发现在日本福岛农村做农活种起了土豆,这一魔幻场景瞬间很快让一帮日本人很是下头。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些懵了,乌克兰人在日本不就种个土豆嘛?怎么还能让日本人下头了。

因为历史上恰巧有过数十万日本人在苏联种过土豆,而如今的乌克兰在那段历史中只是苏联的一部分,这段历史也算是日本的一个黑历史。

今天我们就掰扯一下这段让日本人不堪回首的黑历史。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自汉魏开始就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而称臣纳贡。但因为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问题,日本不甘漂浮海外,逐渐滋生出进军亚洲大陆的梦想和野心。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发展成一个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天皇为首的高层决定实行扩张。

初步制定征服世界的计划,并拟定了实施步骤:

第一步占领台湾岛,第二步吞并朝鲜半岛,第三步吞并我国东北,第四步吞并整个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此后后日本也按照这一步骤进行对外扩张,从1874年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再到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日本从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身上陆续攫取了大量赔款和利益。

直到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通过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秘密的侵华“新大陆政策”,彻底确定了全面侵华的政策,并于1931年发起了侵华战争并彻底占领了我国东北。

到了1945年初,纳粹轴心国败局已定,苏联深深感觉自己在欧洲战场辛辛苦苦付出了惨重代价结果到手的却是一片废墟,基本没捞到啥好处。

回头看亚太战场,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以美军的实力登陆日本本土是迟早的事。

看着东北亚这片被日本殖民统治的地盘,斯大林笑了:

如果从苏联本土以及外蒙古三面围攻,以苏联的实力就可以很快拿下关东军控制的中国东北;接着推进到整个朝鲜半岛,再加把劲拿下库页岛、千岛群岛、甚至登陆北海道;最后时间充裕的话把红旗插在东京都不成问题。

这样操作下来就能以极小的代价捞到巨大的利益,简直赢麻了~

于是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答应盟军,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转战东线加入对日作战。德国投降后苏联便马不停蹄的将兵马粮草运往中国东北边境蛰伏。

预感到苏联会对日采取行动,于是驻扎东北的关东军开始缓慢调防,此时苏联方面早已完成集结的进攻部队在8月8号午夜打响了对日作战的第一枪。

驻扎东北的关东军由于长期没有战事,早已变成一支没有作战经验和战斗意志的骄兵,其中的精锐力量早已被抽调往太平洋战场和中国南方战场,只剩下70多万老弱病残。

反观苏军这边,连带一起作战的蒙古军加起来差不多有170万,而且这些苏军基本都是刚从欧洲战场下来的,装备有重型武器和坦克,在火力和实战能力上完全碾压当时的日本关东军。

于是乎战争一开始,关东军便一触即溃,苏军的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整个东北的关东军很快陷入混乱。

开战仅一周后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就宣布所有日军停止抵抗并投降,随后苏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很快便将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三八线与美军相望。

据苏联相关文件材料确认,在1945年8月9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苏联红军歼灭日军22个师,共击毙关东军8万多人,俘虏大约60万人。

仗打完了,但这60万人该如何处理呢?按照《波茨坦宣言》第九条的规定,这些日本战俘在被解除武器之后,应当被遣返回国,但苏联方面却没有释放这些战俘。

苏联自1939年二战初期建立战俘管理机构以来,通过不断完善,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战俘劳动管理制度。因此从决定对日作战之时,就没打算放过这些战俘。

就在关东军被解除武装后的8月23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出台了9898号决议,要求征用50万日本战俘到各地做劳工,其中绝大多数人被安置在西伯利亚地区从事伐木、采掘、建筑等重体力劳动。苏联征用日本战俘从事劳动,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的考虑:

首先就是整个国家严重缺乏劳动力

。二战期间苏联损失了大量人口,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战后百废待兴,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在建筑、原木开采、木材加工、煤炭与矿石采掘等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尤其需要大量劳动力。

其次相较于欧洲战场的战俘来说,

日本战俘有着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服从性好、组织性强

,非常适合集中管理使用;此外日本战俘身上天然带着东亚文化里非常崇尚的吃苦耐劳精神,非常适合派到那些气候条件恶劣的、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工作环境最艰苦的地区以及对健康有害的部门去劳动。

那么苏联是如何利用这批日本战俘的呢?整个过程通俗来看很像一个劳务公司的招工流程。

首先看招聘环节,俗话说知人善用,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到正确的岗位上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147号命令要求最大限度地使用战俘进行劳动利用,于是苏联对这些战俘先进行严格的体检,根据身体素质的差异对战俘划分等级,最后按不同的体格等级分配不同的劳动部门。

根据苏联的资料和日本战俘的回忆,当时把战俘一共划分了4个等级:

“面试”、“体检”通过后,就可以分配工作,这些战俘很快就被发配到苏联境内大大小小数百个战俘营接受劳动改造。

人员到岗后就得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生产活动,在劳动时间和劳动量方面战俘管理局也有相关的规定。

按照战俘管理局的规定:战俘实行8小时工作制,如果要加班,加班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

说实话这都赶上现行的《劳动法》了,可实际上呢?懂得都懂,就像现在的打工人一样,随随便便都是996,甚至007都有不少。

现在普通打工人都实现不了的劳动标准,还能指望70多年前的战俘身上实现?

根据最后归国的日本战俘回忆,8小时工作时间指的是在劳动场所实实在在的劳动时间,而上下工时间、吃饭时间,以及受天气、交通及突发状况影响而浪费的时间都不包括在内,每天劳动超过8小时都是家常便饭。

日本政府后来对你归国的战俘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98%的战俘每天工作都是超过8小时。

工作量方面来说,不同等级的战俘每天的劳动量也都是定额的,对应的标准就是参照体能充沛且劳动工具齐全的成年苏联人的劳动量。

这对营养不良和工具缺乏的战俘来说是无比繁重的,在规定时间完成几乎不可能。

更残酷的是战俘营里的奖惩制度,其中一条就是通过劳动任务的完成程度分配食物。

令人意外的是苏联还给战俘支付工资,不过对于战俘这种廉价劳动力来说,对应的工资也低的可怜,如苏联矿工和战俘矿工的工资相差几乎10倍。

除了日常饮食供给、发放工资和货币报酬外,对于战俘的重大劳动立功表现或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也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有立功行为就给予荣誉和物资上进行奖励,但如果消极怠工或者搞破坏则会直接逮捕移交军事法庭。

到了1946年初,国际新秩序也慢慢建立,日本也抱上了美国这个大腿,于是仗着美国人撑腰,开始找苏联要求苏联遣返这批日本战俘。

苏联这边一看,这批廉价劳动力刚上岗不到半年,我刚用的顺手了你就想要回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美国佬和日本则一直用《日内瓦公约》和《波茨坦公告》里的相关规定说事儿,并且利用战后兴的人道主义精神与重视保障战俘人权的国际舆论给苏联政府施压。

苏联政府碍于国际舆论压力不得不松口,但却没有立马全部释放,而是玩起“挤牙膏”的把戏。从1946年开始逐年分批释放日军战俘,最先被遣返的是生病、体弱的战俘,1947年和1948年是遣返高峰期,最后直到1956年才彻底完成释放。

至于为什么日本人至今都认为这段日子是他们不堪回首的噩梦呢?主要还是人们根据苏联后期解密的档案和释放回去的战俘供述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这些战俘在苏联期间死亡率高的难以置信——

每10个战俘中就有3个死在苏联。

造成战俘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就是营养失调、重体力劳动、严寒及传染病,尤其是战俘在苏联度过的第一年就死了6万多人。

8月份在东北被俘,当是还是夏季,日军都穿的夏季制服,紧接着就像转运牲畜一样,通过铁路大批转运到苏联境内。

进入九月份后处在高纬度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就开始急剧下降,日本人的体质根本无法忍受这种气候。

但苏联地方当局还没有做好接受如此众多战俘的相关准备,造成住房不足、冬衣紧缺、粮食和药品匮乏,战俘们被迫在窝棚、帐篷和不适合居住的简易房里过冬,很快伤寒、斑疹伤寒、肺炎、冻伤和其它各种疾病很快在战俘中蔓延开来。

由于卫生环境极端恶劣,医疗服务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药品没有跟上,大量生病的战俘在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而丧命。

总之由于饮食热量跟不上,缺少相应的医药保障,外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共同作用下加剧了战俘身体状况的恶化,一些战俘长期在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噩梦般的环境下精神错乱,甚至自杀。

曾经在战场上耀武扬威的日本人到死估计也不会想到会有如此下场!

不过话说回来,成王败寇,在日本人看来他们付出了惨痛代价,但对胜利者苏联来说,最大限度地使用日本的技术人员和日本劳动力,让这数十万日本战俘在四年里给苏联人当牛做马,增强其各个产业在战后的经济军事实力,对苏联国民经济的复兴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现如今随着地缘政治的不断变化,日本当局在右翼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外加日本自古以来的野心,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面对日本这种流行“下克上”的国家民族,我觉得前苏联的朱可夫元帅一句话说的很好:“像日本这样的民族,你怎么才能保证他们以后再也不发动战争?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从肉体上感到疼痛!只有彻底打疼了、打怕了,才能让他们服服帖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卧... 三国时期,蜀汉拥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可谓人才济济。他们为了实现汉室复兴的理想,不惜与强大的曹魏...
原创 中...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仅时间上源远流长,而且内容跌宕起伏,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我国是...
原创 五... #历史开讲#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与黑暗的时期。八王之乱的爆发,使得西晋国力迅速走衰,...
原创 说...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施政,基本方略和手段是整顿,称为改革是牵强附会的。对于后人强行给他戴上的改革家的桂冠...
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大揭秘!多...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
原创 他... 标题:他是崇祯儿子,一生遵纪守法,却让清朝三代皇帝头疼了数十年 xxxxxxxx-xx-xxxx:...
花脚大仙分享:俄罗斯冬宫藏中国... 俄罗斯冬宫藏中国文物巡礼2 花脚大仙分享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俗称“冬宫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
原创 南... 《——【·前言·】——》 在中国的历史中,南北对峙的局面持续了两千多年,南方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超...
原创 此... 1947年8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和东满独立师为基础组建第十纵队,并打...
原创 夷... #三国风云录# 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经感慨的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能够制止刘备,不让他向东攻打孙权...
原创 《...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周伯通打不赢裘千仞。理由是:第一,裘千仞少年成名,而周伯通那时候还是浑浑噩噩的;...
原创 妲...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下令三妖怪,特别是千年狐狸精妲己魅惑纣王,致使商末天下大乱,西伯侯姬昌带兵起义...
原创 西... 西汉早期为了平息边患,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策略。于是后人多有误解,以为那时候的汉军打不过匈奴,才被迫和...
原创 小... 1938年8月上旬,驻扎在皖西地区的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奉命进至安合公路一线,担任袭扰敌人运输的任务。七...
原创 美... 如果在美国的市长竞选中,有人说他管理过中国两年之久,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是我们国家的哪个领导跑去美国...
原创 北... 福祸相依,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现代,在我国古代更是如此,身处高位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往往一个朝代...
原创 如... 首要说明的是,杨过的资质肯定是够了。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是杨过的特点,但问题是杨过和谁学,能否学到精髓...
原创 历...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曾有一支特殊的皇族——大理段氏。他们虽为偏居中国南陲的皇室贵胄,但却偏好武学,...
走进牟定新桥 一秒带你“爷青回... 在牟定县新桥镇,藏着牟定铜矿遗落的记忆、承载着辉煌的工业历史、更镌刻着很多人的青春芳华。 新桥镇铜矿...
原创 历... 大多数人在非历史研究中首先了解到“契丹”这一游牧民族,大约是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书中的主角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