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张绣
先看一串时间和人名:
200年沮授死、204年许攸死、211年娄圭死、212年荀彧死、216年崔琰死、216年毛玠死。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六位大名鼎鼎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从别的阵营投奔到曹操手下的;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谋士;都是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死的。
再看一串时间和人名:
192年边让死、198年祢衡死、208年孔融死、208年华佗死、208年周不疑死、219年杨修死。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一等一的大才;也都是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死的。
还有一串时间和人名:
189年吕伯奢死、199年陈宫死、199年吕布死、208年刘馥死、208年蔡瑁死、213年刘勋死。
这六个历史人物也都是被曹操误杀或不得已而杀的能人或朋友。当然要特别说明的是,刘馥、蔡瑁二人,正史没有确切记载是死于曹操之手,权按《三国演义》的说法暂时挂在曹操的头上,有待进一步确认。
曹操一生杀人如麻,哪怕对他只是出言不逊,就可能遭到杀头的报复。上面的三组各六个不同类别的大人物就是铁证。但有一个人成了例外,他不但差一点让曹操命丧黄泉,还让他的大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二儿子曹丕要不是骑马跑得快,也将一命呜呼。后来投降曹操后,曹操并没有睚眦必报,而是握手言和,从此相安无事,直到终老。这个神奇的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张绣。
张绣生年不详,祖籍武威郡祖厉,即今甘肃省靖远县人。在张绣年轻的时候,称霸一方的边章和韩遂在凉州起兵造反,在金城郡有个叫麴胜的人响应反叛,袭击并杀死了祖厉县县长刘隽。因张绣正好担任县吏,自然要对麴胜的反叛行为做出回击,他找准机会,就杀死了麴胜。当地的百姓拍手称快,夸他是个讲道义的人。从此,张绣就召集当地的少年,建立一支队伍,成为祖厉一带的豪杰。
当时他的叔叔张济更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他与段煨、贾诩等老乡一样,都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张绣自然依附于张济。因张绣在战场上立下很多功劳,被提升为建忠将军,封为宣威侯。
建安元年,即196年,一直以抢掠发家的张济,驻扎弘农时,因军中缺粮,战士饥饿难耐,张济就带兵进入荆州界。荆州是刘表的地盘,自然要与刘表开战。张济在攻打穰城时,中流箭而死。张绣作为他的侄子接管了他的部队,并主动归附于刘表。刘表顺水人情,把张绣当作抵御北方曹操的前沿防御力量,故意安排到宛城驻军。
建安二年,即197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时,张绣感到自身势力单薄,刘表也不会舍命相救,与其战败被杀,不如主动率众投降。曹操当然愿意不动一刀一枪就掠取了张绣的地盘,同时也让其他南方割据势力看看。但曹操这个人有一大嗜好,就是每当他攻下一座城池之后,就要让手下打听哪里有漂亮的女人,不管出嫁或是没有出嫁,都要选择几个占为己有。这次收编了张绣之后,也是一样,曹操早就耳闻他的叔叔张济的遗孀邹夫人是一位大美人儿,于是毫无悬念地纳为己有。
这让已经投降曹操的张绣很没有面子,就对曹操怀恨在心。后来曹操听说张绣竟然敢对自己有意见,就下令秘密杀掉张绣。结果张绣提前得到了曹操的这一计划。张绣决定先下手为强,就直接带着队伍乘曹操不备突然偷袭。因曹操军队没有防备,曹操大败。曹操在众将的拼死保护下,得以保命脱身,但他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等纷纷战死。曹操为此悔恨不已。
张绣继续追击曹操,最终被曹操击退。张绣退守穰城,不得不再次与刘表联盟。
吃了大亏的曹操怎会善罢甘休,建安三年,即198年三月。曹操再次南征张绣,一举包围了穰城。眼看要完蛋的张绣,却因北方与刘表结盟的袁绍欲趁虚袭取曹操的许都,吓得曹操看着快要到嘴的鸭子又要放飞,立即从穰城撤退许都。张绣与刘表联手切断曹军退路,夹击曹军。然而曹操却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并不恋战,速行北撤。张绣仍然要亲自率兵追击,这是投奔他的老乡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果然又被曹操击败。张绣垂头丧气地正准备彻底放弃,此时贾诩却对张绣说:“这个时候赶快去追,一定会大获全胜。”张绣一听纳闷,很不服气地质问贾诩说:“我刚才就是因为没有听你的建议才导致失败,你为何又让我再去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吧,准能获利。”张绣将信将疑地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张绣回到得胜后,百思不得其解,就请教贾诩是什么原因,贾诩说:“道理很简单。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绝非曹公敌手。曹军虽然刚撤,但曹公必然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精,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操还未尽力就已撤兵,这只能说明曹操的后方出了大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曹操肯定跑在最前面,不会亲自断后。而曹操新派的断后将领虽然厉害,却与您将军比那还差一个点,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从此对贾诩佩服得五体投地,言听计从。
建安四年,即199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处于对峙状态时,袁绍派人前来招揽张绣,并给贾诩写信希望能结交以相互援助。张绣本来正想答应,但此时贾诩却故意对袁绍的使臣说:“你回去告诉你的主子,他们兄弟之间还都相互残杀,怎么会有胸怀容纳天下谋士”张绣一听大惊失色,质问贾诩:“你怎么能如此放肆啊?现在被你弄成这样,我们该依附谁呢?”贾诩说:“不如跟随曹公。”张绣说:“袁绍势强而曹操势弱,况且我们已经与曹操结下仇怨,为什么还要依附于他呢?”贾诩说:“这就是应该依附他的原因。曹公奉迎天子,号令天下,这是应该依附的第一个原因。正因为袁绍兵强马壮,我们这么点的人马,袁超怎么会把我们放到眼里。正因为曹操现在人少力弱,我们的依附才能得到重视,这是应该依附的第二个原因。但凡有成为霸主志向的人,一定会摒弃私人恩怨,以向天下展示他的德行,这是应该依附的第三个原因。希望将军不要再犹疑了!”张绣认为也是这个理,就采纳了贾诩的话,率部归降了曹操。
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亲得像一个娘生的兄弟一样,连参加宴会都要带着张绣一起。更让张绣想不到的是,曹操还跟他结为儿女亲家,让他的儿子曹均娶了自己的女儿,还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建安五年,即200年,张绣在官渡之战中表现突出,升为破羌将军。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张绣的食邑增加至2000户,是其他将领的两倍多。将领中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207年,张绣跟随曹操征讨乌桓,死在了半路上。
《魏略》有一段这样的记载:五官中郎将曹丕因当年曹昂战死之事对张绣不满,说:“你杀了我的兄长,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张绣心不自安,自杀。但有人考据,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是在公元211年,而张绣早在207年就死掉了,时间上对不上,还是以《三国志》记载为准。
大发明家张衡的后代张辅,特别喜欢评价历史人物。比如他的“管仲比不上鲍叔”、“班固远比不上司马迁”、“曹操不及刘备”、“乐毅低于诸葛亮”等独特的观点,往往能够引发后人的深思。他对张绣的评价是:“若令刘邦死於彭城,世人方知不及项羽远矣。若令曹操死于宛下,将复谓不及张绣矣。”
是的,历史总是这样,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2022.9.9,瑞青初稿于郑州
作者简介:李瑞青,笔名瑞青,字子方,号自怡堂主。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定居郑州。青年作家,文史学者,书法爱好者。著有《写活历史人物?五代十国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研史手记?诸子五家系列》《研史手记?历代政体研究系列》《研史手记?中外历史对比研究系列》等文史专著。另著《雾太阳》《猎城》《别动我的心》《十年江湖》《南二胡同》等中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