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皇帝在对待开国功臣的问题上从来都不友善,有的选择对开国功臣痛下杀手,像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的则通过温和的手段解除他们的职务,典型代表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可是在唐朝初期,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却并没有清洗这些开国功臣,而是继续重用了很多年,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第一,唐高祖李渊在位时间短,没来得及清洗,而唐太宗李世民刚上位时正是自己的强势期,还没有那个开国功臣能功高震主。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唐王朝,而李渊之所以能成功,李世民的功劳居功甚伟,同时,这时候很多开国功臣也是长期在李世民的手下做事。
李渊称帝后,还有很多地方势力并存,这时候又是李世民带兵出征,最终在公元624年基本实现了统一。
直到公元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唐高祖李渊总共做了8年的皇帝,前四年王朝还不稳定不可能清洗功臣,后来稳定了,自己也被迫让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所以李渊也就没时间清洗功臣了。
而唐太宗李世民自从随李渊起义后,就一直在带兵出征,唐朝初期的那些开国功臣大部分出自李世民的麾下,要论带兵打仗的能力和军功,李世民绝对排在第一位。
并且从始至终,李世民一直把军权牢牢的抓在手里,所以当李世民当皇帝后,没有哪个开国功臣的功劳能震慑到李世民的统治。
第二,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的过程有一定的争议,为了挽回自己政治声誉,也不允许他对开国功臣做出更多过分的举动。
唐太宗李世民起初并不是唐王朝的法定继承人,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后才成功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也使得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声誉有一定的受损。
而如果这时候李世民再对开国功臣下手,他的政治声誉就更加降低了,这样自己的皇位也坐不稳了。
所以,考虑到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没有清洗功臣,即便是像魏征这样在太子门下做事的人都没有难为他们。
第三,唐太宗李世民才当皇帝的时候很年轻,而那些开国功臣年龄却很大了,对自己接班人的威胁不大。
李世民坐上皇帝宝座的时候才28岁,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那些开国功臣像秦琼、程咬金和尉迟恭等人都年龄比他大很多,这时的李世民并没失去对他们的控制能力。
唐太宗老了以后,很多开国功臣都已经先后离开了朝廷,剩下的人也被唐太宗管理的服服帖帖,这样一来威胁不到自己的接班人,因此,唐太宗从始至终也没有对自己手下的开国功臣动手。
第四,唐朝周边的边疆问题并未解决,还需要这些开国功臣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唐朝初期,突厥势力强大,唐朝一度在与突厥的交锋中落于下风,这就需要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与之交战。
也正是因为这样,唐太宗必须保留甚至维护能征善战的开国功臣的军事权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统治更稳固。
综上所述
,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像别的帝王那样清洗功臣首先是因为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其次就是当时的内外环境也不允许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就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大家喜欢记得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