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去世之后,周成王和周康王相继执政,成王康王继承了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成康时期,是周朝最为强盛的阶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死后,周昭王继位,周朝开始走下坡路,周昭王十六年,他率军南征楚荆,还师渡过汉水时溺死,军队也遭覆没。昭王之后是其子周穆王,在位长达55年,周穆王好大喜功,不断向四方发展。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大大削弱了。后来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到周懿王时,出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为所苦。
周朝往下又传了几代,传到了周厉王,这个周厉王很爱财,属于舍命不舍财的一位国君。为了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百姓敢怒不敢言。后来,长期被压制的百姓忍无可问,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是指生活在都城的老百姓,周厉王仓皇出逃,在外流亡14年病死。国人暴动时,他的太子躲到召穆公家,召穆公交出自己的儿子顶替太子,太子才得以保全,这个太子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目睹了自己老爹的悲惨下场,所以他在位的时候还算是勤恳,比较勤政的一个人。周朝国力不断衰弱时,有了一个小小的反弹,这个被称为“宣王中兴”,可惜好景不长,这个中兴没多长时间,宣王就去世了,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周幽王,这个幽王和夏桀、商纣王基本属于一个战壕的,是个昏庸而荒淫的君王,他让周朝开始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和其他的亡国之君类似,周幽王也好美色,周幽王独宠的这个美女叫褒姒,褒姒进宫后,周幽王基本就过上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日子。周幽王对褒姒的独宠引起了王后的不满,当时的太子是王后的儿子,为了给老妈出气,就找褒姒理论,争吵中撕开了褒姒的衣服,周幽王听信褒姒的诬告,把太子发配到了申国,在褒姒撺掇下,周幽王害死了王后。
据说褒姒这个人平时比较冷淡,不会笑,周幽王总想看到褒姒的笑容,想尽了办法都不成功。后来有个大臣给他出了个馊主意,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奇葩事件。都城周围有很多烽火台,是发生战事时给各地诸侯传递信息用的,点燃这个把各地诸侯忽悠过来,是不是褒姒会笑呢,一试果然灵验,周幽王大喜,等诸侯们走了没多久,他又让人开始点火,诸侯们又被忽悠一次,褒姒就又笑一次,你说把军国大事当儿戏,这个国家能不衰败吗?
褒姒生了儿子后,他就让周幽王废掉还在申国的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利令智昏的周幽王也听话,就要废长立幼,要把太子杀掉,这引起了太子他姥爷的不满,就联合西边的犬戎攻打镐京,周幽王点烽火召集诸侯来救驾,诸侯们被忽悠了好几次,这次看到烽火又起,再也没人来了,于是犬戎大军破了镐京,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
消息传开,诸侯们才知道这回烽火是真的,怎么办?补救一下吧,各路诸侯开始向镐京进发,击退了犬戎。这个时候周幽王死了,诸侯们就保着太子登上了帝位,这就是周平王。镐京已经被犬戎糟蹋的不像样了,重建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这里距离犬戎又那么近,十分危险,平王衡量利弊之后,就把都城由今天西安附近的镐京迁到了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平王东迁后,西周就算是正式的灭亡了,历史就进入了东周时代,东周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个阶段的东周王室衰微,诸侯不朝,就是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基本没有什么存在感。春秋战国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又有哪些故事呢?咱们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