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宰相姚崇爱在背后说人好话,为自己避祸,为子孙积德
迪丽瓦拉
2025-08-02 15:33:29
0

姚崇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姚崇年轻的时候不爱学习,喜欢打猎,20岁的时候,算命先生跟他说他有当宰相的命,于是他便发奋学习进入到官场,在底层官吏的位置上被武则天发现,通过火箭式提拔,仅仅两年的时间,从小小的郎官变成了宰相,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位为帝之四辅,才为国之六翮,言为代之轨物,行为人之师表。”这句话出自唐朝宰相张说之口,说的却是他的政敌——姚崇。连政敌对他也是赞美之言,因为姚崇有个护身的优点——爱在背后替人说好话,而且是替各种人说好话,大家都很受用,所以他也成为一代名臣。

一、替朋友说好话

唐睿宗时期的丞相魏知古出身低微,受姚崇推荐后,而被皇帝重用,但因为一些小事两人的友谊小船翻了。714年,魏知古任吏部尚书,在东都洛阳主持选官,宰相姚崇的儿子仗着人情找他索要职务,魏知古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把这事捅给了唐玄宗。玄宗很生气,叫来姚崇问:听魏知古说,你的两个儿子都颇有才华,我想对他们委以重任,你觉得如何?姚崇略微思量,诚恳地说:臣的两个儿子欲望多,而心性浮躁,还需要磨练,魏大人想必是顾念往日情分才会举荐他们。皇帝见姚崇并不偏袒自己的儿子,反而为魏知古开脱,心里很高兴,就想免除魏知古的官职,姚崇连忙请求道:魏大人是按照律法办事,陛下能原谅臣的儿子,已经是臣的大幸,若免除魏大人的官职,岂不是辜负了皇帝以德行感化天下的美意吗?皇帝答应了他,姚崇和魏知古两人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姚崇不因魏知古拒绝帮助自己的儿子而诋毁他,反而为他辩解,姚崇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别人是不是服你,敬重你,关键是你能否客观公正的看问题,姚崇能为同僚说好话,体现了他客观公正的做人原则,因此不会被小人抓住辫子,他不但因此躲过一劫,而且还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二、为武后说好话

姚崇在基层任职期间,张柬之等人谋划政变,逼武后退位,他们首先诛杀了武后宠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而他正好从屯驻之地回京,参与了这个秘密政变,成功后被封为梁县侯。

武后迁往上阳宫时,唐中宗率文武百官前去问安,张柬之等人相互庆贺,只有姚崇独自悲伤流泪。张柬之等人急了:现在清除了奸臣,正是匡扶李氏社稷,建立功业的好时候,哪里是流眼泪的时候?你这样会惹祸上身的!姚崇却说:这本不算什么功劳,武后当权时虽然任用一些奸逆,却也恩施天下,百姓生活富足。我受武后提拔,现在分别,因此悲伤流泪,这是臣子的礼节,要是我因此获罪,那也是心甘情愿。后来,积极组织政变的张柬之等人都被诛杀,唯有姚崇幸免于难。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边是从龙之功,一边是祸罪入狱,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姚崇为武后说好话,是他深知参与皇家斗争的险恶,也是他重情重义,即使武则天倒台,但对自己的恩情却永存心中。姚崇不忘恩负义,体现了他做人的原则和操守,让别人看到了他可靠、真诚的一面,才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中保住一条命。

三、为同事说好话

唐玄宗刚继位,河南一带发生严重的蝗灾,他让姚崇前去治理蝗虫,姚崇到了地方,立即让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燃起火堆,昆虫喜欢火光,蝗虫看到火光就飞下,他们就集中扑杀。但是,河南的汴州刺史倪若水却拒不执行,认为蝗虫是天灾,人力不可抵抗,只有行善积德才能消除。此时,朝中也谣言四起,大家传言因为玄宗得位不正才引来蝗灾,这是“天谴”,玄宗对此也是心烦意乱,倪若水的奏折让他勃然大怒,准备拿倪若水开刀。这时,姚崇上书说:臣的办法以前是从来没人做过,所以倪大人不敢执行,生怕出了问题,引起社会动荡,这是情有可原的,请陛下网开一面,让倪大人及时制止蝗灾,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玄宗听信了姚崇的建议,倪若水得知此事后,对姚崇非常感激,并且马上按照他的方法灭蝗,短时间内消灭了14万石蝗虫,开元初年的蝗灾被及时扑灭了。

姚崇并没有因为之前倪若水拒不执行自己的命令,而踩他一脚,反而为其说好话,不但解决了问题,也赢得了倪若水的感激。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多从善意的出发点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这样不仅能推动最终目标的达成,也能促进彼此关系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为人处事之道。

四、为政敌说好话

姚崇任玄宗朝丞相时,张说也是丞相,因为政见不和,两人公开和私底下没少交锋。后来,姚崇病重,他的3个平庸的儿子惴惴不安,担心张说趁他去世对付姚家,向父亲询问对策,姚崇说我与张丞相虽然相斗,但那是为了公事,张丞相心胸宽广,品德道德更是让我非常钦佩,所以你们无须担心,只要为官清廉公正,就不会有事。这些话传出去,张说大感意外,在姚崇死后,还亲自前往吊唁,姚崇的儿子按照父亲的指示请张说为姚崇写了墓志铭,文辞详尽,细数了姚崇生前事迹。一段时间后,张说受小人挑拨,开始对付姚家。皇帝看到了细数姚崇罪状的奏折后,又拿出另一份姚崇的奏折和他的墓志铭,这个墓志铭就是张说写的,而姚崇的奏折全是称赞张说的话,玄宗心中就有了一杆秤,于是驳回了张说等人的奏章。张说事后感叹道:死姚崇算计活张说,我现在才知道自己真的不如他。

姚崇对于政敌的赞叹,不仅免去了后辈的灾祸,也让张说心服口服。姚崇为政敌说好话,那是因为他心胸开阔不计私怨,因此他才能免于阴谋诡计的暗算,赢得长久的安宁。

姚崇在背后说人好话,是因为他心中没有坏人,无论对谁他总能看到对方的优点,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所以他才能一次又一次的避免灾祸,赢得世人的赞叹,成为一位流芳千古的贤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卧... 三国时期,蜀汉拥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可谓人才济济。他们为了实现汉室复兴的理想,不惜与强大的曹魏...
原创 中...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仅时间上源远流长,而且内容跌宕起伏,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我国是...
原创 五... #历史开讲#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与黑暗的时期。八王之乱的爆发,使得西晋国力迅速走衰,...
原创 说...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施政,基本方略和手段是整顿,称为改革是牵强附会的。对于后人强行给他戴上的改革家的桂冠...
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大揭秘!多...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
原创 他... 标题:他是崇祯儿子,一生遵纪守法,却让清朝三代皇帝头疼了数十年 xxxxxxxx-xx-xxxx:...
花脚大仙分享:俄罗斯冬宫藏中国... 俄罗斯冬宫藏中国文物巡礼2 花脚大仙分享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俗称“冬宫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
原创 南... 《——【·前言·】——》 在中国的历史中,南北对峙的局面持续了两千多年,南方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超...
原创 此... 1947年8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和东满独立师为基础组建第十纵队,并打...
原创 夷... #三国风云录# 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经感慨的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能够制止刘备,不让他向东攻打孙权...
原创 《...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周伯通打不赢裘千仞。理由是:第一,裘千仞少年成名,而周伯通那时候还是浑浑噩噩的;...
原创 妲...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下令三妖怪,特别是千年狐狸精妲己魅惑纣王,致使商末天下大乱,西伯侯姬昌带兵起义...
原创 西... 西汉早期为了平息边患,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策略。于是后人多有误解,以为那时候的汉军打不过匈奴,才被迫和...
原创 小... 1938年8月上旬,驻扎在皖西地区的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奉命进至安合公路一线,担任袭扰敌人运输的任务。七...
原创 美... 如果在美国的市长竞选中,有人说他管理过中国两年之久,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是我们国家的哪个领导跑去美国...
原创 北... 福祸相依,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现代,在我国古代更是如此,身处高位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往往一个朝代...
原创 如... 首要说明的是,杨过的资质肯定是够了。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是杨过的特点,但问题是杨过和谁学,能否学到精髓...
原创 历...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曾有一支特殊的皇族——大理段氏。他们虽为偏居中国南陲的皇室贵胄,但却偏好武学,...
走进牟定新桥 一秒带你“爷青回... 在牟定县新桥镇,藏着牟定铜矿遗落的记忆、承载着辉煌的工业历史、更镌刻着很多人的青春芳华。 新桥镇铜矿...
原创 历... 大多数人在非历史研究中首先了解到“契丹”这一游牧民族,大约是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书中的主角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