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是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姚崇年轻的时候不爱学习,喜欢打猎,20岁的时候,算命先生跟他说他有当宰相的命,于是他便发奋学习进入到官场,在底层官吏的位置上被武则天发现,通过火箭式提拔,仅仅两年的时间,从小小的郎官变成了宰相,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位为帝之四辅,才为国之六翮,言为代之轨物,行为人之师表。”这句话出自唐朝宰相张说之口,说的却是他的政敌——姚崇。连政敌对他也是赞美之言,因为姚崇有个护身的优点——爱在背后替人说好话,而且是替各种人说好话,大家都很受用,所以他也成为一代名臣。
一、替朋友说好话
唐睿宗时期的丞相魏知古出身低微,受姚崇推荐后,而被皇帝重用,但因为一些小事两人的友谊小船翻了。714年,魏知古任吏部尚书,在东都洛阳主持选官,宰相姚崇的儿子仗着人情找他索要职务,魏知古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把这事捅给了唐玄宗。玄宗很生气,叫来姚崇问:听魏知古说,你的两个儿子都颇有才华,我想对他们委以重任,你觉得如何?姚崇略微思量,诚恳地说:臣的两个儿子欲望多,而心性浮躁,还需要磨练,魏大人想必是顾念往日情分才会举荐他们。皇帝见姚崇并不偏袒自己的儿子,反而为魏知古开脱,心里很高兴,就想免除魏知古的官职,姚崇连忙请求道:魏大人是按照律法办事,陛下能原谅臣的儿子,已经是臣的大幸,若免除魏大人的官职,岂不是辜负了皇帝以德行感化天下的美意吗?皇帝答应了他,姚崇和魏知古两人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姚崇不因魏知古拒绝帮助自己的儿子而诋毁他,反而为他辩解,姚崇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别人是不是服你,敬重你,关键是你能否客观公正的看问题,姚崇能为同僚说好话,体现了他客观公正的做人原则,因此不会被小人抓住辫子,他不但因此躲过一劫,而且还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二、为武后说好话
姚崇在基层任职期间,张柬之等人谋划政变,逼武后退位,他们首先诛杀了武后宠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而他正好从屯驻之地回京,参与了这个秘密政变,成功后被封为梁县侯。
武后迁往上阳宫时,唐中宗率文武百官前去问安,张柬之等人相互庆贺,只有姚崇独自悲伤流泪。张柬之等人急了:现在清除了奸臣,正是匡扶李氏社稷,建立功业的好时候,哪里是流眼泪的时候?你这样会惹祸上身的!姚崇却说:这本不算什么功劳,武后当权时虽然任用一些奸逆,却也恩施天下,百姓生活富足。我受武后提拔,现在分别,因此悲伤流泪,这是臣子的礼节,要是我因此获罪,那也是心甘情愿。后来,积极组织政变的张柬之等人都被诛杀,唯有姚崇幸免于难。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边是从龙之功,一边是祸罪入狱,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姚崇为武后说好话,是他深知参与皇家斗争的险恶,也是他重情重义,即使武则天倒台,但对自己的恩情却永存心中。姚崇不忘恩负义,体现了他做人的原则和操守,让别人看到了他可靠、真诚的一面,才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中保住一条命。
三、为同事说好话
唐玄宗刚继位,河南一带发生严重的蝗灾,他让姚崇前去治理蝗虫,姚崇到了地方,立即让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燃起火堆,昆虫喜欢火光,蝗虫看到火光就飞下,他们就集中扑杀。但是,河南的汴州刺史倪若水却拒不执行,认为蝗虫是天灾,人力不可抵抗,只有行善积德才能消除。此时,朝中也谣言四起,大家传言因为玄宗得位不正才引来蝗灾,这是“天谴”,玄宗对此也是心烦意乱,倪若水的奏折让他勃然大怒,准备拿倪若水开刀。这时,姚崇上书说:臣的办法以前是从来没人做过,所以倪大人不敢执行,生怕出了问题,引起社会动荡,这是情有可原的,请陛下网开一面,让倪大人及时制止蝗灾,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玄宗听信了姚崇的建议,倪若水得知此事后,对姚崇非常感激,并且马上按照他的方法灭蝗,短时间内消灭了14万石蝗虫,开元初年的蝗灾被及时扑灭了。
姚崇并没有因为之前倪若水拒不执行自己的命令,而踩他一脚,反而为其说好话,不但解决了问题,也赢得了倪若水的感激。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多从善意的出发点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这样不仅能推动最终目标的达成,也能促进彼此关系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为人处事之道。
四、为政敌说好话
姚崇任玄宗朝丞相时,张说也是丞相,因为政见不和,两人公开和私底下没少交锋。后来,姚崇病重,他的3个平庸的儿子惴惴不安,担心张说趁他去世对付姚家,向父亲询问对策,姚崇说我与张丞相虽然相斗,但那是为了公事,张丞相心胸宽广,品德道德更是让我非常钦佩,所以你们无须担心,只要为官清廉公正,就不会有事。这些话传出去,张说大感意外,在姚崇死后,还亲自前往吊唁,姚崇的儿子按照父亲的指示请张说为姚崇写了墓志铭,文辞详尽,细数了姚崇生前事迹。一段时间后,张说受小人挑拨,开始对付姚家。皇帝看到了细数姚崇罪状的奏折后,又拿出另一份姚崇的奏折和他的墓志铭,这个墓志铭就是张说写的,而姚崇的奏折全是称赞张说的话,玄宗心中就有了一杆秤,于是驳回了张说等人的奏章。张说事后感叹道:死姚崇算计活张说,我现在才知道自己真的不如他。
姚崇对于政敌的赞叹,不仅免去了后辈的灾祸,也让张说心服口服。姚崇为政敌说好话,那是因为他心胸开阔不计私怨,因此他才能免于阴谋诡计的暗算,赢得长久的安宁。
姚崇在背后说人好话,是因为他心中没有坏人,无论对谁他总能看到对方的优点,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所以他才能一次又一次的避免灾祸,赢得世人的赞叹,成为一位流芳千古的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