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桑多尔.裴多菲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经说过:“生命和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自由,我宁可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可牺牲爱情”。人生在世,自由是最为宝贵的,最值得珍惜的。童年的我们,都曾幻想快快长大,长大了,就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就会有更少的约束,更易成为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
进入二十一世纪,女性们经常讨论一个话题,叫做独立。更多的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取代,女性不再像以前那般,只懂得相夫教子,更多的女性在要求着自己的独立,无论是事业的独立、还是金钱的独立。其实,不光是女性,现在的人们都渴望着独立,因为独立的背后,是更吸引人的自由。
没有人想永远的依赖别人,更没有人想永远的听命与他人,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人生拱手相让。在最好的年纪,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才是世人所期待的。但是,在百年之前,有一个悲惨的女孩,25岁之后,她再也不曾尝过自由的滋味,25岁之后,她的生命只局限于一方小小的阁楼。
1901年的法国,发生过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布兰奇·蒙尼尔事件。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突然有一天,她被自己的母亲囚禁了,被关进了一个暗无天日的阁楼里,这一关,便是整整25年,被警察解救之时,她甚至已经丧失了说话的功能。
这听起来似乎太不可能了,但它却真实的发生了。这个可怜的女孩便是布兰奇蒙尼尔,而囚禁她的人正是她的母亲蒙尼尔夫人。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蒙尼尔夫人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她是个上流社会的贵妇,她的儿子也是事业有成,她本人也是热衷一些慈善事业。
蒙尼尔夫人似乎很受人尊敬,这一切到她的女儿被发现之后,便戛然而止。在人们的印象中,蒙尼尔夫人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儿,长得十分好看,很讨人喜欢。这个小女儿便是布兰奇。布兰奇出生时,家境富裕,父亲是一个大学的院长,布兰奇也算的上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大小姐了。
少女时期的她经常出入一些舞会,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落落大方的千金小姐,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漂亮的小姐会有一个明亮的未来。但是好景不长,布兰奇的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变得愈发不安,对布兰奇的控制欲也越来越强。她的女儿年轻貌美,她的丈夫刚刚过世,蒙尼尔夫人想将自己的女儿嫁到上流社会,以此来维系家族的地位,于是,她对女儿的管控愈发严格。但是布兰奇却不想任凭母亲安排。
年轻的布兰奇也渴望着自己的爱情,她不想自己的婚姻只是维系家族兴盛的交易。机缘巧合之下,布兰奇认识了一位律师,年轻的少女总是容易心动,不久她们相恋了。彼时,那名律师正在经营自己濒临破产的律所,经济状况自然不是很好。而且年龄也比布兰奇大许多。
蒙尼尔夫人自然不会同意,她要求女儿离开那名律师,可是恋爱中的女孩又怎么能听进去这种话。布兰奇仍然在和她心爱的律师偷偷交往。一天晚上,布兰奇和律师约会结束后,回到了家中,母亲却二话不说的把她关进了一个破旧的阁楼里。
布兰奇本以为母亲只是生气,关几天就会放她出去,可谁知,这一关便是25年。在后来的几天里,布兰奇觉得情况不对,母亲似乎没有放她出去的意思,无论她怎么哀求,母亲都不为所动,家里的仆人也都碍于对蒙尼尔夫人的恐惧,没有一个人来解救她,似乎大家都将她忘了,这一忘,便是25年之久。
在布兰奇消失之后,她的律师男友一直四处奔波,寻找她的下落,十年之后,还是没有寻到丝毫结果,不久律师男友便病逝了。在律师病逝后,蒙尼尔夫人都没有放自己的女儿出来,反而是又将其囚禁了15年。
直到1901年,警察收到一封匿名信。看到信上的内容后,几乎无人相信。在所有人的心中,蒙尼尔夫人都是一个热衷慈善、和蔼可亲的贵族夫人,没有人会把她同囚禁女儿联系再一起,何况还是25年之久。虽然警察不是很相信,但还是打开了那个阁楼的大门,一段尘封了25年之久的秘密才被世人知晓。
打开门,所有人都惊呆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散发着阵阵恶臭,一个瘦骨嶙峋的女子蜷缩在角落里,她似乎被光亮吓到了,25年没有见到阳光,没有见过出她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见到阳光、见到正常人,她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了,警察尝试与她交流,却发现她已然丧失了语言功能。
警察发现她时,布兰奇只有不到50斤,很难想象一个成年人只有不到50斤。此事一出,舆论哗然,人们又惊又怕,母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母爱是那么的伟大。人们无法接受母亲囚禁女儿25年之久的事实,都要替布兰奇讨回公道。
蒙尼尔夫人及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被警方逮捕了,民众纷纷情愿要严惩蒙尼尔夫人,但蒙尼尔夫人在被逮捕15天后,便心脏病病发去世了,也因此逃过了惩罚。而可怜的布兰奇早已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25年,最后,一值住在疗养院里,终此一生。
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段早已变质的母爱夺走了一个女孩的一生。我们是幸运的,生在一个自由平等的和平年代,可以勇敢的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既然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自由,那么也请尊重别人的自由,不要以所谓的爱去强迫、控制别人,每个人的自由都值得被尊重。
文/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