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中国历史上,满清是最后一个朝代,他经历过兴盛时期,不过最后它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朝代有着与其他各个朝代都不同的八旗制度。它在最开始的努尔哈赤时代兴起,到了以后的各朝各代八旗制度都在不断地完善,这种制度开始兴起给中国历史带来了进步作用,但是到了后来由于封建制度的没落,它也消失于历史的云烟中了。
我们都知道清朝有满八旗,但是我们并不了解满清八旗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八旗是指哪八旗呢?势力最大的又是哪一旗?他们又分别有什么特权呢?在最开始的时候,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建立的,那个时候没有八旗这么多,只有四旗,它们分别是黄、蓝、红、白四旗。又过了十几年,为了凑齐八旗,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镶红、镶黄、镶蓝、镶白四旗。
这说起来也是很好记住的。只需要记住原来的四旗是黄、蓝、红、白。在这个基础上前面加一个“镶”即可。八旗制度最初确立就是为了提高国家整体的生产力和攻击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最开始设立八旗,在平时八旗的人并不参与战斗,而是在田里耕种劳作,其实这也是初心,因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重农的国家,但其实在战争发生的时候八旗的子弟大部分也是积极参战的。
所以这个制度不仅仅是在农业的生产力上,还是士兵的战斗力上,都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满清的第一条重要的国家级制度,这为以后满清确立在全中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因为八旗制度的确立,东北方的满清政权开始逐步变强,强大的生产力与领土面积已经不成正比,于是他们开始南下进行扩张,对末年的明朝开始发动总攻击,这就是满清在东北崛起后野心也开始崛起。
这一先进的制度体系中,八旗人员并不全是满族人,还包括蒙古族和汉族,这些人都是在制度不断确立的时候添加进去的。就算是八旗,在封建社会中,他们也有等级的高低,比如势力和地位不同,他们旗子的颜色也不一样,上三旗的势力就要远大于下五旗。因为上三旗建立的比下五旗早一些,所以在低位上也比下五旗靠前,这就是八旗的等级分明。
镶黄旗就是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旗,这个旗的标志就是黄里镶红,他由最高统治者进行管理,在镶黄旗中的士兵都是通过一系列考验,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就像现在的特种兵一样,皇亲国戚们挑选侍卫的时候都是在镶黄旗中挑选。镶黄旗中的姓氏就有叶赫那拉氏,董鄂氏等,满清的妃子也多是这里面的。
其次就是黄旗和蓝旗。虽然黄旗是八旗里面最早的旗子,但是它也是排名第二的,同样由皇帝直接管辖,皇帝们就出自于这个旗,也就是爱新觉罗氏,可见黄旗地位确实不一般。蓝旗在上三旗中排名最靠后,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更加靠后,因为多尔衮是正白旗,所以他当政期间就把蓝旗的位置给了白旗,所以这样一来,上三旗就变成了镶黄旗,黄旗,白旗,蓝旗也开始不由皇帝直接关系,而是王爷,贝勒等。
上三旗就介绍到这儿,下五旗我们也简单地提一下,它们分别是:红旗,白旗,镶蓝旗,镶红旗,镶白旗。它们不由皇帝直接统领,而都是由王爷,贝勒,贝子直接统领,都是相同的。它们的地位和势力跟上三旗比起来就差远了。
结语:满清的八旗制度成功发展了国家生产力和战斗力,但是同样也因为腐朽而不知道跟着时代改变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也使中国开始走向没落。可以说满清兴盛于八旗,也是败在了八旗的手里,二百年的根基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云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