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早期为了平息边患,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策略。于是后人多有误解,以为那时候的汉军打不过匈奴,才被迫和亲的。
然而,事实上汉军并不是打不过匈奴,而是因为防不住匈奴。而肯定打得过,但以步兵为主力的汉军却真的防不住匈奴的侵扰,原因就是这么回事!
由此有网友问:
“西汉初年,汉朝被匈奴吊打,打得只能献出美女和黄金求和,你怎么看?”
我的回答是:
这是连什么叫“吊打”的意思都没有弄明白,就提出所谓“汉朝初期被匈奴吊打”这个说法,这完全就是断章取义!
下面笔者来聊聊汉军早期与匈奴之间的优劣对比话题,探讨一下匈奴能否吊打早西汉初年的汉军。
首先,什叫吊打?
吊打的意思,就是不管怎么打,比如双方列堂堂之阵野外决战、或者打阵地攻防战、城池攻防战,正面战斗都能做到稳赢,那才是所谓吊打。
然而匈奴做得到吗?显然是做不到的!
西汉初期的汉军,与匈奴的对比如下。
(1)匈奴兵马之长处:在于全体精于骑射,又全部是骑兵,来去如风。这是马背民族的共同特点,也是匈奴对阵汉军时的最大优势。
但是,匈奴也仅仅就只是这样一个唯一的优势。
(2)汉军的长处:汉军早期与匈奴比,除了骑兵居于劣势,其他方面实际全是优势。
中原的军事制度,从兵法理论到实践,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严谨而完整的体系,这绝不是草原民族可与之相比的。
所以汉军的组织体制与纪律性远胜匈奴;汉军赏罚严明,训练有素,盔甲齐全而坚厚;又兼兵刃锋利,强弓劲弩天下无双!以上这些,才是真正的硬实力体现。而这些东西,都是匈奴所不具备的!
那么,假设匈奴与汉军正面对抗决战,就是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匈奴与汉军列阵野战,硬碰硬的对决。那么只要弓弩充足,一千汉军结阵野战,就可以摧破至少一万匈奴骑兵。
这一论点,在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抗匈奴八万骑围攻的战例中,就足可得到印证。
注意了,李陵时代的汉军,在武器装备、战术战法与军事体制上,与西汉早期的汉军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匈奴与汉军打城池,营塞堡垒攻防战,那么结果又如下。
其一:汉军如果坚壁固守,不擅长攻城的匈奴休想攻得下。
其二:如果匈奴筑垒坚守,那么必定被最擅长攻城的汉军一战攻克。
由此可得出结论,哪怕是在西汉初,匈奴也休想在正面战斗中击败汉军!
匈奴如果想要在战斗中击败汉军,那就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偷袭。
这无须多说了,因为偷袭永远是百战百胜的灵丹妙药。任何人只要偷袭成功,就能击败任何对手。
第二种办法是诱敌深入、机动中歼敌。
这种战术,就值得说道说道了。因为这正是匈奴骑兵最擅长的优势战法,也是汉朝初年缺少骑兵的汉军最大之短板。
骑兵之用,在于机动,聚散离合无常,所以兵法又称骑兵为“离合之兵”。
匈奴骑兵战法特点:
武器简陋、军制组织松散的匈奴很明白自己的短处,根本无力与汉军正面硬打。
凡与汉军交战,匈奴一定会最充分的利用自己的骑兵优势,先以佯败诱敌,大步后退,引诱汉军深入追击,扩大战场范围,拉长汉军的后勤补给线。
制度完整、武器装备齐全的汉军,对后勤的依赖性极大。
然后,匈奴骑兵迂回,攻击汉军战斗力薄弱的辎重队,切断汉军粮道,让深入的汉军陷入断粮的境地。
这是匈奴最擅长的战法。汉高祖刘邦就是这样中了匈奴的佯败之计,率一部车骑先行长驱深入追击匈奴,才陷入了白登之围。
但是,又须注意的是:
第一,白登之围时,汉军以车为城、居高固守,匈奴如果要硬攻,那么不付出几万条性命的代价,那肯定是攻不上的。
第二,如果汉军有足够的箭矢,就算匈奴不惜伤亡几万,也不一定能攻破汉军的防御。因为这是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的天子亲军,是汉朝装备最精良、最为训练有素、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如果短兵相接、白刃格战,汉军凭借坚甲利兵,以一当五是完全没有问题。
也正因为匈奴感觉到了自己虽能以重兵围困、却真无力硬攻,才同意收了财宝重贿退兵的。
否则,若是能攻破汉军防御,那匈奴兵早就硬攻了,若能生擒了汉家天子,岂不能向汉朝索要到更多的利益?
那么有人问:既然匈奴人无法攻克,那还送什么金银财宝?坚守到援军抵达,岂不更好?
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兵凶战危,战场充满变数,天子被围,这是能拖的吗?当然是谁也不敢拖,能用金银财货解决问题、早一日解围,那当然要不惜代价的尽快解围。
汉军战斗力如此强悍,汉朝为何还要被迫与匈奴和亲?
汉匃边境线绵延几千里,匈奴以骑兵的高机动性,总能找到汉军的防御漏洞,趁入寇抄掠一番,抢了就走,缺骑兵的汉军根本追不上。正所谓,千日防贼最难!
汉朝初年的尴尬在于:
汉军有强大的战斗力,从来不怕与匈奴对打,硬碰硬也完全能轻松的击败匈奴。
但是,由于骑兵数量严重不足,汉军却打不着那些在马背上呼啸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也根本防不住匈奴骑兵时不时的入寇来大抢一把。
西汉初年,中原缺马缺到了什么程度?
刘邦的天子坐驾,竟然找不全四匹颜色相同的马匹来拉车。而像萧何这样的重臣,因为缺马,平时经常乘坐牛车。
经历了秦末逐鹿的连年大战之后,中原人口几乎减少了一半,民力已到了极限。所以,西汉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让国家恢复元气。
如果汉匈边境上的边患不能解决,那么就得沿边境持续部署至少几十万的重兵,所需要的军资粮饷费用,那是一个汉朝初年已经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
然而,这些以步军为主力的部队,对机动性极强的匈奴骑兵根本无法实施有效打击。
所以,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平息边患,换一个安定局面,为自己争取来几十年的蓄力时间,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这才是最符合实际、最有利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