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将中有李牧和廉颇,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廉颇与李牧同属于赵国,但是为何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呢
?
其实廉颇和李牧是处在赵国不同时期的,李牧在赵国名气初现时,廉颇已经伤心离开赵国了,并且当时的赵国中蔺相如已然去世,所以李牧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在以前的课文中,都知晓廉颇和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前者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赵国,后者蔺相如因病去世,这时的赵国在强国环伺的情况,李牧无疑是赵国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
而李牧无疑是可以支撑赵国的,他的生平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李牧率领赵军,抗击北边匈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破匈奴之战,就是对这一事件的讲述。而这一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步兵全歼骑兵的典型战例。
从这一事件中,可以充分看出李牧的军事指挥能力,因此他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拥护,以及非常高的威望。
另一方面,在当时秦国已经全面攻击六国,李牧带领赵军迎击秦军,与秦军的许多战役中,李牧重创秦军而没有败绩,足以说明李牧拥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历史上著名的肥之战,就是李牧击破秦军的重要战役,此次战役是围歼战中的典型,由此,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此时,秦军想要逐一击破六国,那么赵国就是一大阻碍,因此打败赵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在此前的战役中,李牧无疑就是一个绊脚石,必须将其挪开。因此,秦国有人提出挑拨赵国内部,无疑这个计谋成功了,使得当时的赵王迁疑心李牧,撤掉李牧兵权,之后更是杀害李牧。
在李牧死亡之后,赵国没有比李牧更好的将领,因此在面对秦军时,赵国已然没有了抵抗能力,赵国就在这时快速的灭亡了。秦国得以轻松灭亡赵国,大部分源于李牧的灭亡。李牧的死亡,无疑使赵国走向了灭亡之路。
下一篇:守护文物之光,深耕研究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