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760、清朝开国宰辅是一个汉人
迪丽瓦拉
2025-08-03 14:03:33
0

#历史开讲#

范文程与洪承畴一样,都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他比洪承畴降清早得多,发挥作用也大,帮助清朝建国和发展,是清初最早的大学士,被称为清朝开国宰辅。

范文程是辽宁沈阳人,出身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范锐,出身进士,当过明朝的兵部尚书;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当过明朝官员。

范文程少年时期勤奋好学,聪颖敏捷,十八岁考中了秀才。正当范文程发奋读书,准备考取功名的时候,东北地区大乱,科举之路走不通了。不过,范文程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学问高深,而且胸有谋略,怀有大志。

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遗甲起兵,经过多年浴血奋战,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清史稿》说,范文程仰慕努尔哈赤是个英雄,主动前去依附。努尔哈赤亲自接见,并对众人说:“这是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后,宜善待之。”

有的史书说,努尔哈赤在东北大肆掳掠,掠得许多汉民为奴,范文程也在其中。范文程在镶红旗下当了九年奴隶,被迫归顺了后金。由于他才华出众,以后逐步得到重用。

不管是主动投靠还是被动归顺,总之范文程很早就为后金效力了。公元1622年,范文程跟随努尔哈赤参加西平、广宁之战,他作战勇敢,善用计谋,受到努尔哈赤赏识,把他留在身边,参与谋划大事。范文程崭露头角。

皇太极继位以后,也很器重范文程,任命他为书房官,作为身边谋士。皇太极每次出征打仗,都让范文程跟随,参与军机。范文程足智多谋,献计献策,逐渐成为皇太极的亲信。

范文程虽然是儒生,但长得相貌堂堂,身材魁伟,倒像是一员虎将。他随军出征的时候,临阵不惧,披甲上马,奋勇冲杀,亲手斩杀了不少明军。在偷袭北京战斗中,范文程率部攻占大安口,为清军破关开辟了道路;在围攻大凌河战斗中,范文程不顾个人安危,单身匹马前去劝降,说服一批明军归顺。范文程随军征战多年,屡立战功。

范文程对清朝忠心耿耿,他利用汉人的有利身份,凭借能言善辩,说服了许多明军将领来降。在劝降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过程中,范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范文程又劝降了洪承畴,立下大功。

范文程虽然是汉人,却得到皇太极、众贝勒和满族将领的普遍信任,在组建汉人八旗的时候,几乎众口一词地推荐他担任旗主。皇太极笑着说:“范先生有治国大才,当一旗主,岂不大材小用了?”

皇太极看得没错,范文程满腹经纶,有安邦济世之才,皇太极打算靠他辅佐治理国家。皇太极推行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一系列新政,大多数出于范文程的谋划,使大清出现了勃勃生机。

在范文程的建议和谋划下,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族,改后金为大清,举行隆重大典,登基称帝,开始建立封建集权制度。范文程为大清谋划了朝廷机构和官吏,制定礼仪,建立制度规范,各种诏令、文书也都出自范文程之手。

大清设立了内三院,作为朝廷的中枢机构。内三院是清朝内阁的前身,有着很大权势。范文程被任命为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范文程从此辅佐皇帝,处理朝政,精心治理国家。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大清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改善民族关系、实施仁政、鼓励农耕、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制定税收政策等等,使大清兴旺强盛起来。

范文程多次向皇太极建议,治国需要人才,主张通过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皇太极很赞同。公元1629年,在范文程主持下,大清举行了第一次考试,满、蒙、汉等各族知识分子均可参加,录用了一批人才。经过改进和完善,公元1634年,大清正式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录取秀才和举人。通过科举考试,大清录用了数百人,为日后统治全国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人才。范文程对此功不可没。

皇太极去世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依然器重范文程。多尔衮经常领兵在外打仗,朝廷事务全交给范文程。范文程兢兢业业,昼夜在朝,事无巨细亲自处理,使得朝廷政务有条不紊。

清军入关,都城迁到了北京。面对一片混乱的局面,范文程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发布文告,安抚人心,制定法令,稳定秩序,协调各种矛盾,处理大小政务,为清朝立足中原、进而统一全国呕心沥血。

在顺治亲政和康熙初期,范文程作为清朝的中流砥柱,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1666年,范文程病逝,享年七十岁。康熙皇帝亲自撰写祭文,赐谥号“文肃”。

范文程被称为清初政治家、谋略家,他作为汉人,一生忠心为清朝效力,先后辅助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位皇帝,是清初最重要的汉人大臣,为清朝建立了不朽功勋。

后世许多人认为,范文程作为清朝开国宰辅,一生历清四世,为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韬略过人、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也有人认为,范文程背叛了当时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于大节有亏,不值得赞扬。

皇太极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继承并光大了父亲努尔哈赤的事业,把大清推向兴盛。那么,在他死了之后,由谁来继承他的事业呢?大清又是怎样发展呢?请看下一集,福临渔翁得利登帝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比... 【历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每个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那是天壤之别,差异巨大。很多国家人口众多,如欧洲,...
原创 为... 今年年初,河南省原阳县文管所突如其来地在齐街镇麦寨村树碑设立了一块题为“万俟卨故里”的石碑。 石碑正...
原创 曾... 曾国藩在清朝的历史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已,慈禧太后把握朝政,她对于朝廷事务基本上...
原创 秦... 秦国发展到秦孝公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数年战争已经让秦国千疮百孔,民生凋敝,随时都有灭国...
原创 太... 一、太平天国风云起 今天咱来聊聊那段超级刺激的历史 —— 太平天国风云起!话说鸦片战争后呀,中国一...
原创 跟... 三国里面最为贤明的君主就是曹操,在曹魏集团的创业途中,曹操当好了一个伟大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曹操的内...
原创 东... “招延俊秀,举贤任能”东吴孙权任贤使能,突出表现在他一生中四次任命都督上。 东吴有三十多贤良策士,起...
原创 古... 大家好,今日我们将携手踏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深巷,揭开一个你可能略有耳闻,却未曾料到如此曲折离奇的历...
原创 孙... 前言 陆逊,这个名字在三国史上可谓是如雷贯耳。但你可知道,这位有名大将,年轻时竟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陈... 元末有三大农民起义领袖,第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出身贫寒的朱元璋;第二位是张士诚,当年与弟弟张士义、张士...
原创 康...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千古一帝”康熙帝病逝;康熙帝病逝时留下的遗诏中提到: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
原创 商... 公元前343年,秦国,秦孝公嬴渠梁和大良造商鞅正在商量变法的事,有人突然冲进大殿:“好消息,魏军在马...
原创 太... 【前言】 1837年,陈玉成诞生在广西藤县的一户农家。幼时双亲离世,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幸得祖父母...
原创 黑... 你知道吗,国父孙中山 并非大总统的第一候选人 ,而他最后为什么能力压众人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呢?背后竟...
原创 瘟... 胡适在《实验主义》中说:“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服从...
原创 吐... 文/寂寞的红酒 公元7世纪,世界上兴起了三大帝国,一个是大唐帝国,一个是阿拉伯帝国,还有一个就是吐蕃...
这一次,不得不去晋江了 一座闽南小城 因爱拼敢闯 砥砺奋进 写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史 一种发展经验 因高瞻远瞩 传承创新...
原创 有...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历朝历代,只要边防有警,都是群情激昂。 但有些“热血”行动,却“热”得冒冷汗,比...
原创 从... 他早年从军,是红军长征的开路先锋,被聂荣臻元帅称为“红军过草地时的有功之臣”,他曾参与北平和平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