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一个妄人,因自负而亡国
迪丽瓦拉
2025-08-03 14:03:35
0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说,隋炀帝杨广是一个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的皇帝,他败光了父辈家业,毁了大隋。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呢?小编认为隋朝毁于隋炀帝的想象力,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老师也有类似看法。

事实上,杨广天赋甚高,文笔华美,年轻的杨广,才华横溢,在诗文上极具才情,他曾写出的‘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

另外,杨广胸襟抱负不凡,其富有想象力,带有创造性格,并且极其愿意将那些想象力赋予实验,在各种琐事间表现其个人的风趣,但就人格上来说,杨广是一个狂妄到觉得自己可以做好所有事情,丝毫不考虑其他人感受的妄人,而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身死,也导致了大隋的灭亡。

一、青海养马求得“龙种”

史书记载吐谷浑(鲜卑之流入青海部落)行波斯马,放在青海草原,可一日千里,能生龙驹,吐谷浑出于保密的需要,也出于宣传的需要,他们还故意制造神秘效应,说青海骢是岛上的母马与海中的蛟龙相交的结果,说它是龙种——海心山古称“龙驹岛”。而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青白相间的良马,在《隋书》中也被称为青海驹。

杨广听说后,心中暗想,要是能让中原的马与青海的马相配的话,那么中原千里马是数量就会有巨大变化,不仅能增强马的质量,也能增增强骑兵的战力,能够快速实现他开疆拓土、征服四夷的大业。这种奇思妙想让他夜不能寐,

于是杨广便命人放了两千皮马于青海,之后便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希望可以梦想成真。

可传说终归是传说,按照现在的标准,“龙驹”就是一则虚假广告,随着时光流逝,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第三年也过去了,可是希望变成了失望,失望变成了空想,“龙驹”广告随着皇帝的被骗结束。

二、百万大军出征高丽

他做出这样的选择这可能与他的官二代人生经历有关,翻开杨广的简历,我们就可以窥探一个大概,

职业是皇帝,职称是隋炀帝,工作经历中12岁封为晋王监并州总管,不到20岁任行军大元帅,统帅50万大军伐陈,并且在不出月余的时间内便平定江南,重新统一了中国。

公元593年被立为太子,正式成为隋朝的副总经理。看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位皇帝不仅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而且是拿着金钥匙在这世间翻滚。

但是俗话说,半生顺遂,半生潦倒,也正是因为他前半生太过于顺利,让他以为世间的一切都来得极为容易,似乎所有的事情晃一下脑袋就能解决,拍一下桌子,天下就定了。

以平定陈国为例,杨广虽然为行军元帅,但真正指挥作战的却是那些随其父杨坚久经沙场,出生入死的老将,杨广只不过是在战争结束后写了一份总结报告上呈御览而已,直白点说就是他人流血流汗,杨广却坐收渔翁之利。这种情况多了,自然导致其极度自负,而正是因为这种性格缺陷,杨广更愿意驰骋于自己的理想的世界中,而对于实际操作则是不屑一顾,像更多的公司老板一样,只注重结果,为什么要关心过程呢?想象力原本是人生得以正面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放在杨广的身上,似乎这种推动力将杨广推到了弯路上,这位CEO皇帝认为只要自己愿意,一切都可以成为现实,缺乏欠缺周密和谨慎的一厢情愿,直接影响了杨广在处理事务上的结果。另外,

杨广皇位得来不易,负有弑父之名,所以他需要作出更大的成绩,让那些怀疑他能力的王公贵族真正臣服。

于是,在他登上皇帝宝座之后,这个身为大隋朝的CEO,便以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为目标,开始了领土扩张,而面对国内频繁爆发的农民起义时,杨广根本没有任何反思。这位皇帝坚定认为,这些农民起义,只不过是一些小麻烦而已,不成气候,根本不用在意。只有开疆拓土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伟大,所以,在王薄起义两年之后,到了公元611年,这位隋朝的时任CEO正式下令,从隋朝各地调集了上百万的军队,前往辽东,征讨高句丽。

公元612年,更是发动了全国动员令,征召了113万士兵讨伐高丽,并且要御驾亲征。而为这113万大军服务的后勤人员就多达200万人,据说第一路人马出发40天后,最后一路人马才出发,所谓“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杨广痴迷于自己的想象力,113万的军队,别说正面交锋,单是数字就把高丽吓得不知所措了,所以这样的仗怎么会输呢?但是,杨广输了,是真的输了,而且连输了两次。直到第三次征高丽时,对方因为力尽而降才算挽回了一点面子。

总体而言,三征高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对杨广而言,他认为赢了,因为高丽最终也是降了,叛将也被捉了回来。而被忽视的则是战争带给隋朝人民的苦难,在战争的准备阶段,杨广命人建造战舰300余艘,民工们昼夜位于水中造船,自腰部以下都升满了蛆虫。他又命江南的民夫昼夜不停运战资到涿郡,以至于天下骚动,而这些对于杨广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认为领土扩张难免出现一些困难。

三、开凿大运河

如果说出征高丽是为了开拓隋朝国土,那么开凿大运河的初衷则是完全是为其一人之乐了。以一己之私为座右铭的杨广通凿大运河,这个成了他一个人的消遣游戏。

征召民工40余万,搞得天下百姓都精神晃晃。

史书记载,杨广龙船高45尺,长200张,共4层,顶层有正殿,内殿,中间两层有200个房间,都是以金玉装饰,以黄仁宇老师的话讲,完全可称为中世纪的泰坦尼克号了。

而其他中小型船只更是不计其数,两岸杨柳依依,彩旗飘扬,护军随扈,绵延数里。随着运河南游的日子里,杨广醉生梦死,但依然没有忘记开疆拓土的“使命”。

在江南赏玩的同时,杨广任命刘方为罐州道行军总管,征服越南,最终倒也攻入了越南国都交趾,但因为水土不服损失惨重,就连刘方也因病而亡,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买卖。

纵观历史,开国君主往往是披荆斩棘,以为子孙万年之际,然后隋炀帝杨广实属例外,翻看史书会发现,倒是文帝杨坚整日披肝沥胆,如履薄冰,生怕家业会毁在自己手中,杨广更像是汉高祖,手提三尺剑,眼睛看到什么就砍掉什么,这架势很令人激情澎湃,但同时也令人十分担忧,如果眼光独到,那么是有可能有一番大的作为的,但可惜的是,杨广的眼光被他的自负带偏了,加速的大隋王朝的灭亡。

终于,公元618年的春天,隋炀帝杨广众叛亲离被弑,而弑他的并非疆场叛将,也不是造反民兵,而是以前宠幸随从,以及近卫军,彻底结束了他狂荡不羁的一生,也终结了中兴一时的大隋。

从历史中走出来,其实杨广是有回转的余地的,假如因为连年的征战,导致他心力交瘁,假如他看到了民不聊生,心存怜悯,可能真是一个不同的历史结果。但正如前文所说,一方面,他想当然的认为事情便会如何,失去了自知之明,以为欢愉尽在掌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另一方面,由于看不清时局,他便认识不清事物的变化。因此,当天下烽烟再起时,亲信将领背叛,导致他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做出果断的判断。

当然我们今日检讨杨广的成败,不能只看他带来的历史结果,杨广耗用国力物力有其历史背景,这话自然不错。但事实上,明主与昏君往往在一念之间,矫枉过正往往会欲速不达,历史上的明君都做到了一个正字。或许,一直到死,杨广都没能想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这么努力工作,最后所有人却都要反对自己?归根结底,杨广非死于臣下之后,而是自取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历史开讲# ?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方便以后继续观看和讨论,感谢支持![比心] 杨...
原创 圆... 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在多数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和无...
原创 此... 曹操曾经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通常酒是用来解忧之物,可...
原创 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女性的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家务劳动,还要承担国家责任,女...
原创 赵...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秦二世胡亥并没有任何政治抱...
原创 韩... 题记 明明是秦国修的水利工程,为什么叫“郑国渠”?原来,主持此项工程的叫“郑国”,他本是韩国水利专家...
原创 秦... 在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打的最一波三折的应该属于灭楚之战。 始皇帝先派李信率20万大军,初期打的顺风顺...
原创 诸... 说到刘禅,大家可能想到的首先那句“扶不起的阿斗”。他的形象似乎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有人说他傻,葬送了...
原创 晚...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大清从无到有,从昌盛到衰败完整体现了一个朝代的整个生长过程。末期的清朝,成...
原创 村... 翡翠西瓜是当时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宝贝。这是用美国进口的一种玉经过好多年的打磨雕刻,出自于能工巧匠之手,...
原创 多... 一、奇人登场引瞩目 在那广东火车站呀,突然冒出个超级奇葩的人物!这位仁兄名叫爱新觉罗・州迪,那家伙...
原创 诸... 标题:诸葛亮死后姜维搞垮蜀国是玩无间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的兴衰犹如一场戏剧,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姜...
原创 比... 【历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每个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那是天壤之别,差异巨大。很多国家人口众多,如欧洲,...
原创 为... 今年年初,河南省原阳县文管所突如其来地在齐街镇麦寨村树碑设立了一块题为“万俟卨故里”的石碑。 石碑正...
原创 曾... 曾国藩在清朝的历史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已,慈禧太后把握朝政,她对于朝廷事务基本上...
原创 秦... 秦国发展到秦孝公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数年战争已经让秦国千疮百孔,民生凋敝,随时都有灭国...
原创 太... 一、太平天国风云起 今天咱来聊聊那段超级刺激的历史 —— 太平天国风云起!话说鸦片战争后呀,中国一...
原创 跟... 三国里面最为贤明的君主就是曹操,在曹魏集团的创业途中,曹操当好了一个伟大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曹操的内...
原创 东... “招延俊秀,举贤任能”东吴孙权任贤使能,突出表现在他一生中四次任命都督上。 东吴有三十多贤良策士,起...
原创 古... 大家好,今日我们将携手踏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深巷,揭开一个你可能略有耳闻,却未曾料到如此曲折离奇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