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吴孙权,“招延俊秀,举贤任能”
迪丽瓦拉
2025-08-03 17:03:51
0

“招延俊秀,举贤任能”东吴孙权任贤使能,突出表现在他一生中四次任命都督上。

东吴有三十多贤良策士,起核心作用的主要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形成的小型智囊团。

周瑜、鲁肃堪称孙权的“事业之基”,吕蒙是孙权“事业之中坚”。

陆逊可称得上是助孙权走上“事业之顶峰”,孙权坚定地重用这四个人,取得了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彝陵之战的胜利。赤壁之战遏制了曹魏的南侵,形成了南北的均势;荆州之战为孙吴独霸江东建立了基础;彝陵之战造成了东西相对平衡。

使孙吴的国力发展到了高峰,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一、“委周瑜以大任”

赤壁之战是通过决策人孙权,谋划者鲁肃、诸葛亮,卓越的指挥者周瑜共同协作,取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案例。在赤壁之战中,孙权能够果断决策,当机立断采纳周瑜、鲁肃的谋略,和建议起了关键的作用。周瑜对孙权的善于用人做了总结,

并在推荐鲁肃时极力肯定孙权,一方面可以推出周瑜对孙权的肯定,认为可与其成大业。

另一方面也突出地表现出孙权举贤任能与善用人才,有助于他的东吴基业的创立。针对当时复杂的局势,众将领都惧怕曹操,主张迎请而不主张出战。相对于后来孙权对曹操“俯首称臣”,

此刻的孙权并没有屈服,而是坚定信念出战。

在决定东吴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果没有周瑜、鲁肃“迎战曹操”的坚持,没有孙权的果断决策和慧眼识人,东吴的历史乃至整个三国鼎立的历史都可能由此改写。在这关键的时刻,最重要得益于孙权对双方实力的准确分析,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周瑜所提出的切实的建议,可以看出周瑜的建议有理有据而且切合实际。

打消了孙权的顾虑,为孙权的正确决策奠定了基础。随即孙权也做出了坚定的决策,表达了对曹操进行抗击的决心,也表现出孙权的善用人才,对自己基业所奠定的基础性作用

。最后终于在赤壁大败曹军,向自己事业上战略性的成功迈进了一步。

二、“纳鲁肃于凡品”

周瑜、鲁肃在赤壁之战中有推动性的作用。赤壁之战的胜利一方面是得益于鲁肃提出“孙刘联盟”的战略思想,被孙权切实地执行,另一方面取决于孙权的果断决策和善于用将。而孙权与周瑜、鲁肃之间也能够惺惺相惜。

孙权接受了周瑜向其推荐的有谋略的鲁肃,并虚心听取他的建议,而对鲁肃的善识与重用,也确立了他鼎立三国的基础。

他认为鲁肃“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后来实践证明,鲁肃确实也是个值得信赖的人物,成为东吴人才集团构成的基本力量,他投依孙权后,甚得孙权敬重,也体现出孙权善于识人,善于用人的品质。

如他被推荐之后,“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直至与他“同榻抵足而眠”足以看出孙权对鲁肃的看重。

孙权并不因张昭的訾毁而疏远鲁肃,而是对他加以重用。这正显出东吴的兴旺气象,及孙权的善识人才。正是对鲁肃的重用才促使后来鲁肃提出“夜半对”的战略路线,提出“极长江而据守之”以“观天下之衅”;而后“建号帝业,以图天下”的立国策略。

后来根据形势的变化,孙权又采纳了鲁肃提出的“联刘抗曹”的战略决策。

开拓了东吴的基业。这说明了孙权镇守江东,确立了以人才为先的策略,突显出他的虚怀若谷,能识人、善用人的优秀品质,故能割据天下,取得“势分三足鼎”的成效。

可以说如果鲁肃如不遇明主孙权,个人的政治抱负可能就没有机会实现,“榻上策”也将随同他本人一同被埋没。

所以说有伯乐才有千里马,孙权能不断地取得东吴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善识人才和善用人才。由于孙权的果断英明,才能采纳鲁肃的“榻上策”,认为“正与吾见相同”。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将士,并对其有足够的信任,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勇。

鲁肃之所以能成为东吴的名将,正是因得到孙权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孙权对自己的部将能够给予最客观最真实的评价,

且善于运用其优势,这样鼎足江东也就不足为奇,并且得以巩固其政治统治。

三、“拔吕蒙于行伍”

“拔吕蒙于行伍,是其明也。”这是赵咨出使曹魏时对孙权的评价。可见孙权在提拔人才时的明智,具有善于识人的慧眼。孙权对吕蒙的善识重用推动了自身事业的发展: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曹仁驻守的南郡,采纳吕蒙的建议,大获成功;

此后孙权与曹操在濡须作战,吕蒙屡献奇计,又建议夹水口建船坞,果然防范精密,曹操为之折服并不得不退兵。

孙权和刘备为争夺荆州发生冲突,吕蒙又奉命进军,兵不血刃,智取零陵。从中可以看出吕蒙的谋略和才智,也可以看出孙权善用人才,促使其把握住战略性胜利。鲁肃曾极力称赞吕蒙,在此之后孙权便能够对其提拔和重用。

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

东吴立国,所凭仗的是长江天险。而荆州正在长江的上游,没有荆州将无以立国。当时吕蒙要是不趁机取荆州,让刘备站稳脚跟,灭掉曹魏后以天下之兵雷霆之势进攻吴国,那时东吴的处境就尤为危险了。如果孙权没有重用吕蒙,荆州也不能以和平的方式回归东吴。

由此可见重用人才与把握关键战机的重要性。

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而孙权对吕蒙的提拔与重用奠定了,这个一转折发生的基础,为最后兵不血刃即收回荆州奠定了基础。如果说吕蒙善于将兵,那么孙权即是善于将将。

孙权深知吕蒙的善于用兵,在荆州之战中敢于重用吕蒙“权遣吕蒙率众进取”

,同时吕蒙能够不负众望。

取得“乃渡江立屯,与相攻击,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的战绩。在刘备拒不返还荆州诸郡的紧张局势下,孙权派吕蒙完成整个索还荆州的计划,并利用关羽的性格弱点,具有谋略的完成了此次荆州之役。当时孙权并未趁人之危施以报复,

而是给关羽写信,表达愿子女结亲,永结同盟之意。

照常理说这正是恢复与孙权同盟联手抗曹的良机。事情却再一次逆转,而向危险的方向发展。《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提到孙权曾遣使,表达出要将其女嫁给关羽之子之意,关羽回复辱骂其孙权父女,表达孙权之女配不上其子之意。

孙权经过深思熟虑,运用了吕蒙的计谋,开始麻痹关羽,最后将其消灭。

难怪孙权称赞吕蒙“果敢有胆……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可见吕蒙在孙权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吕蒙的才能也在一次次战役中得到了实战的检验,

也可以推出正确用人的重要性,推动了孙权带领东吴走上事业的高峰。

四、“起陆逊于危时”

陈寿《三国志》中对陆逊单独作为一章进行详细论述,可见陆逊在东吴集团中的重要地位,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陆逊给予正面的评价,陆逊在孙权的东吴政权中的重要程度也可见一斑。

陈寿在对陆逊给予了赞赏的同时,对孙权善于用人善于识人给予肯定。《

三国志·陆逊传第十三》中陆逊能够沿用吕蒙的战略思路,在彝陵之战中智取彝陵,彻底稳定了自己的东吴江山和统治地位。

此外孙权的善于用人在《三国志》中,还表现在对其他文臣武将的识别和重用上。当时“其居处服饰,于时奢侈”,也仍然能够看重吕范的忠诚本质,孙权相信吕范等人才,并全力支持自己任用的将士,孙权在巩固东吴江山的实践中,

证实了自己对人才选择的正确性,也体现出孙权期待像“齐桓公”一样,能够巩固江东并长久地统治下去。

孙权性格中明智宽容的一面被突显出来。周泰能够极力保护孙权“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身披十二创,良久乃苏。”由此可以看出周泰能够尽忠于孙权,贤臣择主而事,明主也能果断明智地识人用人。

孙权不忘周泰曾经的拼死相救,他曾说“是日无泰,权几危殆”。

孙权在巩固自己江东基业的同时,不忘对手下将领能够誓死效忠的感恩之情。作为“三朝元老”的韩当能够尽忠于孙权,显出了孙权的领导魅力和才能,使各将士能够折服并为之效力。

大司马朱然病重,“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此处孙权对将士的关照可见一斑。

孙权是善于招延俊秀并真正地珍惜人才,而各文臣武将也都能尽忠于孙权并为其效力。孙权不仅亲贤爱士,善于用士,更善于接纳下属的劝谏,反躬自责。孙权在虞翻“数犯颜谏诤”的情况下,“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刘基劝谏孙权,

而后孙权能够吸取劝谏,并且定下“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的规定。

五、总结

孙权能够当面认错,并高度信任自己选定的统帅,这当中突出的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夷陵之役。这三大战役都是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可孙权却完全放心属下在前线御敌作战,

正说明了孙权善于识人、善于用人的优秀品质。

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和彝陵之战中,孙权的战略思想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并证明其决策的正确和果断。

由此突显出东吴的战略思想最为成功,也得益于孙权的举贤任能和善于用人的优秀品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在历史大势上还是尊重事实,但对于具体的细节,也做出了很多艺术加工。其中...
原创 英... 我国古代历史上,评价高的皇帝基本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除此之外,让人想到的厉害皇帝就不多了。这...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 郭嘉,字奉孝,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和政治家,生于东汉末年,是曹操麾下的一位军...
原创 到... 【历史】从二战历史来看,德国再次崛起后,在欧洲攻城略地,短短几年内,灭掉十几个国家,占领广阔的领土,...
原创 差...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
原创 长... 首先要说一下,单就长坂坡的形势来说,关羽或者张飞要杀出去并不难 曹军当时在战场上有数十万之多,赵云又...
原创 如...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照样能够击败项羽,有1个人可助他攻略齐国!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如...
原创 作... #历史开讲# 明太祖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竟然下命将孟子逐出孔庙,并且说“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
原创 演... 在《三国演义》里,公孙瓒虽然也是一方诸侯,每次遇到敌将却都是第一个首先出马,这主要是因为他手下的武将...
原创 李... 11月2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眼球,而其中最耀眼的当属知名文化传播者李子柒的古装亮相。 ...
原创 明... 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我的室友在寝室,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我的室友发表了一个观点,就是明朝的覆灭和官吏腐败...
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与... 一、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 百家争鸣被众多学者称为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原创 安... 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了不少的文物,有不少的盗墓贼,就专门盯着这些大型的古墓,从里面盗取...
原创 他...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应此而立,有人因此流芳百世,一代枭雄千古传唱,也有人因此遗臭万年,在历史这道...
原创 德...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550万大军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莫斯科郊外。德军和苏军...
原创 官...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
原创 不... 战争难抉择,命运多舛 1、为国抗战,奔赴前线 廖耀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
原创 “...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 在香港电影中,往往不能缺少一个元素和一位人物,那就是...
科教向“新” 区域提“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宋时期,一场地震导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平原凹陷。斗转星移,凹陷处形成了风...
原创 一... 二战中,有许多神奇的国家,比如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本应该有着强劲的战斗力,结果却成了软脚虾,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