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皇后刘娥一生无子,其侍女李臣侍奉宋真宗怀孕生子。刘娥请求宋真宗将孩子抱到自己怀里,亲自教育他,培养宋仁宗这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仁慈君王。
刘娥死后,有人向仁宗报告说,他的生母是李臣妃,是刘娥毒死的,仁宗悲愤不已。他一边派人包围刘府,一边打开李臣妃的坟墓检查,却发现生母尸骨清晰,没有中毒的痕迹,而且还穿着一身一等贵妇的衣裙,充满哀悼的荣耀。
宋仁宗亲自考察后,感叹“人言不可信”,提醒自己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可轻信。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真相,与故事完全不同
张宪皇后刘娥出身贫寒,被史书赞誉为“有鲁吴之才,无鲁吴之恶”。 12岁时,赵祯即位为皇帝。刘娥在幕后听政,经常教导赵祯要体谅属下,不要为了自己的好恶而浪费人财。
宋仁宗性情纯洁仁慈,在刘鹗的教导下,将“仁”字发挥到了极致。
有一次,仁宗在御花园里散步。每走几步,他都会回头看一眼。跟随在他身后的宫女太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仁宗问其原因,他摆摆手,不语。仁宗回到宫中,急忙向曹皇后要水喝。皇后好奇他为何不让下人等他喝水,而是一路忍渴?
仁宗道:“我回头看了好几遍,都没有看到他们准备水壶。如果我喊口渴,他们拿不出来,他们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不就是一个吗?”喝口水?我会耐心地再回来。”
还有一次,仁宗在政治宫里忙到深夜。他隐约听到宫外有卖羊肉汤的声音,便走了出去。
随行太监仔细观察他的话,请求仁宗让小太监去外面买点羊肉汤。仁宗想了想,摆手拒绝。虽然很饿,但他不愿意打扰小太监的休息,也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开宫门。太监要为他准备御膳房,但仁宗拒绝了。
第二天一早,皇后问他为什么不让御膳房做羊肉汤。他说:“如果我昨晚点了羊肉汤,御厨每天晚上都会宰羊熬汤,这成了规矩。就因为我想要一碗,羊肉汤害死了那么多人,我可以实在受不了,那我就放手了。”
还有一次,仁宗吃饭时吃了一粒沙子,撞到了牙齿。侍奉他的侍女吓得跪下求饶。但仁宗连忙示意她站起来,轻声道:“快站起来,别让任何人知道我吃了沙子,这是死刑!”
其他皇帝想喝水、喝汤、吃沙子,都会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的喜恶,但仁宗却不会。他首先考虑的是他的行为是否会让人们不舒服,是否会导致人们受到惩罚。由此可见,他确实是善良到骨子里的!
君子谦虚,德行一方面;圣人的谦虚会给世界带来祝福。
嘉佑年间,苏轼与苏辙即将参加科举考试,苏辙突然病倒。宰相韩琦很欣赏苏辙的才华,向宋仁宗请求推迟科举考试,但仁宗居然同意了。原因是,苏兄弟才华横溢,如果苏澈因病不能参加考试,那就太不公平了。
然而,苏辙病愈后,却并不领情,在《科院试制》试卷中直接批评仁宗的好色和误入歧途的政策。苏澈虽然才华出众,但告发皇帝却是重罪,众人还是颇有争议。仁宗却说:“我一向要求大家坦言,如果苏辙因为他的直率而抛弃他,那么天下人会怎样议论我呢?”
随后,苏轼、苏辙兄弟双双入列。
宋仁宗统治时期,发生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科举大考试。考官是欧阳修,苏轼兄弟,曾氏兄弟,程氏兄弟……唐宋八大世家仅三人,还有理学大师、宰相等人。堪称千年一遇。
宋仁宗死后,《宋史》记载:“京城大罢,街边哭号数日,连乞丐小孩都烧纸钱,在宫前哭号。燕国人无论距离有多远,王国都会哭泣。”
西夏皇帝李良佐觉得两国已经有20年没有发生战争了。他在宫外设立灵堂纪念,感叹道:“天下无此仁义之王!”
辽道宗耶律弘吉闻讯,抓住宋朝使者的手痛哭不已。他专门为宋仁宗修建了一座陵墓。
仁宗初期,韩琦只在宰相时期与西夏李元昊交手过一次,就败了。范仲淹当上宰相后,强兵习武,在边境布兵,使西夏国二十年来不敢窥视中原世界,这种情况在他死后又持续了十多年。
历史上,像宋仁宗这样以“仁德”让世人印象深刻的皇帝,只有一位。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宋仁宗真正将这些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古人有“仁慈不导致战争”的说法,但宋仁宗却打破了这条铁律。就连他的敌人也对他十分仰慕,不忍与之争斗。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不过如此。
观朝代兴衰,知天下人,推荐朋友读《宋史》。所有的智慧都可以在历史书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