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把这一天作为他即皇帝位的吉日(当然是请大师看过的)。
按照礼仪规定,首先是在天明时祭告天地。当然,在此之前,他已足足斋戒了三日。到十一日这天,他便穿戴一新,骑上骏马,在百官簇拥下,前往天坛祭告天地。
天坛设于德盛门外,是一处宽敞的略呈长方形的场地。天坛就设在正中央,四面设有台阶。坛上安放一张香案,上铺黄绫缎,设“上帝”神位,前面摆放香炉。
皇太极还未到跟前,就远远下马,恭候一旁(遵从的应该完全是汉制礼节)。诸贝勒大臣和百官分东、西列于天坛两侧。为首的是大贝勒代善,以下是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托、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等诸兄弟子侄;接着便是额驸杨古利、固山额真谭泰、宗室拜尹图、叶克舒、叶臣、阿山、伊尔登、达尔汉;再往下,便是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有大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马光远、外藩蒙古有察哈尔部、科尔沁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敖汉部、奈曼总、巴林部、土默特部等十六部共四十九名贝勒。还有满洲、蒙古、汉人文武百官都安序排列。朝鲜的两名使臣也被排列其中。
而在百官之外,沿场四周又布列有数层八旗兵。
时辰一到,便有满州和汉族各一名导引官来到皇太极面前,引领他来到坛前,拾阶而上,面向“上帝”神位站立。赞礼官高呼:“上香!”皇太极便在案前跪下,从导引官手中接过香,连上三次。
接着,仍按上面程序,分别把帛和装满酒的爵恭敬地放到香案上。
敬献完毕,读祝官手捧祝文登坛,面向西北跪下,高声诵读祝文(应该是满、汉和蒙古文 )。祝文的大体意思,是向“上帝”报告皇太极十年所取得的巨大功业,并请求上帝批准皇太极即皇帝位。以此来表明他是“命世之君”,有权统治全国。
宣读完祝文,皇太极便和百官依次入座,他先饮酒,吃祭品,然后分给百官,并当场吃掉。
这其中还有一个细节。根据古礼规定(当然是中原古礼),祭天地都用“生太牢”(生肉之类),祭毕,将生肉分给臣属,带回家煮熟食用。
但皇太极认为人类早已吃熟食,而祭祀还用生肉,是对天地的污亵。因此他改革这一古礼,规定此后祭祀一律改用熟食品,仪式一结束,当场吃掉。
仪式的第二项内容,便是在大政殿举行“受尊号”礼。殿内正中放一把金交椅,周围摆放御用的一套新制作的朱红色油漆仪仗。
仪式一开始,导引官引皇太极经大殿正面拾阶登殿,入座金交椅,百官仍分左右两班站立。这时,乐声大作,赞礼官高呼:“跪!叩!”
百官向皇太极行叩首礼。赞礼官又呼:“跪!”百官随口令刚跪下,多尔衮与科尔沁贝勒巴达扎、多铎与豪格双双从左边班列中站出,与此同时,岳托与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托、杜度与孔有德双双从右边班列中站出,他们每两人合捧一枚皇帝御用之宝,上前跪献给皇太极。他们代表了这个政权统治下的满、汉、蒙古及其他少数民族,把象征着皇帝权威的的御用之宝交给皇太极,就表示把国家的最高权力授予了他,完全承认他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献宝之后,满、汉、蒙各一名代表,又手捧本民族文字的表文,站立殿东侧,依次宣读,自是对皇太极的一番赞颂。读完,又是一次叩头礼。
礼毕,在殿前立一鹄,命善射者较射,优胜者有赏。
到此,继位仪式完成。
也是话说到此,你看看,皇太极的这套登基仪式,是不是完全汉化的。就连接下来的祭祖和接下来的封臣属,其实也都与中原历朝历代相仿佛,只是在内容上略带有满族生活的特点。
但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在于,在整个仪式过程中,皇太极自始至终都坚持满、汉、蒙古三位一体,同时又以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写表文,更是反映了他已开始重视各民族的巩固和融合。
当然,他的这套做法,也是历代王朝所不曾有过的。比如汉族封建统治者不管是新建王朝,还是后世子孙继承皇位,他们都要摒弃少数民族于宫墙之外,而到了辽、金、元建立政权以后,他们则又是采取了排斥汉族的政策。
这也是这一期最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