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前195年,刘邦结束了平定英布叛乱的战争回到了长安,在战场上刘邦被流矢所中,伤势难以痊愈,身体每况愈下,回到长安后,他的妻子吕雉安排了顶 级的医生为他治 疗,然而刘邦却拒绝了治 疗说:我本出身底层,手持三尺剑取得天下,这期间种种大事小事,难道不是上天的意愿么?我的命其实也在上天,难道是什么人间的医生能决定的么?
吕雉知道丈夫的命可能不太久远了,然后就有了著 名的临终榻上问对
吕雉问:你百年之后,萧何身体也不好,如果他也死了,谁来做丞相呢?
刘邦说:曹参
吕雉又问:那曹参以后呢?
刘邦说:王陵,王陵这人正直但有点死板,让陈平帮他,陈平智慧过人,但缺少魄力,周勃这人厚重少文,但安 定刘氏江山的,一定是他,可以让周勃做太尉,既帮助王-陈组合,也准备下一任接 班。
吕雉接着问:那周勃之后呢?
刘邦瞅了吕雉一眼,说:这就不是你该关心的了
按照一般的理解,刘邦这么说的意思是,到时候你年龄也差不多到日子了,关心不到这么远了,其实刘邦的深意恐怕未必如此。
这要从刘邦临终前的政 治生 态环境说起,当时的太子是刘邦和吕雉的儿子刘盈,刘邦对刘盈各种不满意,想换成他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但吕雉是和刘邦在沛县起家就参与的原始股东,和刘邦的沛县元从功勋集团都是街坊邻居,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她的妹妹吕须的丈夫就是樊哙,她的哥哥吕泽,弟弟吕释之皆军功封侯,整个吕家,既是后戚更是元从的军功贵 族集团领 袖。在吕雉或明或暗的授意下,刘邦的换人计划遭到一致抵 制,无法成功,刘邦只好作罢。
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当刘邦发现吕雉用了张良的谋略请出来商山四皓为刘盈站台时,和戚夫人抱头 痛哭来着。(因为知道换刘如意已无可能)
加上在刘邦平定英布期间,吕雉诱杀了韩信,基本将刘邦身后内部和外部的一切不可控因素都消 除得七七八八了,要说刘邦不清楚吕家可能尾大不掉那是不可能的,要说他不为之早做准备更是绝 无可能。
榻上问对的人事安排,就是刘邦的明牌应对。
萧何曹参都是元从集团,和吕家基本上利益是大体一致的,也是吕家的基本盘之一,应该能稳定局势。
如果曹参死了,元从集体里就没什么人能够压制住吕家了,这时候一身正气的王陵为相,是不会和吕家沆瀣一气的,双方很可能冲突。此时的吕家有两个选择,可以选择收敛,大家你好我好,吕家继续为刘氏江山保驾护航。如果吕家不收敛,那就该用上陈平和周勃了,他们就是刘邦的后手。
后手要能立足才行,否则早早被拔除就不叫后手了,刘邦首先用榻上问对的形式解决了后手的合法性问题,然后马上干了一件事,让陈平和周勃去燕国战场,拿下前线指挥官樊哙,周勃控制军 队,陈平杀樊哙。
陈平周勃到了燕国,只执行了刘邦一半的命令,周勃接管了军 队,陈平控制了樊哙没杀他,送上了囚车发往长安。
这其实就对吕家的投名状,但更可能这才是刘邦的真实意图。以刘邦的识人,对樊哙的了解,怎么可能会产生马上要杀人的深 度怀疑?
事实上,陈平周勃都顺利过关,以后的发展和刘邦的设想高度吻合,王陵继任丞相后和吕雉多次爆发冲突,王陵次次据理力争,陈平和周勃要么打酱油,要么就是支持吕雉。
王陵曾愤怒的问陈和周,你们这样对得起先帝么?陈平意味深长的说:现在当面据理力争,我们不如你,将来保全刘氏江山,你不如我们
其实,我们站在上 帝视角看历史的全貌,陈平说这话时,在他和周勃的心里,B计划就已经启动了。
此后的发展是,吕雉换掉了王陵,吕家权势滔天。陈平周勃一直隐忍不发,等到吕雉死后,周勃立刻控制住了北军,将吕家连根拔起。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那一幕,刘邦瞅了吕雉一眼说:这就不是你该关心的了。这其中的深意,潜在的意思不仅仅是你可能活不到那一天了,其实刘邦大了吕雉15岁,吕雉未必活不到那一天,但如果B计划启动,吕家确实没什么必要关心以后了。
时隔2000多年,刘邦的那冷冷的一眼仍不免让人感到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