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开港与城市近代化探析——以日本开港为中心”讲座
11月1日上午,“东亚开港与城市近代化探析——以日本开港为中心”主题讲座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教B401会议室举行。
本次讲座由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张晓刚教授主讲,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穆崟臣教授主持,徐学琳副院长和教师代表朱易兰、袁昆仑、易萧、徐艳波、吴东铭、钟雪、杨润生、朱益民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
张晓刚教授先是对与本次讲座相关的几组概念进行辨析,如近代化、现代化、早期现代化、中体西用、和魂洋才、东道西器等,这些概念都是中日韩近代遭受西方侵略的反映。在对概念解释的基础上,张晓刚教授从中日韩三国近代化起步的处境谈起,认为从朝贡贸易体系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三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传统的渔村码头因“开港”而向近代城市过渡并成为近代化的“实验场”。随着被动和主动的开放,19世纪末,中、日、韩三国分别步入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和殖民地社会的迥异发展道路。
★
张教授指出:回望历史,中国1840年的开放是被动的,1978年的开放则是积极主动的,我们取得的成功表明,“唯有自主开放才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
本次讲座使在场师生对东亚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