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笼:不动刀枪,让人活活站死,比满清十大酷刑残忍,枷号终极版
迪丽瓦拉
2024-11-02 19:07:31
0

原标题:站笼:不动刀枪,让人活活站死,比满清十大酷刑残忍,枷号终极版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是什么?

笔者认为是站笼。

虽然不动刀枪,不像凌迟那样血肉模糊,但站笼是死刑,就让你站在笼子里,几天几夜,活活站死。

站笼是特制的,高度固定,大概在1.8米左右,人进去之后,脖子卡在笼子顶,脑袋露在外面,如果身高没有超过2米,都难逃折磨。

脚底下垫着砖块,随着用刑时间推移,一块一块抽走,受刑人要么踮起脚尖,让脖子松快点;要么吊着脖子,让脚松快点。

踮着脚尖,卡着脖子,肯定也睡不着,就这么硬生生耗死你。

站笼是死刑示众,一直站到死。有些身子弱的,一天就死了;身强力壮的,估计能扛几天。头一个尝试站笼的外国人——法国神父马赖,身子骨就是好,活活站了4天才向上帝报道。

笔者认为能够速死的都不算酷刑,像砍头、腰斩什么的,就那么一瞬间的事。很多人说凌迟也很惨,其实凌迟虽然看着吓人,其实割不了多少刀,受刑人就麻木了,没了知觉,大脑受不了痛苦把感官系统关闭了。

站笼不一样,直到真正的死亡来临之前,受刑人都是保持清醒的,能够体会到钻心的痛苦,通过让人极度疲劳+剥夺睡眠致死,这太残忍了。

站笼行刑的过程还有很多花样。

比如说把砖头全部抽走,在受刑人脚底绑上沙袋;或者将砖头换成石灰,让受刑者踩着石灰,在烈日下暴晒,石灰产生的高温会让受刑者的皮肤逐渐被腐蚀。

这样的话虽然痛苦,但却减少了受刑的时间,所以有时候,犯人家属会买通刽子手,让犯人速死少受点罪。

受到站笼刑罚的人是怎么死的呢,是不是跟绞刑一样窒息而死?

其实并不是,绞刑是通过压迫脖子周围的肌肉,使人窒息而死;站笼并不会给脖子那么强的压迫力,受刑人真正的死亡原因是神经高度绷紧到极限后的猝死。

奇怪的是,站笼死法如此残忍,竟然还有死刑犯通过贿赂的办法主动要求被站笼处死,因为中国古代都希望能留全尸,如果死无全尸,可能下辈子没法投胎转世。

站笼的来历

很多人认为站笼是清朝满族官员毓贤发明的,此人确实是个酷吏,在山东任职时,为了震慑犯罪,竟然在两个月内用站笼处死了370个人。这些犯人中,确实有江洋大盗,但其实也有不少小偷小摸,甚至无辜百姓。

毓贤

自古酷吏没有好下场,这个毓贤庚子国难时主张利用义和团,后在洋人的压力下,被慈禧赐死。

其实站笼在明朝就已经被大规模使用了,站笼又叫立枷,是枷号的终极演化版,中国人真的将木头作为刑具玩出了花。

立枷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正式成为了官方的刑罚,直到清末才逐渐被废除。宋朝时,可能觉得过于残忍,立枷被限制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又开始大行其道。

洪武大帝朱元璋是个酷刑爱好者,连这位爷都觉得立枷过于残酷,不能滥用,于是对受刑人的身份和可以使用立枷的官府做了限制。

可惜明朝特务机构横行,太监、锦衣卫可不管那些,站笼又开始被滥用,喜欢炼丹的嘉靖皇帝曾经再次对站笼的使用做出限制。

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就经常用这种酷刑对付东林党人。

清朝时,站笼成为官方刑罚,站笼的使用达到巅峰。

为什么站笼又叫做立枷呢?

仔细看一下枷号跟站笼,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用木头把头固定起来。如果再用笼子把犯人固定住,不就是立着的枷号。

枷号有多残忍?

说起枷号,历史更加悠久,这也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酷刑。

大家在电影中应该都见过了,《水浒传》里的好汉们,不少都戴过枷,就是把手跟脖子都用一块板子固定住。枷号有两个要点,一是枷有多重;二是枷要戴多久。

比如武松犯的案子较轻,大闹飞云浦时就戴着铁叶盘头枷,这是种七斤半的小枷;卢俊义的罪名是勾结叛军,再加上他武功高强,所以戴的100斤死囚枷,如此重枷,足以让人生不如死。

清朝时,又发明出终生枷号。

戊戌变法失败后,陷入疯狂的慈禧将怒火撒到了光绪身边的太监身上,慈禧认为其中一些太监串通宫内外,扰乱大局,其中4个当场乱棍打死,剩余的一半永远枷号,另一半枷号2年。

你可别以为永远枷号就真的能一直枷号到老,重枷之下,这些犯人往往活不了几年,就被这木枷折磨死了。

你想想,戴着这么一块大木头,手也没用了,必须有人帮忙天天喂饭、喂水、进食、排泄,晚上也睡不好觉。

所以枷号跟站笼一样,只要戴着就是折磨,一直到死,无非就是时间更长了。

笔者对枷号的深刻印象还来源于电视剧《洪武大案》,有个可怜的老人,因为实在饿得不行,偷了一袋粮食,竟被头戴枷锁关进大牢,因为交不起20贯松铐费,结果被戴枷关了整整三个月。

老人哭着向朱元璋请求:“陛下,这枷、这铐太沉了,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朱元璋一怒之下将狱卒全部革职查办。

这个情节不禁令人潸然泪下,古代这些可怕的刑具,到底多少次用在了可怜的普通老百姓身上?

人性的恶

人类是这个地球上唯一一个会折磨同类的物种,古今中外,人类将多少创意用在了发明酷刑上,恐怕已经难以统计。

人类为什么对发明酷刑乐此不疲?笔者不知道,但这反映了人性的恶。

幸好,清朝就已经废除了所有肉刑,站笼、凌迟此类的刑罚已经彻底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废除了死刑,我们国家也正走在废除死刑的路上,这都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笔者始终认为,严刑峻法震慑不了犯罪,酷刑发明家朱元璋已经用自己肃贪失败的案例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
原创 战... 1950年3月,李文,这位曾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和第五兵团司令的将领,在重庆西南军事政治大学高级研...
原创 刘... 在之前的文章《刘邦分封了十(九)位同姓诸侯王,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中,我提到过西汉初年有十(九)位同...
原创 封... 在封神世界中,姜子牙受命于元始天尊,封神三百六十五位,每位正神都各自守护一方。 随着历史的演变,...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殉葬制度是一种极具历史背景的仪式,既令人毛骨悚然,又长久地在社会中流传。尽管它的残忍性受...
原创 日...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崛起之路可谓一目了然。从一个长期封闭的岛国,到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日本在近代史...
原创 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他们承担了许多重要职责,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在生理上经历...
原创 4...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1946年4月,沙岭战斗结束后,第四纵队的司令吴克华被调往其他岗位,上级决定将...
泛舟赏菊 沪上今昔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行书上海二日游诗二首(书法) 陆深(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 【藏...
原创 他... 1963年,杜平从沈阳军区副政委升任南京军区政委,并排在了第七位。当时南京军区设有七位政委,这让人不...
原创 朱... 1955年初,拟定的授衔名单提交给朱德审阅。细心的朱德在中将名单中发现少了一个人,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
原创 正... 提到三国名将,99%的人会脱口而出:关羽、张飞!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翻开正史《三国志...
原创 亚... 目前与我国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一共有13个,其中12个与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另外1个是不丹...
原创 他... 1954年,郭林祥担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职通知。他需要在军政委和四川军区副...
原创 三...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联合废除了晋国的晋静公,并将晋国最后一部分土地瓜分。晋静公被迫迁往普通...
原创 赵...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国君之一,他主导了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胡服骑射,使得原本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