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别再被三国演义误导了!真正想匡扶汉室的其实不是刘备曹操
迪丽瓦拉
2025-08-04 16:03:29
0

煮酒论英雄论不出“匡扶汉室”

东汉末年,各地诸侯们群起争霸,举国上下战乱不断,汉朝皇室的统治权也岌岌可危。以董卓的反叛为首,各地诸侯纷纷开始招兵买马,逐渐扩大自身的势力。

董卓死后,逐鹿中原的浪潮反而越来越高涨。

有趣的是,这些人中不乏打着“兴复汉室”的名号四处征战,有的人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并没有皇帝的名号,却享受着皇帝的待遇。

在三国记载中,刘备和曹操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

刘备在当时号称自己为“扶汉室之昌也”,并且就建立了蜀汉政权。曹操身任三国时期的魏国丞相,更是采用了遵奉汉室宗室等措施来维护汉朝的形象。

随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当初为“兴复汉室”而起兵争霸的目标逐渐变成扩充疆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纷争,而此时三国相争的目标也变成了争夺皇帝之位。

那究竟有没有人全心全意为了汉室奔波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刘备曹操绝对排不上号。

兵败而亡的太原王氏

王允出自名门望族,他的家族当时与汉朝廷的关系非常紧密。

也正因为这层关系,王允年仅19岁时就成为了州郡的官员。有了家里的帮衬,再加上他自身才华不浅而且政绩不错,他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他的仕途步步高升,成为了侍御史。

在他的任期内,发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起义——黄巾起义。

俗话说,危机中总会伴随着转机,这次的起义也给了王允一个升官的机会。

在带兵讨伐黄巾的时候,王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率领军队绞杀黄巾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这次的大胜,王允上任豫州刺史。

如果仅是这样还不足以为显示他的有勇有谋。

在这场平复动乱的战争中,王允在进攻敌军的同时,还在俘虏中寻找叛徒,最终查到了当时的朝廷宦官张让的头上。

最终,王允拿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张让与黄巾军有书信往来,坐实了张让叛变的事实。

无奈的是,当时当权的汉灵帝是一个昏君,面对张让的狡辩,他竟然选择了相信,并且放走了张让,这也导致王允当时的处境十分困难。

毕竟张让在当时是朝廷的重臣,张让对王允怀恨在心,想陷害他肯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好在王允的家人在他身陷囹圄时尽全力帮助他,家人们四处奔走,终于将王允从张让的阴谋里救了出来。

但是即使身陷这样的风波,遭受了委屈、沉沦、陷害和侮辱,王允却仍旧一心忠于汉室,将毕生都奉献给汉朝的初心并没有改变。

汉灵帝驾崩之后,张让又一次从中作乱,并且用阴谋杀害了何进。朝廷上下一片大乱,此时袁绍也有了充分的理由带兵进攻。

当袁绍和张让厮杀得两败俱伤时,董卓看准时机,直接打进了皇宫,并且杀害了何太后。

此时的汉朝早已岌岌可危,但王允的信念却没有丝毫动摇,他仍在为恢复汉室的地位而奔走着。

董卓的背信弃义惹怒了众人,大家纷纷指责他的残暴。

各个诸侯也有了同样的出兵理由——讨伐董卓,除掉叛贼。

但虽然每个人都打着这个幌子,但是最真实的目的却并不在此。诸侯们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这也威胁了皇室的统治地位,削弱了朝廷的力量。

此时,王允领导的“保汉党”也在绞尽脑汁地为汉朝廷驱除这些威胁。

在历史上,王允最为人知的事迹便是策划了著名的“连环计”,正是因为这一计谋的顺利实施,才促成了东汉末年的一系列重要事件的发生。

王允献出了自己的养女,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貂蝉,让她使用美人计,扰乱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

也幸好有貂蝉的美人计,董卓与吕布反目成仇。王允此时再游说吕布,终于让吕布起了杀心,除掉了董卓。

除掉董卓之后,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廷的秩序。

但是即使除掉了董卓,也还有无数人在窥觑汉朝的皇位。

一个朝廷的覆灭,是由内到外的崩溃,即使王允力挽狂澜,也无法改变汉朝覆灭的命运。

当叛军包围王允时,他无奈地看了一眼岌岌可危的汉朝。这是他毕生的理想和信念的依托,也是他一生的心血所在。

其实王允在政治上始终都是忠诚、智慧且机智的,他一直都为国家利益着想,并且经常采取巧妙的策略来应对汉朝的复杂局势。

但是即使对当时的政治斗争有着敏锐精确的洞察力,他也无法挽回王朝覆灭的趋势。

王允尽到了作为臣子的职责,尽了自己的全力。

九泉之下,他也仍旧问心无愧。

忧郁而终的“王佐之才”

同王允一样,荀彧也是一个有着“匡扶汉室”理想的忠臣。但遗憾的是,他的一腔热血却被虚伪的诸侯们所欺骗了。

当董卓起兵叛乱的时候,荀彧就预测到了天下即将有战乱。

为了躲避即将来临的战火,他带着家人投奔了袁绍。

由于袁绍有爱才惜才的名声,并且荀彧的弟弟也在袁绍手下,他觉得投奔袁绍的话兄弟俩有个照应。

但袁绍却并不是荀彧心目中的那样,他只是打着爱才的幌子,实际上却是以自己为中心,一心只想为自己赢得名利。

而且袁绍不会管理人员,优柔寡断,荀彧认为他的处事方式不足以成大事,于是便决定投奔曹操,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当时曹操自称是汉朝的丞相,这也间接承认了汉朝的统治地位。

而且曹操在各诸侯中间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荀彧认为,这几点优势足以让他帮助曹操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抱负。

有了荀彧在身边,曹操更是如虎添翼,战无不胜,打下了大半的江山。

此时的曹操已经算得上是诸侯里的“老大哥”了。

同时,荀彧惜才且看人极准,他重用人才,为曹操搭建起实力雄厚的“智囊团”,他们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成就上功不可没。

除了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华之外,荀彧也是一位文采斐然的文学家。

他著有《荀子》一书,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并且荀彧的思想道德上始终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君主必备的德行,如何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因此不难看出,荀彧的格局和眼界并不局限于一时的朝廷大权,更是关乎天下的。

可荀彧却仍旧有看人不准的时候。

他将兴复汉室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了曹操身上,可惜曹操却并不是真心想将朝廷大权交还给汉献帝。

荀彧没有料到,曹操的身上竟然还有这样的野心。

由于政治理想的分歧,两人后来的矛盾不断积累,终于到了无可挽回的爆发地步。

当荀彧阻止曹操成为爵国公的时候,曹操直接在后面的事务中弃用荀彧。

没有了曹操的支持,荀彧匡扶汉室的政治理想之光也渐渐被残酷的现实浇灭了。

荀彧的后半生都在愤懑和抑郁不得志中度过,他对人的信任也终被消耗殆尽了。

彼时的荀彧之于曹操来说,已经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无奈之下只能将荀彧调离中枢智囊团,发配征讨孙权的军团中。

也正是这一举措,葬送了荀彧的性命。

荀彧在讨孙途中,积郁成疾,最终消逝于安徽寿春。

“义绝武圣”关云长

如果前两个人是在用智力与计谋实现理想,那他就是在用生命和精神“扶汉室于将倾”。

当时,刘备和诸葛亮也号称“匡扶汉室”,不过他们扶持的是刘备及其后代,而并非是朝廷当时的掌权皇帝汉献帝。

或许他们心中都明白,匡扶汉室只是一个拉拢人心的说法,而真正竞争的是自己能否拥有掌管朝廷的大权。

虽然刘备的目的并不单纯,但跟随他的大将关羽却是一心效忠于汉献帝的。

官渡之战时,他英勇斩颜良,之后镇守荆州,收编山贼,为汉室奔波操劳。

如此将生死置之度外,也表明了他对汉献帝的忠心耿耿。

后来,汉献帝将关羽封为汉寿亭侯。而这个头衔也影响了关羽的一生。

在他随后的年月里,他都顶着这个头衔为汉献帝拼杀,与曹操和孙权对抗。或许是为了报答君主的赏识之恩,或许是为了不辜负这个头衔,关羽无数次奋不顾身地厮杀在前线,毫不惧怕曹操和孙权的强大实力。

随后,刘备在汉中称王,并且派关羽前去镇守荆州。荆州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关卡,距离曹操的阵营比较近,刘备难以控制。

当时,刘备虽然拿下了汉中,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曹操却总是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对刘备发起进攻。

在当时的关羽看来,这正是他报效汉献帝的绝佳机会。

于是关羽在镇守荆州的时候,还对樊城、襄阳等地发起了猛烈进攻,想要剿灭曹操余下的兵力。

当时,天下局势已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为提防曹操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孙权与刘备结为了盟友。

孙权虽然名义上与刘备结盟,但实际上却并不服刘备,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并且孙权曾与关羽有过矛盾,因此他是必不可能援助关羽出征襄阳的。

再加上刘备刚拿下汉中,正需要修养兵力,因此也不可能派出部队支援关羽。

所以得不到帮助的关羽,只好孤身奋战。

不过关羽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帮汉献帝收回江山,因此他也并不惧怕敌方的实力。

战争刚打响的时候,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敌人们听到关羽的名字都闻风丧胆。

但很快他的军队就与曹操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

就在关羽的兵力与曹操相持不下时,孙权又趁乱进军荆州,此时的关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由于战时过长,关军的士气大大降低,再加上还要经受孙权的袭击,军队中更是少了锐气,疲惫不堪。

没过多久,寡不敌众的关羽失掉了荆州,整个军队中军心大乱,自然很快就被曹操剿灭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关羽都满怀着热血和理想,忠心耿耿地为汉朝拼搏厮杀。

以致于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关羽始终都是肝胆侠义的象征。人们敬佩他,敬仰他,以他为榜样,这也同样证明了关羽的磊落和大义。

结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朝的存在就宛如沧海一粟。

虽然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当时那些人们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很难让人记住每一个战士的名字,但是身处当时的时代洪流之中,我们却不得不佩服那些忠于自己的理想,一心为天下的义士。

匡扶汉室,可能是许多人追名逐利的借口,但它也是高尚之人终生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信念。

在亘长的黑暗中,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同流合污,总有人铭记着理想和信念。

可能他们会被小人迷惑和陷害,也可能被世人嘲笑,或许也有人为他们的才华感到惋惜,虽然他们努力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但是他们的英明流传千古,令人敬佩。

理想和信念,从古至今都无比珍贵,而那些坚守信念的人,坚持初心的人,是永远值得人们敬佩和学习的。

即使时间流转了千万年,理想之光,信念之火仍旧耀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俄... 俄罗斯,作为国土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似乎总和很多形容词绑定在一起。例如,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一的...
春节上榜!“非遗”总数世界第一...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
原创 用... 刀笔吏不能做公卿,小人物不能掌大权,五千年的历史早已印证了这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熟悉历史的朋友...
原创 犹... 要说起世界上命运最悲惨的民族,人们肯定会首先想到犹太人,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犹太人都没能拥有自...
原创 二... 日本战俘在苏联境内的生活也比较有趣。1945年11月,第一批5000名关东军战俘被苏军专列押送至坦波...
原创 加... 加拿大,这个国土面积达到99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比中国还要大,但其现役部队总兵力却仅为...
原创 侵... 前言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华民族一次浴火重生的考验。整整十四年,鲜血染红了...
原创 古... 古埃及的金字塔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它们不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古埃...
原创 在... 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昔日的漫漫旅途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蜕变,如今已化作高铁与飞机的轻盈穿梭,将世界...
原创 北... 北宋年间,两次相隔二十六年改革均以失败告终。 一场是宋仁宗年间的范仲淹变法,史称“庆历新政”;一场是...
原创 赵...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气陡变,大雪飞降,寒气逼人。宋太祖赵匡胤召弟光义入大内,摒退左右...
原创 历... 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是一个把权利扔在地上,让一些歇斯底里的疯子捡起来的怯懦者——普京 ...
原创 如... 《——【·前言·】——》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个错失的良机,一位将军的命运就此改写。1863年5月...
原创 史... 史上生育能力最强的帝王:一生娶500多名妻妾,生育800多位子女 1672年,摩洛哥菲斯城内,一场惊...
原创 铁... 南斯拉夫曾是欧洲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二战后,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力量,连当时的苏联都要忌惮,不敢轻...
原创 中... 气吞山川敛六合,身世如谜议千年,这话用来形容秦始皇,很是贴切。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惹人热议的,除了他...
原创 斯... 历史是客观的,但同时也是有立场的。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否伟大,需要站在他代表的民族、国家和立场上,...
原创 非... 在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确实存在这样的部落——辛巴族。这个部落的女人不喜欢穿衣服,会用红泥涂抹身体来...
原创 建...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
原创 就... 就凭大清留了那么多疆土,就不能彻底否定他,明朝那是真挫 明朝君王没有开疆扩土的意识,而且喜欢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