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中只有一匹汗血宝马,四骏被国内永久收藏,另2骏成遗憾
“昭陵六骏”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有名的,所谓“六骏”本来是李世民的六匹坐骑,象征他戎马一生,这“六匹马”在昭陵北麓祭坛旁静静的站立了1500多年。
东侧的第一骏,叫“特勒骠”,这匹马是突可汗的某个儿子相赠,体型健壮,腹小腿长,是有名的“汗血宝马”。 公元617年的时候,李世民曾骑着此马追击敌人一天一夜,跑了200公里,交战数十次,终把敌人打败。
东侧的第二骏,是“青骓”。“青”并不是说颜色,而是“秦”的音译,他来自大秦国(也就是罗马帝国),骓是顶级宝马的意思。公元620年,李世民骑着青骓,率领一队精锐的骑兵,直冲窦建德长达20多里的军阵,青骓驮着李世民横冲直撞,连着中了五箭,受了重伤。
于是李世民换上“什伐赤”继续作战,“什伐”在波斯语中是:战马“的意思,”什伐赤“就是”红色战马“,它是东侧的第三骏。”什伐赤“的臀部在这次战斗中了五箭,不过李世民打垮了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基本上完成了大唐的统一。
西侧的第一骏叫“飒露紫”,“飒露”本是突厥语,有勇健的含义,“飒露紫”就是“威猛的紫色马”。 在公元620年,李世民和王世充发生战斗,“飒露紫”在战斗中身亡。
西侧第二骏,叫“拳毛騧(瓜)”,因为这马长了一身黄色的卷毛,所以被称为“拳毛騧”,公元621年,李世民和刘黑闯作战,因为战况激烈,“拳毛騧”最后中了九箭死了。
西侧的第三骏,是“白蹄乌”,“白蹄”同样是突厥语,意思是“少可汗”,整体就是“少年可汗的黑色骏马,李世民曾骑着此马平息了薛举父子的叛乱。
如今有“四骏”被永久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还有“两骏”——“飒露紫”、“拳毛騧”流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没能凑齐,真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