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复榘:弃守山东有过,违抗军令不守泰安有罪,被杀不冤
迪丽瓦拉
2025-08-05 19:03:27
0

所有军阀中,韩复榘几乎是最难评价的一个军阀,同时他也是抗日战争中难以评价的一名将领。如果说,历史人物是非自有公论的话,韩复榘就是那个无法被公论的一个人,可以说他是抗日将领,也可以说他是民族耻辱,说抗日,他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多次和日军血战,由北到南,河北、天津丢了、上海南京沦陷了,只有韩复榘所在的山东还在积极抗日。而说他是民族的耻辱,也没有问题,因为他之后直接弃守了山东,放弃了泰山一线的黄河天险,差点儿打乱了所有的作战部署。总而言之,韩复榘是一个复杂到无法评价的人。

叛冯投蒋,又反蒋支持张学良

在民间传言中,韩复榘是一个大老粗,没读过书,但实际上,韩复榘家学虽然算不上渊源深厚,但也是算家学渊博,绝对不是什么大老粗,而且他应该是一位比较崇古的儒家学士,因为他在执掌山东期间,一直希望返鲁为齐,非常重视教育,任用梁漱溟等人在山东大肆改革,从没有拖欠过教育经费。所以韩复榘绝对不是什么粗人,不过他确实是一个容易反复的人。

韩复榘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冯玉祥的部下,冯玉祥对韩复榘也不薄,是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但在1928年底,因为冯玉祥撤了韩复榘师长之职,和冯玉祥产生了嫌隙,后在蒋介石的诱惑下,投靠了蒋介石,直接导致西北军事集团瓦解,蒋介石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

但让韩复榘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为了拉拢他,给他的400万元的支票只是一张空纸,也是因此,韩复榘又和蒋介石产生了嫌隙,走上了反蒋的道路。韩复榘虽然容易反复,但民族情节却非常重,918事变之后,就有了抗日之心,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就致电给张学良,想要和张学良一起夹攻中央军。和张学良比起来,韩复榘的野心更大,他的目的是直接将蒋介石推下台。后来电报落在了中统手中,被破译了出来,蒋介石也对韩复榘起了杀心。

蒋介石食言,韩复榘弃守山东被诱杀

我一直将蒋介石食言放在韩复榘弃守山东之前,主要是因为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蒋介石的食言,韩复榘很可能不会弃守山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军自南北全面向中国进军,但在战争开始之后,河北、北京(当时叫北平)都沦陷了,上海也在血战三月之后沦陷,蒋介石更是离开南京,撤到了重庆,整个东南防线,只有山东依然坚挺着。

但在多次和日军作战中,韩复榘也损失惨重,在1937年底的一次作战中,韩复榘三个师直接被日军打残了,失去了战斗力,而韩复榘本人也在一次作战中,差点儿被日军俘虏。即使这样,韩复榘纵然生出了保存实力的心思,但却没有放弃山东的心思,真正促使韩复榘放弃山东的是蒋介石的食言。韩复榘兵力虽然有十万左右,但是装备很差,比不过中央军,更比不过日军。蒋介石曾承诺将一个重炮旅和两个师交给韩复榘指挥,但开战不久,就又将两个师和重炮旅调给了汤恩伯。

蒋介石的做法,让韩复榘以为蒋要借助日军消灭自己的想法,才有了弃守山东保存实力的心思,因为他也摸不准,蒋介石这次会不会和日军和谈,而一旦和日军和谈,他在山东拼死拼活地抗日,就没有意义了,反而会削弱自己的实力。鉴于这些情况,韩复榘放弃了山东。

在韩复榘决定放弃山东,并离开济南后,李宗仁发来电报,要求韩复榘死守泰安,如果韩复榘死守泰安,就能够为整个东南战线争取时间,并且黄河天险也能消耗一部分日军的力量。但韩复榘并没有执行命令,并且在电报中回道:“南京不守,何守泰安”。也正是这句话彻底惹恼了蒋介石,加上韩复榘准备联合四川刘湘反抗蒋介石,于是蒋介石在1938年1月11日诱捕了韩复榘,24日晚在武昌城外将韩复榘枪决。

功过任评说

韩复榘的功过很难去评说,或者说他本来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有民族大义,也有小心思。放弃山东,使得山东沦陷,不守泰安,使得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黄河天险,是民族罪人,但此前他积极抗日,东南沿海大片土地沦陷,只有山东依旧在僵持,他是民族英雄。

再换个角度,假设韩复榘没有弃守山东,他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依照韩复榘的性子他是绝对不会投降的,日军不知道找了韩复榘多少次,有一次,日军甚至将韩复榘请到大使馆,打算逼韩复榘就范,没想到韩复榘早就准备好了炮兵,如果不见他出来,就炮轰大使馆,这种置自身安危于不顾的人,投降日军是不可能的。对照后期的历史,山东沦陷是必然的,韩复榘不弃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甚至自己也可能战死。

所以韩复榘弃守山东有错吗?有,甚至可以说他是民族罪人,但也可以说没错,因为按照历史的发展,山东定然是守不住的,弃守之后,再寻找战机,也是正确的,作为将军,他也要替麾下士兵负责。所以韩复榘弃守山东,是对是错,还是要看从那个角度分析。有很多人说,韩复榘死守黄河天险,也能起到消耗日军的作用,但将我们自己放在那个位置,死守真的合适吗?蒋介石不给炮兵,装备又比不过日军,死守等于是拿命拼,这对韩复榘的士兵公平吗?

当然,山河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总会有人说,为国战死,死得其所,但在战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保存实力也很重要。假设,在有炮兵的情况下,三个人能够拼死一名日军,而没有炮兵的情况下,五个人才能拼死一名日军,在这样的伤亡比下,是应该保存实力,还是死守?

抒发一下我本人的观点,不同意也勿喷,大家可以将不同观点放在评论区,一起讨论。我觉得,韩复榘放弃山东,功过难评,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功过,而他真正的过错是违抗军令,在李宗仁发电报要求死守泰安的时候,他没有死守,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蒋介石调走炮兵之后,你选择弃守保存有生力量没问题,但军令如山,在接到军令之后不服从,这才是最大的过错。

而在韩复榘弃守山东这一事件中,蒋介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人唯亲,注重嫡系,将炮兵调走,不考虑韩复榘部的处境,蒋介石的过错不比韩复榘小。不过对于蒋介石功过,这里就不深究了,留给大家去评说吧!

对于韩复榘,我的评价是:血战德州,尽守土抗战之责,弃守山东,于民族有愧,于麾下将士无愧,违抗军令,枪决不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1949年11月6日,北京,周总理宴请国民党的张治中、邵力子等人。 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在中南海下...
原创 搬...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搬离故宫...
原创 朝... 01 竣工于1405年的昌德宫,是保存至今的朝鲜时代古宫之一,坐落于景福宫东侧,和昌庆宫一起被称为“...
原创 河... 金碗传奇: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一个老农手里的金碗,竟然和末...
原创 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秦... 在公元前221年,随着秦朝的崛起,中国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时代。这一...
原创 滇... 浅析一下,三国志11战国七雄剧本中,庄蹻的综合实力分析。 一.历史上的庄蹻 庄蹻是战国时期,楚国名...
原创 宰... 一日,西汉宰相陈平拿着尺子在叔叔家门前反复丈量,婶婶问他在干嘛,陈平说:“你们死后,这房子就归我了,...
原创 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夏朝作为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和神秘的存在。 尽管历代史书都...
原创 秦... 在提到秦末群雄并起的时候,总有一些名字响亮得像战鼓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荡漾,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沛县那...
原创 美...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而美元也与黄金等价,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货币。 美国凭借着自...
原创 李... 李勣病重,唯有须灰可治疗。李世民当即剪下自己的“龙须”,为李勣做药引。此后一次酒宴,不胜酒力的李勣昏...
原创 开... 1945年,在即将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有人负责审查党的七大代表候选人资格名单,正在核对...
原创 若... 如果赵构完全信任岳飞,没有干扰岳飞的策略,岳飞极有可能取得更为辉煌的军事成就,甚至有很大机会收复中原...
原创 岳... 文 / 子玉 从本质上来说,宋高宗赵构杀掉岳飞其实就是向朝野宣布了自己与金国和谈的决心,是赵宋官家花...
原创 曹... 曹操釜底抽薪挖走徐庶,为何不故技重施挖走诸葛亮,诸葛亮不配吗? 关于徐庶背叛刘备投靠了曹操,演义中和...
原创 皇... 轻轻一点“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霍去病:那10车臭掉的肉,竟是他最聪明的决定? 引言: 听说过“宁...
原创 大... “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 这句话讲述的是唐中宗李显第七女李仙蕙难产而死的事情,李仙蕙作为皇帝之女...
原创 河... 河南历史上最牛的十大人物难以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物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难以简单地进行排名。...
原创 豪... 在封建社会之中,“皇位继承”往往是相对比较严肃的问题,对于一个人国家来说,这是下一个延续者,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