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77岁参加授衔,死活不肯剪掉大胡子,主席:功劳大,特例吧
迪丽瓦拉
2025-08-05 19:33:34
0

1955年的授衔仪式,场合神圣,庄重,在场的不论是受到表彰的将士们还是出席这场仪式的人员无一不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要把精神焕发的面貌展现在这场合上,梳洗的梳洗,打扮的打扮,有的男同志甚至比女同志还花心思在容貌上。

可唯独一位老叟与大家格格不入,就算上级多次要求他剪掉自己的大话胡子,可他也死活不肯。上级无可奈何,只好上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到此人的名字后,立即给了这位老叟一个特例。

这位老叟就是老蒋头,劳模功臣——蒋维平。

蒋维平是当时授衔仪式上唯一一位留着自己白花花的大胡子授衔的传奇人物,可是除了他的胡子以外,他的功劳事迹也堪称传奇!

其实蒋维平的故事是和鲁迅有点相似的,不同的是鲁迅弃医从文,蒋维平“弃医”从军。年轻的蒋维平就有报国明志的赤子之心,因看到家乡不断受到侵略,当时选择了加入到北洋军阀的派系中,在北洋军阀中的一段时期,确实是实现了自己报国明志的志向,不过很快他自己就发现,其实北洋军阀并不适合自己。

蒋维平觉得北洋军阀的统治太过于专制,大官们只顾自己捞油水,完全不顾百姓死活。这与蒋维平的理念是相悖的,哪怕当时的他已经是官居团职干部,但还是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北洋军阀的职务。

蒋维平心胸开阔,吃苦耐劳,对生活有理想有追求的品质,他的这种品行显得与北洋军阀格格不入。

但对辞职后的去向蒋维平自己也是迷茫的,他要去哪里呢?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回到家乡,在家乡用祖传的医术为乡里的穷苦老百姓治病,很快,蒋维平的名声传遍了整个乡镇和附近的村子,慕名而来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没多久,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华的步伐加快,愈加变本加厉,蒋维平不断听到前线传来的噩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基于民族愤怒,最后他又再一次的选择参军,加入抗日的队伍,而这次他选择的是宋哲元的部队。

虽然当时的蒋维平年事已高,但还是苦研中西医学,爬山越岭采集草药,深入民间收集各种药方,还自己配置出了许多当时必不可少的消炎药,缓解了当时药品困难。

这个留着白花花大胡子的老人,本事大,脾气也大,得理不饶人,还骂人。可是这种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大家都知道老蒋头心肠特别好,对伤员、病人永远都是耐心关护,还会拿自己的津贴给伤员买营养品。

不久后,宋哲元的部队也被整编,报国无门的他发现国民党内部的风气和之前的北洋军阀的不良风气如出一辙,这让蒋维平十分难受,再一次选择回乡行医。

就当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除了行医救人以外,只能碌碌无为地过完自己的余生之时,有一支队伍进入自己的家乡,他的命运也就此发生了改变。

这支拥有严苛军规,众志成城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了蒋维平的家乡,也进入了蒋维平的接下来的生活里,这就是八路军,看到八路军坚守军队的规定,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打扰当地百姓的生活,如此高要求的部队,让蒋维平看到了希望,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队伍吗?

当时的蒋维平虽已六十,但还是二话不说地把自己的药店卖了出去,带着自己的儿子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如此年龄还不忘国家,实在是让人敬佩,而他在八路军作出的贡献更是值得让人铭记。

白发鬓鬓的老翁,在年轻一代才人辈出的八路军的队伍里,还是一副“仙风道骨”的神医形象,事实证明,蒋维平用自己的医术也为八路军队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不能上前线征战杀敌,但在后方的他也毫不保留地献出了自己每一份力。

当时的年轻人大都二十出头,虽然吃苦耐劳,不畏强敌,但没有开荒垦地的经验,不知道如生产自救,当时的八路军不仅有药物上的困难,还有粮食上的困难。

但这也难不倒我们的蒋维平,蒋维平在家乡当过多年的农民,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他,不仅兼顾医疗和药物两个方面,除了在野战医院治疗病人以外,年迈的他还一边看病一边带着战士们下地干活,很快就填补了我军在粮食方面的缺口。最后甚至还干起了烧炭、加工米面的业务,当时他负责的农场还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提供基地。

蒋维平当过制药厂厂长,那时的他本领高脾气大,好多位团长都领教过他的脾气,但当了农团长的他反而收敛了自己的暴脾气,就像爷爷对待自己的儿孙一样对待手下的每一位战士。

干劲十足的战士们缺乏的经验,蒋维平耐心地教导,还亲自勘察指导。

在蒋维平的精心管制下,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向部队上交公粮近三万公斤,帮助革命根据地度过了艰难的漫长岁月。

在1943年的表彰中,毛主席亲自接见了这个白发长髯的劳动楷模。当年的他被评为359旅劳动英雄和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

蒋维平一生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八路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时年77岁的老八路蒋维平被授予中校军衔,并同时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年长的中校。

按照军队的管理制度,仪容仪表的要求本应严格要求,蒋维平的大山羊胡子本应当刮除清理,可是倔强的蒋维平就是不肯,军队没有办法,只能一级一级上报,当毛主席知道是蒋维平这位劳动楷模时,笑着说:功劳大,给个特例吧。

而受到表彰后的他也并没有放慢建设祖国的脚步,依然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着贡献,到最后为祖国奉献了一生,病逝于工作岗位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公元626年,李世民弹劾李建成和李元吉,与李渊的两位后妃有染。不久,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射死,妻子...
原创 罕... 19世纪的清朝,到底是什么样子? 电影、纪录片,当时还没有发明,让我们无缘得见当时的情景。虽然也有大...
原创 湖... 大学辅导员的华丽转身:周志红的仕途轨迹 一个大学辅导员,居然能在短短二十年里,摇身一变成为手握大权...
原创 李... 李自成兵败的悲歌:刘宗敏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让人难以忘怀。今天,咱们就...
原创 朝... 朝鲜战争,那是一场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的冲突。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军恰似一阵迅猛的风暴,以排山倒海...
原创 当... 1098年,78岁的宰相苏颂挑选了一位侍寝小丫鬟,谁曾想她竟然吓得尿了床。看着面前那摊污渍,苏颂并没...
原创 回... 01、前言 图 | 王近山中将 1978年5月的一天,正躺在病床上的刘伯承元帅,忽然听到王近山逝世...
原创 尴... (以下为个人观点,欢迎交流、点赞、吐槽,如果您觉得还有意思,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西晋王朝是一个...
原创 曹...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及复杂的性格特征,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耀眼的星辰...
原创 沙... 17世纪中叶至17世纪后半叶,在遥远的东方,两个东北亚的陆上强权,正围绕着黑龙江流域肥沃的土地和丰饶...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天下的君王,在他的铁腕统治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帝国,但也因其暴政而备受...
原创 聊... 文|万里 编辑|看历史浮沉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以文人士大夫为创作主体的绘画,在中国...
原创 灭... 上一篇我们讲了灭吴的总设计师羊祜,今天就来讲讲灭吴的执行者、羊祜的继任者杜预。 跟贾充、裴秀等人一样...
原创 清... 1949年11月6日,北京,周总理宴请国民党的张治中、邵力子等人。 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在中南海下...
原创 搬...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搬离故宫...
原创 朝... 01 竣工于1405年的昌德宫,是保存至今的朝鲜时代古宫之一,坐落于景福宫东侧,和昌庆宫一起被称为“...
原创 河... 金碗传奇: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一个老农手里的金碗,竟然和末...
原创 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秦... 在公元前221年,随着秦朝的崛起,中国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时代。这一...
原创 滇... 浅析一下,三国志11战国七雄剧本中,庄蹻的综合实力分析。 一.历史上的庄蹻 庄蹻是战国时期,楚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