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的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在曹魏集团的影响力,让曹操认为对他的继承者会产生重大威胁,于是不惜自污爱才用才的名声,借机处S了杨修,为继承者铺路。
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这个家族世代为官,势力极强),文学修养极高,才思敏捷,善于揣摩曹操(上位者)的心意。
当时处于三国鼎立的时期,大小军阀相互征伐,社会还没有稳固下来,所有有实力有野心的各色军阀家族,都有逐鹿天下的机会。
曹操从开始带领夏侯家的人起义,从几千人,慢慢到赤壁之战前,他获得了整个北方地区,势力也一直处于上升期。
他本人的声望也是一日胜过一日,可以说是如日中天。那个时候的他是可以包容任何狂傲的人,任何能力超强的人。因为从实际上看,他就是那个时期能力和运气最强的人。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当年大才子弥衡指着他的鼻子骂,数着他祖宗骂,曹老板也只是微微一笑,把他送给了孙权去头痛。
那么在建安二十四年,为何杨修只是通过分析曹操晚上的口令是鸡肋,从而得知他有退兵之心,于是和左右说,准备打包好行李,曹老板很快会让大家撤军了。这么一件小事而SHA了他?
其实根本原因只是,曹操自从赤壁之战后,声望急剧下降而已,他对自己的权臣的位置产生了担忧,生怕被别人拉下马,造成整个曹家死无葬身之地。
赤壁之战曹操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大败于长江。让曹操声望受到巨大影响。
三年之后西征马超,结果被只有一腔武勇的马超打的找不着北,最后勉强获胜,但是会让曹魏集团的人对曹操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再之后八年左右,汉中之战,就是杨修被SHA的这一年,曹操的本家夏侯渊S于城下,大败而归。
这么多年,重整旗鼓结果出来打了两仗,都不能漂亮的拿下,甚至还失败了。这样的情况下,按照曹操的多疑的性格,从事实上和可能性上来说,曹操都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
这个时候,杨修只是说了曹操可能要退兵,居然有一大半的将军士兵相信了杨修。
这样的行为结果,让曹操认为杨修在军政各方面,都在向权臣的方向发展,而且杨家已经在军队里面有了很高的声望。
另外再加上他也是曹植的亲信谋士,以后很可能也是一个丞相级别。另外杨修又非常善于揣摩上意,弄不好他就是第二“曹操”。
防患于未然,才是一个英明领导该做的事情,于是曹操借此机会,诛SHA了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