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灭吴的西晋名将杜预,竟然是杜如晦、杜甫、杜牧的祖先
迪丽瓦拉
2025-08-05 22:32:12
0

上一篇我们讲了灭吴的总设计师羊祜,今天就来讲讲灭吴的执行者、羊祜的继任者杜预。

跟贾充、裴秀等人一样,讲这些西晋名人得追溯到他们三国时期的父辈、祖辈说起。杜预所在的家族为京兆杜氏,在三国时期的奠基人是杜畿。

杜畿的发迹很有传奇色彩。他到许昌求官时,结时了当时的侍中耿纪,俩人非常投缘,常常三更半夜还在谈论政事。而耿纪的隔壁住的是尚书令荀彧,荀彧被他们吵得睡不着觉,也支棱着耳朵听了一宿,觉得是个人才,便推荐给曹操。后来杜畿被任命为河东太守,一干就是十六年,在任期间平定地方叛乱、发展生产、抵抗马腾等人进攻,在曹操平定马超、韩遂的渭南战役中,军粮全部都是由河东供给,战后还剩了许多,所以杜畿在每年的太守考评中都是第一。曹丕称帝后,杜畿调入中央担任尚书右仆射,三品,主持全国政局,但在一次试船时不幸遇到风暴溺亡。

杜畿一共有三个儿子,但出名的只有长子杜恕。杜恕官至幽州刺史,被人陷害而免职。杜恕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杜预。

杜预文武双全,能力和成就都可谓是西晋第一人。首先在军事方面,一是杜预很有战略眼光,有洞察力,当时西晋的掌权者,如贾充、荀勖等人,都认为伐吴不可能成功,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名臣名将,很有话语权,搞得司马炎很没信心。杜预连上三道奏折,分析利弊,最终说动了司马炎伐吴。二是杜预也有谋略,为了保证伐吴成功,他离间孙皓,让他把东吴名将张政调离了西陵。三是杜预也很会打仗,在伐吴时他不仅统率西路军一路攻克了江陵,收复了荆州全境,还展现出过人的指挥才能。当时司马炎制定的战略是杜预、王浑、司马伷等人率陆军从北往南打,王濬率水军从西往东打,王濬打到荆州就受杜预节制,打到扬州就受王浑节制。但杜预对王濬充分授权,不干涉水军作战,还拔掉了许多陆上的据点,帮助王濬迅速东下。而到扬州后,王浑可没有杜预这么宽广的胸怀,二人就产生矛盾了,要不是王濬先斩后奏、临机决断,灭吴之战还不知打成什么样子呢。总之,杜预就是一个军事天才,他一人身兼战略家、谋士、将军三重职责,是军事上的全面手,但就这,杜预在给司马炎写的奏折里还说,“我们杜家历代都是从政的,军事上不擅长,请求把我调回中央吧”等等,真是太凡尔赛了。

其次,在内政上,杜预在任镇南大将军期间,在荆州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发展生产、造福一方。在任尚书期间,他主张整顿吏治、严明官员考核,提出籍田、安边、兴建常平仓、平定物价、发展盐业等五十多条措施。此外,他还和贾充、郑冲等人,一起修订了晋朝的《泰始律》,他又为《泰始律》做注,编制了《律本》,为我国的法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概括一下,杜预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法学家。

再次,在文学上,杜预编著了《左氏集解》,对《左转》和《春秋》重新进行了注解,并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发扬了儒学。凭借这一贡献,杜预成功入选文庙陪祀人选,再加上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也入选武庙陪祀名单,成为历史上唯二同时入选文庙和武庙的人(另外一个是诸葛亮)。这一点,是不是特别惊奇?没想到杜预还这么牛的?

此外,杜预在其他领域也都有所建树。比如主持制定了《二元乾度历》的新历法,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横跨黄河的大型浮桥,制造出用水力推动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制造工艺先进的仿周青铜礼器等等。

最后,来个大总结。从整体上评价,杜预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桥梁设计专家、发明家和工艺家。

就问你牛不牛。

(京兆杜氏族谱,请横屏观看)

1.第一代到第三代

回到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大多数人虽然知道杜预很牛,却并未听过京兆杜氏这个家族呢。按照唐代杜牧所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京兆的杜氏和韦氏是可以和天相媲美的家族,但在一般人眼里,却并没什么存在感。这是因为和清河崔氏、琅琊王氏、汝南袁氏这些豪门巨族相比,京兆杜氏的人才不像他们那么连贯,代代都有能人辈出,所以权力很难传承下去。只有上一辈对下一辈“扶上马再送一程”,权力才能不断累积,节节攀升,最典型的比如曹魏的司空王昶,提携侄儿王沈为镇南将军(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西晋的骠骑将军),王沈反过来又提携王昶的儿子王浑逐步成长为西晋的司徒。而一旦权力传承断掉,就得重新开头奋斗了。

京兆杜氏就是这样。按理说杜预去世时已经63岁了,孩子们应该都大了,都应该在官场锤炼很多年了,但可惜杜预的儿子们并不怎么显赫。长子杜锡虽然是个忠臣,但官位不高,只是个尚书左丞,其余儿子也都差不多,再赶上永嘉之乱,各奔东西。所以整个这三代都没什么名人问世。

值得一说的也就是杜锡的孙女,嫁给了东晋的第三位皇帝晋成帝,被封为皇后。

2.第四代至第七代

这四代中正赶上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南朝,以及北齐与北周之间对抗激烈,京兆杜氏也诞生出不少名将。

比如北魏的杜洪泰、杜颙父子,都是以将军身份兼任地方刺史,维系一方安稳。

比如南朝宋的杜骥、杜坦兄弟,也是以将军的身份兼任青州、冀州刺史,在任期间颇得百姓拥护。

比如北周的杜叔毗,官至北魏车骑大将军,绝对的二品高官了,在讨伐南朝陈的战役中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总之,在这四代中,京兆杜氏发展都不错,不论是投奔南方的,还是留在北方的,许多家族成员都走到了刺史、太守的高位上,为家族积累了力量。

3.第八代之后

别看杜氏家族在南北朝时没出啥特别出类拔萃的名人,但当历史潮流奔向唐朝时,杜氏家族可是翻身了。

论能力,京兆杜氏可是出了一位杜如晦,“房谋杜断”,成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论地位,京兆杜氏一共出了杜淹、杜如晦、杜黄裳、杜佑、杜悰、杜元颖、杜审权、杜让能、杜正伦9位宰相。感兴趣的可以放大看看杜氏家族的族谱图,宰相中,杜元颖是杜审权的叔伯,杜让能是杜审权的儿子,杜晓是杜让能的儿子,是不是印证了前面说的“扶上马再送一程”理论。

论才情,京兆杜氏可是出了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小李杜”中的杜牧、“文章四友”中的杜审言等等,这份荣誉恐怕也就出了一个“书圣”王羲之的琅琊王氏可以相媲美了。

以上就是京兆杜氏的简单介绍了,字数不多,大家get到原来杜甫、杜牧这种书生祖上也出过杜预这种猛人就够了。杜姓在当今仍是一个大姓,估计许多人家里流传的族谱就记载了许多光辉事迹,小编就不班门弄斧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兵... 观看古装剧时,我们常见到皇帝身边的官员,主要掌握兵权的通常有两位,一位是九门提督,另一位是兵部尚书。...
原创 嘉... 嘉靖一朝得以善终的首辅,张居正的偶像,如今却鲜有人知 大明嘉靖一朝,首辅如同流水一般换个不停,后世都...
原创 春... 春秋奇人:从掘墓鞭尸到盗墓贼鼻祖的传奇之路 导语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男人,他不仅敢于掘墓鞭尸,为...
原创 《...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里的辽王,野心勃勃,与男主宋墨的关系不一般,前世结局被杀。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
原创 满... 从现在的国际形势上来讲,是我国通过谈判收复外西北丢失领土的大好时机。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现在已经...
原创 来... 前言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邓小平同志和吴邦国同志之间的那些事儿。这两位都是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原创 盘...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诱惑如同磁石,吸引着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总有一些人...
马谡守不住街亭,赵云不能去街亭... 《三国志》关于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的记载是这样的:“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吴懿,...
原创 满... #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满清入关,多方面原因。不过,作为与戚继光同时代的边将李成梁,绝对难辞其责。 满...
原创 彭... “苏联红军战胜了国内的反动统治阶级,也战胜了拥有欧洲最强大战斗力的希特勒,横扫日本关东军,这些事实,...
原创 篡... 在历史的长河中,篡位者往往被钉在耻辱柱上,背负着“谋逆”的恶名,遭后世诟病不已。然而,有一个人却似乎...
原创 毛...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个“老烟民”了。从青年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旁人吸烟都是因为...
原创 李... 说到广西,会想到桂系,说到桂系,自然想到李宗仁和白崇禧。 李宗仁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近代历史中,...
从《南部档案》看清代基层官员的... 《南部档案》有何历史价值?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小平认为,其在补充正史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它记载...
原创 岳... 自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的思维之后,汉族人所建立的中原政权一直被视作正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之为蛮...
原创 毛... 1943年,南泥湾的春天来得格外迟。荒凉的土地上,359旅的战士们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开荒劳作。就在这...
原创 清...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清朝总督为何要挂兵部尚书衔? 清朝总督挂兵部尚书衔,这事儿听...
原创 林... 今天是9月22日,在1862年的今天,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由此,这位伟大的总统被...
原创 秦... 很多人有一个疑问,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当年横扫六国的百万秦军哪去了?以当时灭六国时秦军的战斗力...
原创 科... 科举考试中作弊行为层出不穷,我国古代统治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