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君专栏:《由一块战国精品牌饰的研究发散之二》
迪丽瓦拉
2024-11-02 23:08:09
0

原标题:久在君专栏:《由一块战国精品牌饰的研究发散之二》

由一块战国精品牌饰的研究发散

之二

久在君

接着上一篇的研究笔记我们来到这次的内容

【二】从夷族到“艺术之国”,绚烂的战国中山国文化。

“社会生活习俗及表现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积淀,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昔日社会的方方面面风貌。20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了众多极具特色的精美器物,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春秋伊始《国语.郑语)》中所记载的鲜虞还只是位于周王朝北部的诸戎狄部族之一。至春秋中后期, 势力曾强大一时的诸戎狄部族因受到严重打击而四分五裂,作为白狄别种的鲜虞遂代之而崛起, 成为春秋后期势力强大的戎狄之国。但在当时中原群雄逐鹿的历史舞台上, 鲜虞依然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戎狄小国。在晋国的兼并挤压下, 鲜虞于春秋末年建国号为中山,仿效中原之制,建立了以鲜虞贵族为首,兼并统治鲜虞族和其他戎狄民族,以及统治地域内华夏之人的多民族国家。中山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发展和融台,特别是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魏氏中山统治阶段之后,政治、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华夏化程度日益加深. 至战国中期,中山国势渐强,修建长城,周旋于诸华夏国家之间,参加五国相王的会盟, 与其他中原国家并称王,成为当时唯一能和中原诸夏相抗礼的戎狄族国家。

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陵遗址博物馆

中山国艺术文化与当时中山国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的鲜虞中山国国力并不强盛,在与晋国之间连续不断地交战中,中山国国家内部面临着政治结构瓦解、社会民不聊生的状态,内外夹击的危机下,曾一度消失于古籍文献记载中。随后经过几十年的蛰伏,曾经残留的中山国人在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重建家园,但复国后的中山国在不久又再一次遭遇灭国。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发动了大规模的灭亡中山国的战争。魏国大将乐羊攻灭中山国后,这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成为魏国属国。在魏属中山时期,中原的农业经济体系、生产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风俗逐渐融入鲜虞部的聚居区,让这个世代游牧的中山国人,慢慢变成了技艺娴熟的农民和工匠,推动了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山国的制器形态也充分展现了“夷族与华夏”交融演进的独特美感。

我们先从最反应生产力水平的“国之重器”——青铜器制品开始做一番概览

“中山三器”,王厝墓出土

中山王方壶,高63厘米,重28.72公斤

中山王圆壶,高44.9厘米,重13.65公斤

顺提一嘴,看着这大名鼎鼎“最美中山篆”的铭文字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这种出于中山国独有的字形之美

中山王鼎,高51.5厘米,重60公斤,禁止出国展览

中山王厝墓中一件青铜器【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78个构件,经过22次铸接,48次焊接完成

错银双翼神兽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长51厘米,高21.9厘米

错金银铜牛屏风底座

银首人俑铜灯,高66.4厘米

十五连盏铜灯,高82.9厘米

看完“金”,我们来看那个时期最重要的奢侈品“玉”。

在玉器制品方面,中山国玉器一样有着战国时期时代共性,但其自身风格的器物通过同时期各地出土文物比较研究,很容易归类出“中山玉器”专属的血脉。

《平山中山国墓葬出土玉器研究》杨建芳

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大国崛起,与此同时出现了地区性文化。但中原文化秉承宗周传统文明,仍是当时文化的主流,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他的地区性文化。玉文化也不例外。一些地区性玉文化如秦式玉器、楚式玉器等,便是在中原式玉器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们的主要器类和纹佈都与中原玉文化相同。当然,这些地区性玉文化也各自有其特殊的器类和造型。正因有着平山中山国墓地出土的玉石器可做归类比较,以地区或国别族属而论,可分为中原式、楚式、越式和中山式,另外还有中山国玉工模仿中原式和楚式而做的玉石器。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交通发达;各国政府及民问往来频繁,狄王使节就曾经到过楚国都城面见楚王。还参观过著名的章华台。在这种高度活跃的历史环境中,楚式玉器流入中山(亦反向流出)实在是自然不过的事。

参考上一篇内有相关观点:久在君专栏:《由一块战国精品牌饰的研究发散之一》

这充分说明了在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生产力和艺术都在互通互融,器物可以有和平方式的流通,也可能涉及到征伐和掠取,也正因此,具有“中山国”DNA的艺术表现,不应被埋没和混淆,终归会闪耀着独自的光芒。

此外值得一提的事,据考证春秋时期晋国西北部和陕北高原上,散居着狄人中的一支——白狄,草原遗风浓烈,中山的族属为白狄,所以其各类制器,包括玉器也具有草原艺术风格特点。这种遗风在此后的魏晋时期直到汉代,也依然有迹可循,甚至在同期海外文物中也能窥见其影子,母题的延续不是巧合,比如“神人与双龙”这个题材(今后会有文章专门研究此内容)

阳高下深井村北魏墓出土青铜鎏金铺首之衔环线图(出自《文物》2004年第6期页31图3-9)

固原雷祖庙村北魏墓出土青铜铺首

(出自《贺兰山阙:宁夏丝绸之路》图版51)

固原雷祖庙村北魏墓出土青铜铺首之衔环

(出自《贺兰山阙:宁夏丝绸之路》图版53)

神人驭龙吊坠蒂拉丘地2号墓

这件神人驭龙吊坠,约为公元25-50年之物,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初年

附图采集中山国牌饰微痕,标尺尺寸可便于大家感受其精湛的加工水准,亦可对比同时期楚式玉器微痕,比较二者差异。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历史开讲#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原创 历...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伟大的领袖能够以智慧、仁爱和勇气...
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 转自:党史网 1944年9月8日,陕北初秋的天空灰蒙蒙一片。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操场上,一场庄严而肃穆...
原创 元...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说到常平五铢,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北朝齐国所铸造的常平五铢,大家知道吗,其实元代...
原创 元... 昨天写了一篇短评,被网友骂惨了。 只是因为点评了一下朱元璋与明朝“分封制”的弊端,很多网友不满意了。...
原创 唐... 贾岛的名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如同一个闪亮的代表,让我们对唐朝这个繁荣时代的文人墨客们产生更深...
原创 斗... 公元前306年,年仅19岁的秦昭襄王即位。3年之后,这位秦国新君加冠亲政,开始了他半个世纪攻伐六国的...
原创 为... 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组成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一个民族遗忘了自己的历史,那他们还有什么能够在世界立足的资本...
原创 刘... 刘伯温在55岁那年,被朱元璋任命为应天城的选址师,刘伯温站在高高的应天城城墙上,追溯着应天城过往的历...
国图: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日前组织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国家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
原创 令... 在古代中国历史中,匈奴一直是北方的头号难题。那个时代,无数帝王为了应对匈奴威胁,不遗余力地修筑长城、...
原创 独... 一组上色的清末民初在天桥一带撂地卖艺的老照片,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市井风情和民间艺术的时代。天桥,...
原创 古... 在古代,土地和人民的管理都有相应的制度,以确保管理的有序性。我国古代朝廷的管理制度即为“三省六部制”...
原创 这... 01. 命运巧合,吴氏进宫 电视剧中的赵构 君无戏言,君仁臣忠。作为一个皇帝,必须要言而有信,这是...
原创 都... “小冰河时期”是气象史上的一种称呼,大约从1305年到1850年这段时期内在中国境内发生了平均气温比...
女中诸葛守城池,巾帼英雄死不降... 今天这个小人书故事是上海人美于一九六一年出版,田衣编文,严绍唐、朱元红绘画,根据历史故事改编,名为《...
原创 英... 欧洲的“恐俄症”由来已久,第一次爆发,要追溯到1204年的那场十字军东征。这场“信仰之战”的最初目标...
晚潮|“豆腐知县”汪度 潮新闻客户端 马善军 在上虞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布衣蔬食、清正廉洁而著称,每天以豆羹为主食...
原创 为... 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最为“平等”的东西。 死神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至尊帝王,也不能阻止死亡来敲门。在分...
原创 魏... 魏国是战国时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魏国的历史很短,但是,它的历史依然十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