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为何国军二号人物何应钦,却被突然雪藏未受老蒋重用?
1948年5月,南京总统府。一场不为人知的权力交接正在上演。国民党元老何应钦静坐案前,等待蒋介石的接见。三年前,他还是国军的二号人物,如今却沦为无足轻重的配角。蒋介石踱步而入,眼神复杂地审视着这位老搭档。两人心照不宣一个时代即将结束,新的角色已经就位。何应钦深知,自己正被历史和权力游戏无情抛弃。
何应钦怎么就从国军二把手变成了鸡肋?
要说何应钦,那可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在黄埔系里,他就是“蒋爹何妈”中的“何妈”。长期占据国军高层位置,手下大将如云。多少黄埔学生挤破脑袋想当他的门生。在蒋介石的“八大金刚”里,何应钦就是老大哥般的存在。
可抗战一结束,这位大佬就莫名其妙被雪藏了。陈诚、白崇禧都能到前线指挥,何应钦却只能在后方打酱油。除了短暂当过国防部长,大部分时间都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这位曾经的二号人物,怎么就被蒋介石无情抛弃了呢?
蒋介石为啥突然不待见何应钦?还得从抗战末期说起。
1945年,抗战胜利在望,蒋介石开始为战后布局。他先是把何应钦从总参谋长调去当陆军总司令。表面上是升职,实际上是架空。因为蒋更器重陈诚,想让他当总参谋长。
何应钦不甘心失势,想竞选国防部长。结果被蒋介石和美国人联手阻挠,竞选失败。1946年5月,蒋介石干脆把他打发到美国,当了个虚职的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
这个职位看着挺唬人,实际上毫无实权。在美国人眼里,何应钦还是个贪污无能、该被清算的对象。这下可好,不仅失去权力,还背上了骂名。何应钦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可不好过。
何应钦到了美国,心里还惦记着东山再起。
虽说是被贬,何应钦可不甘心就此沉沦。他深知蒋介石的性格,总有再次被重用的机会。于是在美国这20个月里,何应钦忙着为蒋介石拉关系、刷存在感。
从总统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将军,从各大军校到兵工厂,何应钦到处参观考察、拜访。他还给蒋介石写报告,说要加强中美军事关系、学习先进技术。这份殷勤倒是得到了蒋的赞赏。
1948年3月,国内局势有变。李宗仁和白崇禧想竞选副总统,与蒋介石对抗。一些贵州籍高官建议何应钦也来参选,毕竟他在国民党内地位够高。
但何应钦明白,没有蒋的许可,自己根本选不上。他婉言谢绝,说什么“报国不在职位”。没想到这时蒋介石真派人来请他回国了。原来陈诚在东北搞得一塌糊涂,蒋觉得无人可用,又想起了老搭档何应钦。
蒋介石让何应钦回来,是真心重用还是另有所图?
1948年5月,何应钦风风光光地回到南京,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表面上看是重获重用,实则不然。这个位置,不过是蒋介石给他的一个花瓶而已。
何应钦心里门儿清,自己充其量是个联络官和传声筒。蒋介石该管的还是要管,何应钦根本做不了主。这位昔日的国军大佬,如今沦为了蒋介石的应声虫和吉祥物。
为什么蒋介石会如此对待曾经的左膀右臂呢?原因有几个
首先,何应钦和陈诚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蒋介石不得不在两人之间做选择,而陈诚显然更得他的心。
其次,何应钦在抗战中表现不佳,常纵容手下贪污腐败。美国盟军将领对他的评价很差,这让蒋介石也不满意。
再者,何应钦的军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从北伐到抗战,他指挥的战役几乎是一败涂地。蒋介石觉得他根本不是打仗的料。
最后,何应钦与桂系关系暧昧,还跟西南军阀交好。在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后,蒋介石担心何应钦会被拉拢过去,不得不提防。
何应钦最终沦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被历史和蒋介石一起抛弃。有人说,这是他能力不足、处事不当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说,这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蒋介石的用人之道。无论如何,何应钦的命运都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