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戚继光战功卓著,为何万历皇帝弃用,与张居正有关
迪丽瓦拉
2025-08-06 07:03:53
0

戚继光是大明'中晚期明将,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将海盗赶出浙江、福建,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

之后在谭纶和张居正的帮助下,镇守北方,抵御鞑靼。万历十年侯,他被调往广东,之后被罢官回乡,晚年穷困失意,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家乡病逝。

更让人寒心的是,他身后没有得到皇帝的任何恤典。

为什么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将,万历皇帝不用?

其实和张居正有关。

在戚继光的一生中,保家卫国,功勋卓著。但他也有不光彩的历史,那便是巴结权贵张居正。

首辅张居正一去世,就被自己学生万历皇帝清算,戚继光自然也受到牵连。

一个武将为什么会和文官走得那么近呢?

初入官场

戚继光祖先跟随朱元璋建立大明,获得了世袭的,山东登州指挥“佥事”一职位。

父亲戚景通,在五十六岁时才有儿子戚继光,自然对他期望儿子颇高,他不仅悉心教导读书识字、传授武艺,还教育儿子保国安民,是一套最正统的教育模式。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父亲病逝,年仅17岁戚继光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职。

一个年轻人初入职场,勤勤恳恳干活,心中有很多建议,可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想听。

戚继光发现父亲教他的那套信念,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带给他实际利益,他只是一个无人在乎的小人物。

之后戚继光调任浙江,在总督胡宗宪的赏识下,他得到了回报。并在胡宗宪的协助下,他开始迈向成功之路。

戚继光在胡宗宪身边,看到上司行为,让他对官场有了新的认识。

早年胡宗宪虽然能力很强,但一直在七品官上打转,他偶然间和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变成了铁哥们,结果三年内连升四、五级,成为东南头号实权人物。

嘉靖三十六年,赵文华因得罪了嘉靖帝,被罢免官职,抄家,自己也去世了。

没有了靠山,胡宗宪陷入了困境,朝廷内外不停对他攻击,他不得不开动脑筋,如果没有支持,他在东南的局面就会有毁灭的风险。

胡宗宪的幕僚班子给他出主意,投其所好,将皇帝拿下。

于是胡宗宪给修仙问道的嘉靖献上了祥瑞白鹿,接着他的幕僚大明大才子徐渭,写了一篇广为传颂的马屁文章,嘉靖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使得胡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上司化解危机的方式,无疑带给戚继光新的启示,要做大事,手段和方法要多样。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胡宗宪的军事行动失败,被人弹劾。他为了脱罪,上奏朝廷将“纵敌”的罪名栽赃给福建籍的将军俞大猷。

俞大猷被下了大狱,亏得他的好友陆柄出面斡旋,出钱出力,让严嵩放了俞大猷一命,被调动至北方边疆任职。

寻找靠山

戚继光被眼前的事件震惊了,他联想到自己,万一遇到上司推卸责任,自己没有坚实靠山,该如何自处?

戚继光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忧心,他有自己的理想,可遵循父亲的那套规则,恐怕无法实现理想。

他开始热衷社交,宴请宾客,赠送礼品,迅速积累,众多人脉资源在兵部。有了关系网好办事,可他还需要一个强大的靠山,才能保证保证自己的发展。

放眼朝廷,谁可以成为自己的靠山?

陆柄,皇帝的发小,锦衣卫指挥使,可他是俞大猷的朋友,硬上结果不会好。

严阁老是首辅,想要攀附的人太多,戚继光的财力不够,无法进入严阁老的视野。

徐阶是严阁老的对手,清流领袖,如果攀上他,就意味和严阁老成为对手,这个也不合适。

他看来看去,看中高拱,国子监祭酒,裕王的老师,虽然高当时职位不高,但未来可期。

当时的高拱清流孤傲,不站队,清廉洁身自好,戚继光不知怎么和他相处?

戚继光还在继续找靠山,他看重了年轻的张居正,当时的国子监司业。

张是一个少年天才,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徐阶的学生,是各派都喜欢的人才。

张居正心中有理想,但现实很残酷,他一直蛰伏。他意识到,想要成就大事,也要得人相帮才行,他也在默默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大明的薪资是非常低,如果没有家族的支持,或者有额外的孝敬,京官很难生存,张居正也有现实的生存问题。

戚继光是地方将领,实力派,打仗就有机会获得财富,因此经济宽裕。

张居正自然知道戚继光的名声,他也需要实力派,有理想的人帮助。

戚继光也急切需要靠山,能让自己安心打仗,实现自己保卫国土的理想。

于是俩人开始各种往来,逐渐关系开始拉近。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凭借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军功,以及张居正的推举,官至福建总兵。

俩人之间相互成就了彼此的事业。

到了隆庆皇帝继位,张居正的地位越来越高,之后徐阶和高拱有矛盾,俩人先后离开了首辅的位置,张居正成为大明首辅。

张居正也牢牢保持着与戚继光的亲密关系,在朝堂和地方军事上给其充分的支持。

戚继光的结局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不到一个月,万历皇帝就开始清算自己的老师。戚继光失去了靠山,被派去广东,之后被朝廷罢官。

戚继光失势,表面看起来是没有了靠山,被张居正牵连。其实是大明武将制度的问题,让这位将军不得不依附于文官。

大明中期,武将完全被文官压制,以文御武的惯例,让武将无法发挥真正的能力,外行指导内行。

戚继光的遭遇并非是个例,武将在大明的无力感。大明武将对文官唯唯诺诺,唯恐被参上一本。

戚继光这样的军事天才,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得到文官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

就拿戚继光和他上司谭纶的遭遇来看,文官谭纶举荐戚继光辖制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的练兵事务,包括三镇的总兵。

立刻遭到文官的集体反对,谭纶一下被孤立,张居正此时出手了。

文官的心思弯弯绕绕,张居正发动了兵部和都察院向隆庆皇帝上疏,支持谭纶对戚继光的推举。

隆庆皇帝很快同意了谭纶的举荐,将权力给到谭纶和戚继光,其他文官不得干预。

因为有了这道旨意,戚继光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希望在北境训练军队,拱卫京师,将蒙古势力铲除。

如果没有张居正在背后支持,戚继光的各种计划都无法实现,他也无法立下军功。

张居正辞世后,一切都被连根拔起,戚继光也随之被罢官,他的功绩能力没有人看到。

这是戚继光的悲哀,是明朝武将的悲哀,也是大明的悲哀。

#戚继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3... 在1986年的某个深夜,粟裕与寻淮洲之间的对话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权力、责任与沟通的深刻故事。这段历...
原创 袁... 在大清王朝迎来自己最后的夕照光景那天,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懵懂地坐在龙椅上。 皇太后隆裕端坐在溥仪...
原创 袁...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因其行径被指责为背叛国家的大汉奸,一直饱受非议。他曾窃取了辛亥革...
原创 西... 西周金文释读:“周公方鼎”铭文名称:周公方鼎,又名文王鼎,旧名鲁公鼎。时代:西周初年。出土:据(宋)...
原创 4... 47年毛主席外出,偷偷对汪东兴说想吃羊杂碎,县委得知:吃不得 1947年10月,战火纷飞的陕北,毛主...
原创 为... 姜子牙书写封神榜,365位正神里,有一位神的头衔可谓别具一格,那就是天喜星。但这个头衔之所以特殊,并...
灵宝一高举行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 12月13日,灵宝一高组织多种形式的悼念活动,通过默哀缅怀、爱国教育、观看纪录片、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
原创 隋... 中国人信仰先祖,因此很多家族都有“高远其来者”的习惯,在士族门阀占据主流的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代尤其...
原创 有... 小编之前讲过前蜀宰相张格。张格因为假公济私,受贿拥戴昏君继位,当然有罪。但后主登基后,曾经一度过河拆...
原创 蒙... 蒙古帝国是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国,至第四位大汗蒙哥去世为止。蒙古帝国的版图达到极限,亚洲除印度日本阿...
原创 朱... 在《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年仅38岁病逝,继后孙若微所生的儿子朱祁镇尚且年幼。而且在朱瞻基死的时...
原创 万... 汴梁宫(北宋) 金朝时毁于失火 明堂(唐) 武则天所建 被薛怀义泄愤焚毁 天堂(唐) 武则天所建...
原创 曹... 那个激情四溢的三国年代,乱世纷争,英雄辈出,在那段风云变幻、浩瀚壮丽的历史大背景之下,隐藏着许许多多...
原创 他... 2014年4月1日,刚过完99岁生日,步入百岁行列的开国少将颜文斌,在辽宁大连安详地走了。 从戎一生...
原创 苏... 苏拉与凯撒都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十分著名的军事寡头,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两人之间仍然存在联系。只是这个联...
楚汉相争,一段精彩壮阔的历史,... 《西汉演义》是明代甄伟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项羽、刘邦反秦暴政及灭秦后楚汉相争的故事,...
原创 多... 满清历史中,多尔衮差一点就能掌握大权成为皇帝,但皇太极的出现却阻止了这一切。为什么这样说呢?满清政权...
清朝末年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和...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王... 王安石 ,这位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欧阳修、苏轼并驾齐驱。但是...
原创 出... 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人才,为了保家卫国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军侵略我国时,杨靖宇将军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