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神秘的,也是神奇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唯结果论,一些拥有卓越品质的人即使失败了,也会从厚重的史册中脱颖而出,闪耀光芒。
秦末,项羽刘邦争天下,项羽惜败。然而在后世人眼中,项羽依然是无往不胜的战神。
年轻的男孩们崇拜他的事迹,甚至还将他的三字口号当作自己的口头禅。
滔滔江水 吞噬傲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代诗人李清照作《夏日绝句》抒发对项羽的钦佩之情。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困在垓下。深夜楚歌四起,项羽以为楚地失守,心下凄凉,遂一鼓作气突围到乌江。传闻当年对岸百姓愿意划小舟载他过江,陪伴他东山再起,他却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不愿过江。
最终,项羽自刎于乌江,成就了这流传千古的传奇一幕,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豪情万丈的一幕——霸王自刎。
项羽被写进了史书,常常被人们提及。
大多时候却并非以楚汉之争的失败者身份,而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
人们钦佩他的英雄气概,将他的故事改编成剧本,用各种艺术形式传唱出来。
京剧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部戏《霸王别姬》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在京剧中,项羽的脸谱只有黑白两色,眉如寿字,面容悲伤,看起来是个严肃的大将军。
从前过元宵节时,庙会附近总是要摆很多小摊,其中就有卖脸谱面具的摊位。倘若要问小朋友们想买哪个京剧脸谱,十个里有八个要说想要买项羽的,另外两个是不想要京剧脸谱想要孙猴子面具的。
皮猴子似的男孩把项羽的脸谱往头上一戴,拿起一把扫帚假装是霸王枪,就开始满屋乱窜,想象自己也是那指挥千军、力能扛鼎的大将军。
如今,庙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少年们转战线上,玩起了电子游戏,不再到处乱窜了。
有趣的是,玩电子游戏的大学生们,依然下意识地自我带入着项羽。
当一局结束,胜利的界面出现在手机上时,这些大学生往往会兴奋至极地吼一句:“还有谁!”来抒发自己的兴奋之情。
而“还有谁”这三个字正是几千年前的项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后必吼的一句口头禅。
贵族身世 天赋卓绝
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西周时期,他的祖先是项国皇室。即使是在项羽出生时,他的家世也非常显赫。楚国名将项燕是他的爷爷。
他本身也拥有着过人的天赋。史料记载,项羽力大无比,一个人便可以扛起一个大鼎。
要知道,古代的鼎都是青铜做的,分量是实打实的,常常在某地一立便是十年百年。六个人可能都抬不起来的大鼎,项羽一个人就能抱在肩头,这是何等的气概。
项羽从小就被家族人当成一位将军来抚养,他的叔父先是教他诗书,又教他剑术,他却都不爱学。
叔父问他想学什么,他说他想学抵御万人之术,于是他叔父开始教他兵法。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秦始皇南巡,游到了浙江,项羽和叔父项梁一同围观。项羽在茫茫人海中看到始皇帝的身影后,没有像其他人一般臣服在他的威压下,反而很不屑地说自已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差点被他吓死。
司马迁描写这段的时候,字里行间是很欣赏他的,后世之人也是如此。项羽这种敢于蔑视权威的人,是注定要成为英雄的。
公元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打响了农民起义的第一枪,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整个大秦顷刻千疮百孔。所有人都有了撕碎秦朝的勇气。
项羽也跟随叔父在会稽响应。项羽杀死了会计郡守殷同,正式开始反秦。项羽天生神力,武力高强,每次一马当先,总能鼓足士气。传闻他每次斩杀完敌将后,总是会振臂高呼:“还有谁!”
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是最好的战鼓,催动着士兵们前进杀敌。
传承经典 延续精神
倘若深入研究项羽的人生,就会发现他确实是一个狂妄自大、骄傲自满的人。在鸿门宴中,他不顾叔父的劝阻,放走刘邦,这直接导致刘邦有了做大做强的机会。
不过,人是多面性的。他性格中的缺陷导致他走向了失败,但是在他自刎乌江时,他人性中光芒万丈的那面就显露出来了。这使他成为了无与伦比的大英雄。
现代的大学生们自发地模仿项羽的口头禅,在电子游戏里一番厮杀后豪情万丈地吼一句“还有谁”,说明他们认可项羽的将军身份,钦佩他打仗的能力,也并不在乎他在楚汉之争中惜败。
第一个这样喊出来的人内心里想象出的一定是项羽当年战无不胜的模样。后来学习这个习惯的人或许未必这样想,他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这句话是项羽的口头禅。
但是,当他们喊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们就在无意间模仿和传承先人的精神。许多年前在乌江殒命的项羽在这一刻又活了过来,因为过去了这么多年,依然有人记得他,有人模仿他,有人将他当作常胜将军。
中国是一个拥有太过漫长历史的国家。在这上下五千年里,无数的英豪被裹挟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并不算真正死亡。
真正的死亡绝非肉身的死亡,而是从遗忘开始的。而汉字记录下了这些人当年的事迹,几千年过去了,现代人依然能够读得懂,依然可以感受得到那些发生在几千年前的壮烈场景。
就像司马迁写《项羽本纪》时,眼含笑意地写下那句“彼可取而代之”,他欣赏项羽的英勇,即使他是汉朝官员,严格来说项羽算他的敌人。现代的大学生们也欣赏着项羽的英勇,他们无所谓项羽的结局是胜是败。
所以他们振臂高呼“还有谁”。
下一篇:原创 宋朝,亡于冗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