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亡于冗兵问题
迪丽瓦拉
2025-08-06 07:33:49
0

文 / 子玉

扩张军队是宋朝解决所有问题的常规操作,但宋朝的军队却始终是大而不强最终还成为了宋朝的一个巨大负担,北宋最终亡于冗兵问题。

赵匡胤建宋之后,为了弥补定都开封无险可守的短板,就只能以大量的军队驻防开封来守卫国都。再加上幽云十六州已经在五代时被契丹掌控,辽军可以随时饮马黄河,所以,驻扎开封的禁军只能多绝对不能少。

也就是说,北宋本质上是没有天然的国防体系的,只能以数量优势来弥补地理上的短板。

而赵匡胤之所以没有定都洛阳和长安,一个是因为晋王赵光义势力的阻挠,最重要的还是,如果定都洛阳和长安,宋朝就不能享受漕运的便利以南方的物资来支撑国都的运转。加上洛阳和长安不管是建筑、经济还是防御体系都已经被战争严重摧毁,还得花费大量的资金来修复。

所以,漕运上的不便和修复费用太高最终使赵匡胤放弃了迁都洛阳和长安的想法,只能等此后国家太平有了积累之后方能操盘此事。但太祖也同时预感到,这其实是一个死循环,愈是迟迟不迁都,养兵费用就会不断增高,只会使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到时候就更没法迁都了。

“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惮矣。”太祖已经精准地判断出了大宋百年之后的困局。

另外,由于幽云十六州始终在辽国的手里,所以宋朝就不得不大量养兵以随时应对对辽战争。但是吧,由于宋军军事实力的孱弱又不能轻易挑起战争,导致庞大的军队又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在时间的重力下,宋军的战斗意志和综合素质只能是断崖式下跌的节奏。

也就是说,北宋始终是处于战时状态的,军队不断扩张,又不准退役,导致军队数量是倍数级的增长而质量又是不断下降的节奏。

另外,宋朝在遇到灾荒时往往也会进行招兵以防止流民对王朝可能会造成的冲击,这也是宋朝军队不断扩张的原因之一。

由于士兵的战斗力也是有保质期的,巅峰状态也只存在于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个年龄区间,年龄大了之后,体力下降必然会导致战力下降。所以,宋朝又不得不经常对军队实施动态更新,不断将年轻力量补充进禁军系统。

结果是,老兵不能退休,而新兵又不断增多,导致宋朝的军队数量是不断飙升。出于削藩的需求,宋朝还会常态化将地方上的精锐不断补充进禁军系统,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这也是宋朝禁军数量不断膨胀的原因之一。

据统计:太祖时,禁军数量是二十万;太宗时,是六十六万;仁宗时,这个数据已经飙涨到一百二十五万。到了徽钦二帝时,宋军的数量不用想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宋朝实行的又是募兵制,军人是要领工资的,所以,北宋的财政负担也只会是越来越重。

为了贬抑武人,宋朝又大量启用文人来管理军队,这无形中又造成了冗官的现象。而北宋又是厚养文人的朝代,大量的士大夫撒在文武两个领域也是北宋财政负担增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那些被朝廷厚养在京师的勋贵群体也是需要开销的,他们虽然不干活,但工资也必须得照发,而且还得是高薪,这就是重文抑武的代价,无形中增加了财政开支。

为了防止军队在地方坐大,宋朝还有禁军调防的制度,而且是频繁轮换。但禁军调防也是一件极其费钱的事,这就造成,宋朝虽然不怎么打仗,但禁军调防的成本却是和发动战争的成本差不多的,一直在烧钱的路上。

宋朝冗兵还有一个原因,没有战马和优良的兵器。宋朝开国,河西和幽云都不在手里,而这两个地方又都是天然的产马区和铁器的生产基地,所以,宋军是既缺乏优良战马,兵器上也不领先。为了弥补骑兵缺乏的短板,宋朝就不得不扩大步兵的规模,这也是造成宋朝冗兵,进而冗费问题的关键。

宋神宗为什么重用王安石变法,因为他打开账本一看,百年积攒的家底也就只有一本空账本,不变真的是没钱花。

还有后来的宋徽宗,他为什么要重用蔡京,就是因为蔡京搞钱的手段比较多。而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因为财政的匮乏,朝廷缺钱就加重了百姓的赋税,百姓赋税重了就发生了方腊、宋江般的农民起义,为了转移矛盾,宋徽宗又将视线转移到了战争上,希望借助收复幽云的军功来掩盖宋朝由于财政赤字造成的矛盾。

结果是,一场战争又让宋军将自身的孱弱是完全暴露,导致金国在灭辽之后又盯上了北宋。另外,接收幽云,建设幽云也让宋朝投入了大量的金钱。

北宋灭亡时实际上已经穷得是一塌糊涂。

还有,宋朝军事的孱弱也影响到了其统一的战略和继承人的传承。

宋朝禁军虽然继承的是后周的武力,但和北汉和辽国的军队相比还是不占优势,如果赵匡胤选择先灭北汉并和辽国人过招,如果战败,宋军别说收复幽云,南方也别想了,因为,到了那时,宋军会是战斗力和财政的同时匮乏。

等于说是,赵匡胤选择先南后北的战略是一种比较保守的选择,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宋军还可以通过剪灭南方诸侯来获取大量的财富然后助力之后对北汉和辽国用兵。

但是吧,天下还未一统,赵匡胤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在北汉和辽国势力依旧虎视和削藩工作没有进行彻底的情况下,赵匡胤也就只能以弟弟光义为储君,这样才能守住大宋的江山。

而光义最终也将幽云问题打成了惨局,使宋朝不得不走上纯粹防御的路线,而这条路的前提就是,必须得大量养兵以随时应对战争。

结果是,兵越养越多,钱越花越多,但问题却始终不能得到解决。

最后,宋朝除了大量的禁军,地方上还有执行杂务的厢兵,都是财政负担。

宋朝,最终亡于冗兵、冗费问题。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宋朝的制度,不提也罢

/

点击下方名片(下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刘邦不杀雍齿,张良不是说很清楚了吗? 刘邦称帝后,经常看到功臣们三三五五坐在沙土上商量什么事,刘邦就...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有... 元朝是少民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方式较为简单粗暴,而蒙古人为了笼络汉人上层集团,就给与地方军阀...
原创 司...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的次子,自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逝世之后,司马昭便接替父兄,执掌曹魏大权。...
原创 8... 89年金日成访华,问洪学智:你怎么现在还是上将?没有进步呀? 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物如星辰般闪耀...
原创 沈... 导读 揭露了李公朴和闻一多在国共内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以及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黑暗面。其中,霍揆彰的...
原创 “... “无废德败行”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蜀汉后主刘禅性格和行为的描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禅在道...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使命担当,为... 近年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等呼声在学界日益响...
中华民国三年伍圆 在探讨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版袁大头》的铸造背景及其历史收藏价值时,我们不得不回溯至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原创 鏖...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 地方党组织故意谎报军情,屡让红5军损兵折将,彭德怀心疼不已 》一文到“覃仕勇说史...
原创 扶... 扶苏是秦朝建立者秦始皇的长子,在宗法继承制度下。扶苏是秦始皇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也是秦始皇属意的继承人...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
原创 5...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突发内战,这本来是朝鲜半岛自己的事情,但美国却以帮助南朝鲜李承晚为借口...
原创 张... 中国近代史中,东北王张作霖是非常传奇的存在,虽是一介马匪出身,他却凭借努力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 ...
原创 1... 前言: 1960年7月,苏联突然召回所有在华工作的专家,中苏关系也急转直下。 这时候,主席突然让周总...
原创 3... 在1986年的某个深夜,粟裕与寻淮洲之间的对话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权力、责任与沟通的深刻故事。这段历...
原创 袁... 在大清王朝迎来自己最后的夕照光景那天,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懵懂地坐在龙椅上。 皇太后隆裕端坐在溥仪...
原创 袁...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因其行径被指责为背叛国家的大汉奸,一直饱受非议。他曾窃取了辛亥革...
原创 西... 西周金文释读:“周公方鼎”铭文名称:周公方鼎,又名文王鼎,旧名鲁公鼎。时代:西周初年。出土:据(宋)...
原创 4... 47年毛主席外出,偷偷对汪东兴说想吃羊杂碎,县委得知:吃不得 1947年10月,战火纷飞的陕北,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