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唯一一个统一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帝国,同时也是日后欧洲诸多国家的文化和法理来源。在欧洲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可庞大的帝国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庞大有庞大的代价,以罗马帝国为例。庞大的帝国意味着漫长的边境线。
而漫长的边境线意味着庞大的边防压力,在罗马帝国强盛时或许这不是问题。但当罗马帝国遭遇了大型瘟疫导致人口锐减,以及错误的财政改革导致罗马帝国财政枯竭之后。罗马帝国的军队规模大为缩减之后,庞大帝国所带来的巨大边防压力,便使罗马帝国不堪重负。
有鉴于此,四帝共治制度应运而生。其原理相当简单,将帝国一分为二。两位皇帝负责帝国的东部,另外两位负责帝国的西部。虽然这种制度没有解决罗马帝国因为人口锐减,财政枯竭的本质问题。但四个皇帝坐镇,总比一个皇帝哪有问题跑哪里,在军事上更为有利。
并且因为辖区变小,皇帝们也可以用心仔细经营自己的辖区。对经济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尽管意义不大。也因为以上两点,即使四帝共治没有解决本质问题,罗马帝国的处境也的确改善了一些。成功度过了三世纪危机,不过反过来说,没有四帝共治制度。
难道罗马帝国就无法存续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其实是肯定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必须否定这种说法。也许有人认为我的话前后矛盾,但实际上这并不矛盾。否定的原因在于如果不推行四帝共治制度,那么整个帝国就需要高度依赖皇帝一个人的个人能力。
对于罗马帝国来说,如果这个皇帝不好的话,那帝国就会快速衰弱走向灭亡。可好皇帝又岂是时时都有?一旦罗马帝国没有优秀的皇帝,那整个帝国走向衰亡,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四帝共治制度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不需依赖单一皇帝的能力。
而是群策群力,所以我对没有四帝共治制度,罗马帝国无法存续持肯定态度。但另外一方面,四帝共治制度明显的缺点,以及罗马帝国的政治环境,又让我对此持否定态度。首先来看四帝共治的缺点,说是四帝共治,但实际上四位皇帝并不平等,还是要有一位拿主意的。
也就是说,四帝共治名义上是两正两副,实际上是一正三副。只有这个一正存在时,这个体制才能运转。而一正就必须威望能够压过三副,当三副不服一正时,帝国就会内战,这套制度就名存实亡。因此如何确定一正是个相当困难的问题,也是这套制度的死穴。
其次罗马帝国互相争斗的政治环境,也意味着罗马帝国其实并不缺少明君。也就是说,前文提到的好皇帝,在罗马出现概率并不低。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