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伦:出身高贵的庸碌之徒,一时得志的短命僭主
迪丽瓦拉
2025-08-06 08:33:56
0

司马伦是司马懿诸子中的老幺,在父兄耀眼的光环下,其早年的存在感颇低,堪称小透明。然而,一系列阴差阳错之下,这位平庸无奇的藩王竟大权独揽,进而篡位自立,做了百日皇帝。下面,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回顾这位仁兄传奇的人生。

一、贪冒庸碌,谄媚求进

曹魏末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握了军政实权。司马伦凭父荫受封安乐亭侯,拜谏议大夫。司马炎代魏后,大封宗室以建屏藩。司马伦以皇叔身份被封为琅琊王,后改封赵王,镇守邺城。

按照西晋制度,司马伦作为藩王,可享有封国赋税,故用钟鸣鼎食形容其生活品质丝毫不为过,但其素性贪婪、欲壑难填,竟打起了御用贡品的主意。他让散骑将刘缉出面收买工所的人,打算盗窃御裘,事泄坐罪。廷尉杜友依法断刘缉弃市,司马伦应与刘缉同罪。有司援引议亲议贵惯例,奏请司马伦可不连坐。谏议大夫刘毅反驳道:“王法赏罚,不论贵贱,然后才可以使礼制齐一刑典显明。司马伦染指御用贡品,本与刘缉同罪,可以按议亲议贵例酌量减罪,但不能置而不问。”晋武帝深以为然,但碍于司马伦皇叔身份,还是下诏赦免了他。

291年,司马伦迁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守关中。当时氐族、羌族反叛,司马伦调度无方,官军进剿连遭败绩。司空张华建议换帅,于是司马伦被征召回京。司马伦丧师失地,但贵为皇叔,朝廷并未追责,改授其为车骑将军。

司马伦属吏孙秀狡诈善谋,被其倚为心腹。孙秀见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势大,遂建议司马伦结交贾后。司马伦向来对孙秀言听计从,便重贿贾后亲党。正所谓钱可通神,司马伦凭借钞能力跻身贾后核心圈子,贾后对其奏请大多允准。司马伦不满足于掌管禁军,想进一步参与朝政,要求任录尚书事,辅政大臣张华、裴頠坚决不同意。司马伦退而求其次,要求当尚书令,又被张华、裴頠阻挠。司马伦屡屡被张、裴二人坏好事,遂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二、隔岸观火,倒贾掌权

太子司马遹不是贾后所生,与贾后及其亲信多有矛盾。贾后担心太子年长后对自己不利,遂起了废太子的心思。贾后设计陷害太子、派人把太子灌得大醉,然后把预先写好的逼惠帝退位的文章要太子照抄,有一半未完成,贾后找人添改后,再呈送给晋惠帝。

晋惠帝看了太子的手书,要处死太子。贾后指使人请惠帝下令立即执行,张华等人坚决劝阻,一直议到傍晚仍未决定。贾后恐怕拖延下去会引起事变,于是就请惠帝下诏废去司马遹的太子名位,囚禁于洛阳郊外的金墉城。

太子被废引起朝野舆论的强烈反弹,一些亲近太子的大臣如右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等人谋划废贾后、让太子复位。手握兵权的司马伦成为他们公关的重点目标。他们向孙秀游说道:“贾后妒悍,擅废太子,失尽人心。现在国家没有储君,根本动摇,大臣们打算废去贾后,您与贾后亲善,到时难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为何不提前预防呢?”孙秀被说动,当即转告司马伦,怂恿其废去贾后、迎还太子。司马伦的野望被孙秀成功煽动起来,开始暗中部署,待机行事。

但心思缜密的孙秀又生一计,与司马伦道:“太子聪明刚猛,如果得以复位,必定会报复。您素来与贾后亲善,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如今就算为太子立功,太子也未必感恩。不如等稍待些时日,等贾后害死太子后,再为太子报仇,废掉贾后,名正言顺,还没有后患,岂不是一举两得么?”一向没主见的司马伦极力赞成。

孙秀先是散布怨言,称宫中有人打算废掉贾南风而让司马遹复位,紧接着劝贾谧杀死司马遹以绝民众之心。贾谧立刻将相关情况报告贾后,贾后已听到坊间传闻,动了杀心,于是命太医令程据带毒药,矫诏命黄门孙虑前去毒杀司马遹,但司马遹不肯服食,孙虑最终以药杵将司马遹杀害。

太子被害使贾后集团大失人心,“倒贾”势力迅速集结在司马伦周围,加快了起事的步伐。司马伦部署停当后,矫诏令部下入宫,杀贾谧、赵粲、贾午等贾后党羽,并将贾后幽禁金墉城,废为庶人。由于之前张华、裴頠曾阻挠司马伦求取录尚书事、尚书令等要职,司马伦挟嫌报复,捕杀两人。文武百官只要是与贾郭张裴四家沾亲带故,不是被诛,便是被黜,简直不胜枚举。

司马伦清除贾后党羽后,领都督中外诸军事兼相国侍中,依照司马懿辅魏先例,置左右长史司马及从事中郎四人,参军十人,掾属二十人,府兵万人。孙秀受封大郡,为中书令,主持朝政。司马伦一番操作下来,迅速填补了贾后集团覆灭后留下的权力空白。

三、排除异己,篡位自立

司马遹被废去太子名位后,为不使储君之位虚悬而动摇国本,廷议将立淮南王司马允(司马炎第九子)为皇太弟,并密诏其还朝,留住都中。但此议尚未施行,司马伦已经举事。司马伦掌权后,司马允受诏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领中护军。司马允性格沈毅,深得禁军将士畏服,成为京都中可与司马伦匹敌的宗室重臣。

司马允知道司马伦素性贪冒,绝不会满足于执掌朝政,迟早会篡位自立。于是,司马允阴养死士,密谋除去司马伦。心思灵动的孙秀料定司马允会有大动作,劝司马伦预加提防。为防止贾后与司马允里应外合,司马伦在与孙秀密商后,定下两条计策:一是鸩死贾后,二是册立皇太孙。至此,已经失去政治生命的贾后肉体也被消灭。司马伦立司马遹庶次子临淮王司马臧为皇太孙,自己兼任太孙太傅。如此,司马伦又把储君攥在手里。

司马伦、孙秀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迁司马允为太尉,欲夺其兵权。司马允不肯就范,称系伪诏,并取剑欲杀传诏御史。来使落荒而逃,司马允追赶不及,遂决定召集亲兵立即起事。擒贼先擒王,司马允率军围住司马伦府第,令部众用强弩射杀司马伦兵卒。事起仓促,司马伦狼狈至极,部众死伤约千人。手足无措的司马伦慌忙挈领官属跑到大树后躲避箭雨。

眼见司马允要得手,一位小人物的反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中书令陈准想助司马允成事,便请晋惠帝派遣使者出面调停。晋惠帝遂令司马督护伏胤出解战事。司马伦三子司马虔时任黄门郎,正好在门下省当值,与受命出宫的伏胤相遇。司马虔得知伏胤受领的任务后,以高官厚禄诱其改变阵营。被策反的伏胤驰至司马允阵前,借传诏之机杀死司马允。在司马允部众相顾错愕之际,伏胤宣诏道“允擅自称兵,罪在不赦,除允家外,胁从罔治。”于是司马允部众骇散,司马允诸子被捕杀。局势顷刻扭转,司马伦转危为安。

齐王司马冏(司马炎之侄)参与司马伦“倒贾”行动,只得到游击将军的低阶官职,难免心生怨怼。司马伦在孙秀建议下为预防司马冏成为司马允第二,将其外调,为平东将军,镇守许昌。

清除异己后,司马伦果然开始向篡位的目标迈进。于是,篡位大戏第一幕“加九锡”上演了。总导演孙秀嘱使百官到司马伦府上称道功德,应用九锡殊礼。司马伦假装谦让,由侍中宣读诏书,他才接受。司马伦相府兵增加为二万人,与皇帝的护卫相同。

司马伦迷信神鬼,好听巫言。孙秀为了当拥立元勋,让牙门赵奉假称晋宣帝司马懿的神语,说要让司马伦早日入西宫。又说宣帝在北邙山阴助赵王,于是又在北邙山别立宣帝庙。司马伦让义阳王司马威(司马孚曾孙)、黄门郎骆休闯入内廷,逼夺玺绶,伪作禅诏。诏书刚起草完毕,就让尚书令满奋、仆射崔随捧着皇帝的玉玺、印绶禅位给司马伦。司马伦假装谦让不接受。早被孙秀买通的王公大臣们都假称有符瑞天文灵予以劝进,司马伦才同意。

为稳住禁军,司马伦遣左卫将军王舆与前军将军司马雅等带领甲士入殿,以威赏晓谕三部司马,三部见司马伦气焰正盛,莫敢抗议。前期铺垫完成后,司马伦备卤簿,乘法驾,昂然入宫,登太极殿,受百官朝谒,大赦天下,改元建始。司马伦尊晋惠帝为太上皇,将其徙居金墉城。

四、四面楚歌,服毒自尽

司马伦篡位后,势力范围局限于京都,周边环伺着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等强藩。孙秀向司马伦献策,选派亲党充任三王参佐,且加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皆开府仪同三司,以示羁縻。奈何司马伦篡位自立,名声已经烂臭,世人耻于与之为伍。齐王司马冏首先发难,传檄讨伦,一面遣使四出,联结诸王。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新野公司马歆、前安西将军夏侯奭群起响应。河间王司马颙开始站队司马伦,后见齐王、成都王势盛,又倒戈加入齐王阵营。一时之间,狼烟遍地,警报雪花似传入洛阳。

司马伦、孙秀连忙调兵遣将分头抵御,信心不足的二人还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日夜在宣帝庙祈祷,并拜道士胡沃为太平将军,让其求福禳灾,并使巫祝选择战日。孙秀让亲党前往嵩山,身服羽衣,诈称仙人王乔,贻书与司马伦,说其国运长久,以此迷惑民众。

司马伦所遣各军与齐王、成都王军队作战均是先胜后败,洛阳陷入重围之中,已是岌岌可危。孙秀集众会议,有人建议收集剩余的士兵出战;有人建议焚烧宫室,诛杀不依附自己的人,随同司马伦向南投奔孙旗、孟观;久议不决。然而,急转直下的形势留给他们的时间所剩无几。左卫将军王舆等人见司马伦大势已去,令三部兵马分守宫门,自率部曲至中书省捉拿孙秀。孙秀见势不妙慌忙关闭中书南门,王舆让士兵登墙烧屋,孙秀及党羽仓惶逃出,被左卫将军麾下赵泉斩首示众。

王舆还屯云龙门,派人告诉司马伦,应立即迎还晋惠帝。已沦为光杆司令的司马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宣令道:“我为孙秀所误,激怒二王,今已诛秀,可迎太上皇复位,我当归老农亩,不问朝事。”诏令发出后,司马伦又派校尉执骆虞幡至宫门外麾示罢兵,然后挈领家属退归私第。王舆派甲兵数千把惠帝从金墉城迎归,一群寡廉鲜耻的王公大臣山呼万岁。

清算的时刻很快到来,梁王司马肜首先上表,请诛司马伦父子以谢天下。有诏令百官会议,百官皆附议。派尚书袁敞持节责伦,赐饮金屑酒。司马伦取酒饮毕,用巾覆面,且泣且呼道:“孙秀误我!孙秀误我!”未几即毒发而毙。只坐了百日龙椅,真可谓过把瘾就死。

结语

司马伦借贾后集团与太子的矛盾上位,掌握朝政后贪念不足又篡位自立,由此引发诸王混战,开启了“八王之乱”最为血腥的阶段,导致西晋军政实力消耗殆尽、生灵涂炭,为五胡乱华提供可趁之机,罪莫大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铭记历史!河北大名县开展“国家...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4年12月12日,在第11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河北省...
原创 杨... 在历史上,皇帝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是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的,而且在唐朝的时候,相对于是比较开放的,而且在...
原创 “...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谁敢横...
原创 魏... 魏玛共和国是一战之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后,德国所建立的新政府。作为一个共和国,魏玛政府采取了与其...
原创 宰... 明朝初年,一宰相请皇帝朱元璋到自己家中吃饭,如此正常的一件事,里面却暗藏着极大的阴谋。 这朱元璋也不...
原创 三... 毛主席曾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他为人处世,...
原创 方... 1934年,由粟裕、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遭到国民党的王耀武部队的追缴,损失惨重。方志敏等...
新华全媒+|海昏侯考古推断:刘... 12月12日,海昏侯蒸馏器的仿制模拟实验现场。新华社记者袁慧晶 摄 12日在南昌召开的江西汉代考古暨...
原创 给... 文 / 子玉 魏国出相,赵国出将。 战国四大名将,赵国就占了两个,但悲哀的是,廉颇和李牧最终都在赵国...
原创 解... 解放后毛主席问周保中:抗联不撤到苏联会怎样?周的回答令人心疼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号角终于吹响...
原创 李... 前言: 李白,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竟然出生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这个远在中亚的国家与中国究竟...
原创 我...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是“暴君中的暴君”,唐太宗则是“圣君中的圣君”,两个人的评价可谓天悬地隔。但是其...
原创 9... 对于历史上暴君的印象,我们能想到最荒淫无道的无非就是商纣王,隋炀帝,然而他们两个在日本的武烈天皇面前...
原创 秦... 岳飞枉死,虽然世人皆骂秦桧,但宋高宗显然也不得辞其咎。虽然秦桧仗着金朝支持,有时有恃无恐,但如果高宗...
原创 雍... 刘邦不杀雍齿,张良不是说很清楚了吗? 刘邦称帝后,经常看到功臣们三三五五坐在沙土上商量什么事,刘邦就...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有... 元朝是少民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方式较为简单粗暴,而蒙古人为了笼络汉人上层集团,就给与地方军阀...
原创 司...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的次子,自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逝世之后,司马昭便接替父兄,执掌曹魏大权。...
原创 8... 89年金日成访华,问洪学智:你怎么现在还是上将?没有进步呀? 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物如星辰般闪耀...
原创 沈... 导读 揭露了李公朴和闻一多在国共内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以及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黑暗面。其中,霍揆彰的...